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年高考的日期都選在6月6、7、8號?

語文基礎小學霸


高考,事關家家戶戶,事關每一個孩子的未來;

在2003年之前,50後,60後,70後,大多數的高考日期是7月7,8日,9日三天,理科考的科目是語文數學英語和物理化學生物,文科考的科目是語文數學英語和歷史地理政治,總分750分,當時的高考結束後,先是估分,填報志願,再出分;

2003年開始,高考日期改為6月7日和8日,考試兩天,有人說是因為7月正值高溫,對孩子們考試發揮有影響;有人說取錄取吧之意,寓意孩子們都被錄取;

本人認為是按以前的時間,7月各考務部門都忙而且面臨高校招生錄取時間有些緊迫,提前到6月,離高校開學,時間比較寬鬆。


江畔彎月


我是八四年參加高考的。我們高考前要預選。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才有資格參加高考,我們在7月7,8,9考三天。我們理科考七科。8號要考三科。我們考7號上午考語文,二個半小時。下午考化學,8號上午考數學,下午考政治,生物(50分),9號上午考物理,下午考英語。其餘都是一百分。因為七八年恢復高考就定在七月,789。錄取吧。有道理。七月是畢業月份。放假月。高考安排在月初,其他沒放假。2003年因天氣原因下暴雨,組織高考難度大,才改成6月789。日子沒變,提前一個月。3+x才有78。有點省有少數民族語言9號也在考。7號與七七世變有關係是作文題目考完後有關係。


小何愛吹牛


這個發展史我不是很瞭解,但是我當年參加高考的時候678有一個寓意就是“錄取吧”,可能是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各類大事件如結婚、搬遷、建房等都要找一個好的日子來進行,以求得更高的勝率和心理安慰。

而678這數字晃著念一下就是“錄取吧”的意思。

我想這對各大考生來說是全年中最動聽的數字,高考最後不就是想聽到這三個字嘛,這樣的寓意也讓這個日子變得很好記。每每想到錄取就會想到高考,就會去計算高考的日子。

每年6月份,天氣都不是很炎熱,甚至帶有綿綿的小雨,這樣的天氣會給考生一個良好的答題環境。再加上高考發展上的一些變遷和一些其他的因素,把它們綜合一下就把考試的日子定在每年6月的7、8號這兩天。
最後,還是給各位考生加油,祝你們取得優異成績。


健康養身知識庫


主要是熱,我對高考的最深的印象就是熱!!太熱了!進入七月份,一個教室裡一百多個人,沒有風扇,別說空調了。高考7.8.9號,是一年中最熱的幾天,記的我高考時,把頭髮在水裡一衝,上衣在水裡一涮,披上,就上了考場!


渦河魚


因為天氣的原因。中國7月份進入了最高的氣溫月份,而且在東南地區,7月份上旬也是梅雨期間。無論高溫還是多雨對於考試都是一個不太好的季節。當年教育的資源比較少,全國還相對比較貧窮,所以不可能考試的教室都裝有空調的。要提前一個月6月份來高考。我當時高考的時候是7月份,真的覺得挺熱的可能會影響發揮的。真的很羨慕後來的高考中。所以我覺得制定政策還是要以人為本。想出來6月份高考的人和拍板決定的人真的是執政為民,我覺得很好,應該讚揚!


shengkay


今天6月6號,交芒種,明天是6月7號,高考開始日,又巧遇五月初五端陽節。問高考為什麼會定在6月7,8兩日?要知道,我參加高考那時,可是7月的7,8,9,三天。後來才改的6月7,8兩天。據說改前一個月,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七月更高溫多雨,對學生參加高孝有可能會產生諸多不便,太高溫考試對學生不利,如果遇風雨交加,對學生參加高考也不利,為更安全理想一點,天氣合宜一點,便決定由原來的時間提前一月,高考改革後,由原來的三天改為兩天了。一是更有利於高考招生錄取工作。高考不是一個簡單過程,是很複雜的,組織統一考試後,還要組織統一改卷,錄取等工作,這要有過程,有時間,秋季期開學是9月1日,很明顯,7月高考,9月高考新生入學時間不夠,故那時常推遲到1O月,高考提前一月後,高考錄取新生就可在9月入學了。

高考改前一月,成了“678”諧音“錄取吧”,更有深意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參加高考,是7月7、8、9三天,那時錄取率是很低的,不足兩成,非常難考,不如現在,錄取率都達六七成以上了,那時十中無二,現在十中有六七,我那時連續三次都是以一到五分之差而名落孫山,遺憾終生,永遠成了我的一道傷疤痛。到了我的兒女高考就好許多了,個個順利,而今又個個在中學裡教學生,今年兒子教高三,現正緊張忙著,辛苦極了。預祝高孝平安順利!





樹德漢碩


1978-2002年,高考都在7月舉行

高考是在1977年恢復的,由於改革的急迫性,當年決定當年就立即實施了,而為了做好準備工作,高考時間只能往後排,最後直到12月份才組織考試,這也是唯一一次在冬季舉行的高考。

第二年,高考時間就挪到了7月,是20-22日舉行的考試。而從1979年到2002年,高考時間就一直固定在7月的7-9日了。只有一年例外,因為高中改革,1983年的高考時間是7月15-17日。

高考改到6月,真是為了規避惡劣天氣嗎?

確實是出於天氣方面的考慮。首先是高溫!由於7月份正值三伏天,大江南北一片火熱,炎熱的天氣對考生應考有很大影響。考的時候風扇呼呼響,試卷都能吹起來;考完回家夜裡還熱得睡不著,開電扇、空調又怕吹病。記得我當年高考最大的感受就是熱,熱加亢奮,反正那三天睡得很差。其實對家長來說也不容易,天氣熱孩子沒胃口,夜裡睡不好就更加擔心,家長和學生都是煎熬。而考完以後的閱卷,老師們也不好過。所以,當年高考日期更改最大的考量就是高溫炎熱了。

其次還有暴雨洪澇!7月份正值汛期,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正處於梅雨季節,華東多省市還不時有颱風襲擾,災害性天氣不僅集中,影響的範圍還廣。正是出於這些考量,才把高考日期提前了一個月。

高考改期對不對,數據告訴你

由於7月高考存在爭議,所以教育部特地就高考改期做了調研。而根據中國氣象局提供的1995年-2000年的氣象數據,統計出6月的平均氣溫比7月低,而且晝夜溫差比7月要大,也就是說夜裡要涼快舒適;其次颱風的影響和洪澇的發生率也都比七月小。所以,多方比較和反覆論證之後,為了廣大考生及相關人群,從2003年開始,高考日期正式提前一個月。


不入流的大劉


其實,提到高考。你們想沒想到一個人呢?那就是小平同志,是他決心恢復了高考制度!他頂著多大壓力才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高考呢!

感謝小平同志恢復高考制度

開始的時候,各方面都不太同意1977年恢復高考。教育部覺得時間太緊張了,來不及組織了。可是我們得老教授覺得,晚一年就會耽誤一批人才,就會影響一代人,影響國家的科技發展。老教授建議即使晚點考也要當年恢復高考。小平同志覺得可以,直接就拍板決定了。

這個歷史性決定直接改變了千百萬下鄉知青和幾百萬應屆高中畢業生的命運。無疑是偉大的歷史性決定!感謝小平同志!

高考時間來歷

1977年由於剛剛決定恢復高考,所以考試時間推遲到了第四季度開始的。由於小平同志拍板。高考的時間總體安排在冬季,入學時間為次年春季。1977年全國各省份的高考時間總體上安排在12月中旬。

由於不同省份在高考組織工作上的準備進度不一,其具體的考試時間安排也各不相同。北京是在12月10-11日,上海是12月11-12日,福建是12月16-17日,黑龍江是12月17-18日。冬季舉辦高考,導致入學時間也相應地推遲到了1978年春季,多數高校安排的新生入學時間是在3月初。1977年的高考也成為60餘年高考歷史上唯一在冬季舉辦的高考,也是唯一分省命題但各省份考試時間不同的高考。




在考試時間上,1978年重新安排在夏季,入學時間則相應地調至秋季。從1979年開始,高考時間固定在7月7、8、9日,除1983年為7月15、16、17日外,其餘年份的統考時間始終沿用1979年的時間安排,直到2002年為止。

現在高考由7月改到6月的原因

以前時間都是7月7、8、9號高考,可是由於這個時間太熱了,特別是南方地區。考生很難全心複習與考試。還容易中暑。並且老師判卷也是問題,太熱了!這個時候洪澇災害嚴重。所以2003年為減輕酷暑和洪澇災害的影響,在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將高考時間提前一個月,到現在一直固定為每年的6月7、8、9日,體現了“以生為本”、“以人為本”的理念。


小張老師的分享


高考時間是教育部聽取了社會很多方面的意見結合中國氣象局提供的全國6,7月份氣溫、降水等氣象數據定下來的。

其實主要是根據中國各地6,7月份的氣象信息來改的。

以前的高考是在7月份,但是中國7月份天氣炎熱,而且南方的一些省,7月洪澇、颱風頻發,給高考考生和高考的組織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很多年來社會各界都對此反映不滿,呼籲高考改時間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大,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視。

最終經過一系列調查研究工作,結合中國氣象局給出的數據和全國各地人民的意見,2003年起高考從7月份改為6月份,提前了一個月。

6月份的氣象災害顯然要比7月份少,而且天氣剛剛開始炎熱,沒有7月份那麼恐怖。不要不在意這一個月的溫度差,高考還在7月份舉行的時候很多人考完交上去的卷子都被汗溼了,很影響考試分數。

所以教育局考慮的還是很周全的。

最後具體時間定在6月7,8號,emmm這個可能是因為678連著讀像是“錄取吧”,有美好的寓意,更細節的東西就不知道啦!


此生總難瀟灑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看了前面很多人回答說,和盧溝橋歷史時間,或者678諧音“錄取吧”等有關,其實不是這麼回事。


每年的高考是一個人一生中的大事。所謂高考,其實就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是完成高中學業後,報名高等學校進行的考試。所以考試肯定是放在高中結束後的那個暑假。按照中國學生學期的分佈,暑假一般在6-8月。當然,大家一般會選7月。確實,在2003年以前,高考的時間是放在7月份。筆者參加高考時就是7月7、8日兩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時天氣氣象數據的分析。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在7月,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溫度都是高溫,對於學生的考試發揮和後期老師的閱卷有很大的干擾。同時,根據數據彙總,7月份,南方大部分地區洪水較多,個別年份甚至發生較大的洪災。綜合以上天氣的因素,當時教育主管部門提出了將高考提前一個月的方案。


隨著調研的深入,和大學的擴招,也發現大學生報名和錄取工作、志願調劑工作等越來越龐雜,需要的時間更多。為了更科學地錄取,以前都是高考考試前先報志願,後來改成高考結束後,根據自己的考試成績估分來填寫志願。而按照慣例,9月1日前必須完成下學期的開學。因此,為了更充分的完成錄取調劑工作,為了給家長和考生更多的時間選報志願,將高考時間提前一個月,這樣從6月9日高考考試結束後,到9月1日開學前,作為高考志願填報和錄取工作的時間段。


我是六個爸媽,一個教育戰線的老兵。關於我,一起探討孩子的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