美國從什麼時候起成為了超級大國?(歷史書中不會出現的內容)

美國成為霸主的真相:


經過航海大發現、奴隸貿易、殖民掠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等因素,20世紀後的歐洲資本已經發展成為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其掌握了大量的財富(黃金、金幣)、人才(當時歐洲大部分科學家都在歐洲資本家的工廠了工作)、技術(歐洲最先進的工業技術基本上都掌握的歐洲資本家手裡)。


20世紀前半葉,這些掌握著人才、資金、技術的歐洲資本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遇到了巨大發展瓶頸:碎塊化的歐洲諸國之間經常爆發軍事衝突,這些由貴族、王室或政府發動的戰爭不管結果輸贏,最終買單的都是那些跨國界的資本家。


戰爭過後王室還是王室、貴族還是貴族。但資本家就不一定是資本家,他們往往就是最後“犧牲”的對象。


自羅馬帝國以來,歐洲傳統政治模式下,天主教皇、王室、貴族、政客成為主宰歐洲政治格局的主導力量。


歐洲資本是16世紀才冒出來的東西,20世紀才完成財富積累。這支異軍突起的力量正在尋求主宰自己命運方法。


“碎塊化”的歐洲政治版圖相互之間的掣肘非常不利於後期擁有可觀規模的資本的進一步發展、壯大,他們急需要改變現狀。


最終,歐洲資本選擇了以支持德國希特勒來統一歐洲。


歐洲資本掌握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人才(科學家、工程師)、技術、財富(黃金、物資)。這就是希特勒在短時間內登上德國政治權力的中心並能在短時間內讓德國迅速強大的根本原因。


如果沒有歐洲資本對希特勒的全力支持,希特勒算個屁、德國算個屁。它有能力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做夢吧,法國和英國就能把德國掐死。


美國從什麼時候起成為了超級大國?(歷史書中不會出現的內容)


二戰的過程及其慘烈,整個歐洲大陸既有的政治生態(即原有的教皇、王室、貴族、政客統治諸國)被完全摧毀,一個嶄新的統一歐洲嶄露頭角。


很多中國的讀者對希特勒佔領西歐後馬上揮師東進去征服蘇聯的舉動非常不理解,因為此時最明智的選擇應該是休養生息,等消化完整個歐洲後再揮師東進。原因絕不是希特勒傻逼,而是分散在整個歐洲大陸各個角落的歐洲資本已經幫希特勒完成這個“消化過程”。


完成對西歐的政府後希特勒開始做起了“皇帝夢”,這也是歐洲數千年傳統政治文化生態下政客的思維慣性——所有統一歐洲的強人都想做歐洲皇帝,從而以羅馬帝國正統繼承人自居。這類似於東亞地區的統治者最終都以“華夏正統”的身份自居,那塊小小的傳國玉璽成為華夏至寶而被強人們不斷爭奪,原因就在於傳國玉璽上承載的文化內涵,包括現在日本天皇(倭皇)的正統性和合法性就是這塊玉璽敕封的。這塊玉璽上沾染的鮮血足以染紅東亞大陸,它顛沛流離的時候就是血染江山的時候。直至1000多年前它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正是這個皇帝夢讓德國的政治家們在向歐洲資本讓渡政治權利時背信棄義,因為歐洲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資本家”掌握政治權利的情況,這讓他們很難接受,尤其是軍人政客們。他們始終認為歐洲最強勢的模式就是羅馬帝國那種政治統治模式,那是他們至高無上的歷史記憶。


德國政治家們還在做皇帝夢的時候,大西洋美利堅向歐洲資本拋出了橄欖枝:只要歐洲資本攜帶人才、技術、財富轉移美國,美國可以向歐洲資本分享政治權利。美國本身就是一個比歐洲還大的統一平臺。


此時美國的政治家(比如羅斯福)們第一次看到了美國“統御全球”的機會,但“釣”歐洲基本轉進美國的代價也很大——美國從此失去了“政治獨立性”。


我們看到二戰後,美國擁有全球65%以上的黃金儲備,美國憑什麼一下冒出這麼多黃金,這些都是歐洲資本轉進美國的過程中攜帶過來的黃金財富;我們看到教科書上面的說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端於歐洲,完成於美國,美國憑什麼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憑的就是歐洲資本轉進美國的過程中攜帶的人才(科學家、工程師)、技術。要知道二戰之前歐洲才是世界的中心,歐洲的人才、技術能甩美國幾條街。二戰之前的美國還是個相對平庸的角色。


德國的政治家們自認為歐洲大陸已經在手,蘇聯在德軍政治家的眼裡根本就不是什麼障礙,羅馬帝國再現只是時間問題。德國的政治家們自認為穩操勝券後不肯向歐洲資本分享政治權利,歐洲資本權衡再三後選擇了轉進美國這條路。


美國從什麼時候起成為了超級大國?(歷史書中不會出現的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的勝利固然有反法西斯陣線的犧牲,但希特勒失去歐洲資本的支持也是最核心的願意之一:


德軍在東線戰場上、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城下無法推進的根本原因在於失去歐洲資本的財富(黃金、物資)、技術、人才的支持,這些財富、技術、人才是德國保持“高效的後勤補給線”的根本原因,下面這個事例就是這種影響的最終體現:


德國希特勒的悲哀在於1942年就造出了導彈(V2火箭),而戰爭結束前都沒能造出原子彈。二戰爆發前德國就開始著手研製原子彈,並且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德國戰略西歐開始與歐洲資本決裂,這直接導致拖延了原子彈的研製進程:歐洲資本將將歐洲的大部分人才(科學家、工程師)、技術、財富(黃金、設備物資)轉移到美國。V2的技術資料也被後來的蘇美瓜分。


二戰過程中希特勒將整個歐洲政治生態(即原有的教皇、王室、貴族、政客統治諸國)完全摧毀,原先控制歐洲資本那些政治生態不復存在,這是歐洲資本得以順利轉移的基礎,相當於德軍給歐洲資本解開了桎梏和枷鎖。


事實上,希特勒發動二戰並佔領西歐的過程非常迅速,原因就在於分散的歐洲各個角落的歐洲資本在情報、輿論宣傳、“帶路黨”等各個層面全力配合德國,因為歐洲資本明白只要戰時陷入膠著狀態,最終受損的將是歐洲資本家們,他們最不希望看到歐洲進入持久戰。


註釋:歐洲資本就不能等同於猶¥太資本,誠然,歐洲資本中有一些猶*太資本,但猶*太資本也不是鐵板一塊,歐洲資本在支持希特勒的過程中就借希特勒之手將那些不聽話的猶*太資本洗劫一空(主要洗劫技術和人才)。


德軍進攻蘇聯的過程最總由於後期補給線的匱乏、低效最終導致兵敗斯大林格勒,這被稱為二戰的轉折點,爾後美國對德國宣戰——此時歐洲資本轉進美國的過程已經接近完成,歐洲是否被整體摧毀與歐洲資本無關(也傷害不到歐洲資本),事實上,二戰後期整個歐洲都被打成了稀巴爛。


這些轉進美國平臺的歐洲資本順利的分享到了美國的政治權利:這些攜帶了財富(黃金)、人才(科學家、工程師)、技術的歐洲資本幫助美國利用鉅額的黃金儲備建立的“美元本位制——佈雷頓森林體系”,並建立的現代經濟金融體系的基本框架。從而為美國這個金融帝國後來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這些“原歐洲資本”轉進到美國後與美國本土資本(比如摩根家族等)媾和,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泛指的“美國資本利益”:


美國政治家們引導歐洲資本轉進美國平臺後,美國成為世界科技發展的中心、金融中心,並最終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並引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最終讓美國無限接近世界霸主的地位。


但在後來的發展過程中,美國國家利益逐步被美國資本利益蠶食,最終美國資本利益完成的對美國的完全控制。這恐怕是羅斯福沒有料到的身後事。華盛頓、傑弗遜、林肯等美利堅先驅們估計現在死不瞑目,現代美國就是一個統一版的歐洲。美利堅已經不是開國元勳們想象中的理想之國。


註釋:美國資本利益絕不等同於猶*太資本,猶*太資本僅僅是美國資本利益的一部分,但絕不是美國資本利益主導力量,主導美國資本利益的依然是“格盎魯薩克遜人”。


這就是二戰的本來面目。


(上面的內容在歷史書中是不會出現,當然,大家看完後付之一笑就行了,不必當真)


美國從什麼時候起成為了超級大國?(歷史書中不會出現的內容)


作者認為,一個國家絕不能走向資本控制國際政治、軍事、文化、輿論等國家各個層面的路子。


(1)、資本的天性在於“追逐利益”,如果讓資本家掌握最高權利並參與國際博弈,其逐利的天性使得其在必要時一定能會做出“以損害國家整體利益的方式來讓保全資本利益”。


資本不會站在民族發展、繁榮、昌盛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即使短期會考慮這些問題,那也是因為這些問題對促進資本利益獲利有關。


資本當道還有一個可怕的結果是:即使資本能將一個國家帶向全球之巔,但由於資本考慮問題的侷限性使得這種繁榮不會長久,相對於中國歷史上那些動輒300年以上的繁榮期。資本的巔峰繁榮期不會超過100年。他不會帶來穩定的政治格局,結果只能是“暴漲暴跌”。


5、如果最終無法尋找到和諧的相處之道,那麼最終的結果一定是:私人資本選擇為擺脫桎梏而鋌而走險。


美國從什麼時候起成為了超級大國?(歷史書中不會出現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