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選擇,月薪八千,年年增長,壓力很大和月薪三千,給房給車,但房車只有使用權?

在天空飛U


關於這個問題,我很有感觸,因為我也有個親戚,是類似的情況,但他倒還沒有那麼好,能夠免費使用房車,只是工作單位是國企,福利還可以,不容易裁員,但工資低。

一、每個人的追求不同

我對我的那位親戚,也曾經試圖勸說他換工作,去奮鬥賺錢,後來思維碰撞了幾回後,我發現很難改變他。

我自己也慢慢想通了,人和人的思維方式與人生追求是不同的,你所認為的奮鬥行為在別人眼裡可能不是那麼重要。

小富則安,未嘗就是壞事。心理學有研究表明,每個人對幸福感體驗的閾值是不同的。

例如,你親戚今天月薪3000但是可以免費使用房車,對他來說也許就非常滿足了,畢竟外面那麼多人努力了也未必買得起房子。

但有的人,即便你給他房車使用權,他依然不會感到滿意,因為他希望擁有自己的房車,甚至是買豪宅豪車。

我們與別人討論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尊重對方的價值觀,你不要覺得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別人就一定要跟著你學。

當然,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說出來,讓他知道差異在哪裡,至於能否改變,關鍵還在他自己身上。

二、這個時代不再有穩定的工作

說兩個我身邊的例子。

朋友王兵,做質量管理工作,36歲,上個月剛被公司辭退了。

公司是家老牌製造企業,因為經營不善開始大規模裁員,包括老員工也不例外。

王兵一度認為這是很穩定的好工作,畢竟自己在這裡工作了5年,薪資待遇還不錯,工作也比較清閒,本想就這麼安穩地幹下去,誰想到在他人到中年的時候工作會無情地背叛了他。

還有曾經我們覺得非常穩定的銀行業,如今也在面臨變革。

我有個親戚,畢業後一直在某股份制銀行做後臺,工作按部就班非常穩定。但這些年她們行裡的業務開始萎縮,大量後臺人員要轉崗做業務,她也是其中一員。

有次家裡吃飯時,她非常焦慮地說,轉崗做業務並不順利,還揹負著巨大的考核壓力,晚上睡覺常常失眠,人都憔悴了很多,趁自己35歲還不到,是否該去考個公務員?

馬雲曾說:從來沒有一種工作叫錢多、事少、離家近。

那些令人羨慕的所謂“穩定的工作”,其實都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帶給你安全感,也必然剝奪你的可能性,甚至在將來的某一天將你埋葬。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穩定,其實就是不穩定。真正的穩定,不是你在一家公司可以混一輩子,而是你的競爭力足夠強,無論走到哪裡都一樣可以立足。

所以說,世上根本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自己。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僅供各位參考,希望有幫助吧!


丁路遙知事


這都什麼年代了,月薪三千,還能做什麼?

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男人,基本的養家餬口的能力必須得有。為了一間房子就委屈求全,不求上進,生生被被工作拖累致死,這樣的行為多麼可笑!

所以,現在應該做的就是抓緊時間找到一間合適的房子,租下來,然後迅速離職,跳槽到待遇好的公司。

你應該相信,憑藉你多年的工作經驗和能力,不用很長時間,就可以月薪過萬,再加把勁,在你所在的城市買房買車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件事的核心不是月薪三千和月薪八千的問題,而是對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問題。

當你被一家破公司以房子和車子而綁住手腳時,就意味著你的下半生幾乎沒有任何施展抱負的可能,這樣的公司有待下去的必要嗎?拿著可憐巴巴的薪水,做著毫無價值的工作,你覺得有意思嗎?


現在不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包分配,一家公司帶上半輩子,一個老闆效忠幾十年的時代了。這是一個飛速發展,跳槽自由,人生有無限可能的時代。


你孩子還小,說明你年齡也不是很大,還有很多機會可以重新開始,只要下定決心,一切都來得及!


遇見小mi


該題目描述得非常細緻,給出了很多的具體信息,也反應了一代人的職業思維和理念,是很有討論價值的一個典型職場問題。

兩個選擇,月薪八千,年年增長,壓力很大和月薪三千,給房給車,但房車只有使用,當事人卻對前者無動於衷。怎麼理解這一現象呢?

先講個真實的故事,有幾個同學的經歷跟這個非常近似,1996年畢業之後,他們去了紹興一家頗具規模的民營企業,是一家浮化玻璃的製造商。工資一般般,不高不低,餓不死也吃不飽的那種狀態,但是公司提供了較為豐富的福利,最誘人莫過於公司蓋了幾棟宿舍樓,他們都分到了一套2居室的住房,也是隻有使用權的那種。

2013年前後,公司破產,所有資產被行業內的其他公司併購,新老闆接手盤子之後,給了大家一個選擇題:賠錢走人或者是重新考核後再上崗,福利收回,工資重新談,規矩重新定。

最後有同學選擇了留下,也有同學選擇了拿錢走人,另覓出路。

講這個故事只想證明一點:數年如一日不願意挪動一下崗位,被溫水煮青蛙了,對於職場普通人的成長是不利的。

我們最害怕的就是這種現象,職業生涯沒有取得應有的發展,但是卻一直穩定,錢雖然不多,但是看起來福利還不錯。這種長年累月的浸染,會讓人失去熱情,畏懼改變,通常而言,如果沒有外力作用,基本上就這樣走到頭了。

但是,40+以後,即便有外力介入,迫使我們不得不改變,那麼一切都來不及了,被市場所嫌棄,被家庭負擔所束縛,然後深陷泥潭。


以上分析了這種現象發生的過程和原因,以及潛在的風險與危害,那麼怎麼破解呢?站在第三方親朋好友的角度上,該怎麼幫助身處這種環境下的親朋好友呢?

如果想要對他們提供幫助,促使他們有一些改變,那麼不能談太多的道理,因為他們並不是不懂,而是沒有勇氣打破現狀。

可以幫忙介紹一些兼職型的崗位,給他創造一個機會去接觸一下外面的世界,這樣不僅能促使重新自我評估,還能用事實來引導他們改變,更重要的是,一旦危機將臨時,他們還有一條路可走,不至於抓瞎。

其實,我們不能去幹預任何人的職業發展取捨,只能將幫助提供到某一個合適的節點,僅此為止,因為他們肩上負擔也很沉重,萬一有什麼變故,幾乎沒有任何抗風險能力,如果我們自身實力不夠強大,也許會幫倒忙。

我是面向普通職場人分享經驗的職場大叔,歡迎討論,歡迎點贊,歡迎關注,謝謝!


大叔煮史問道




這個現象恐怕是社會上職場人普遍存在的。

貪圖安逸穩定的工作和生活是大多數人的本性,人如果不是被逼迫無奈的情況下是很難去改變的,尤其是已經有了穩定安逸的工作,更不會主動去改變。

其實,最穩定的工作有可能最不穩定,一旦這種穩定被打破,後果更嚴重。因為你已經習慣了穩定,適應不了另一個環境,何況你已經長期在那種穩定的工作環境中耗費了人生大好時光,年齡已大,精力有限,價值下跌,更難再找好的工作,到了那時被用人單位排斥在外了。

所以,我的選擇是,乘早離職穩定的3000元有房有車的工作單位,憑著自己的能力找一家更高薪酬的企業去幹,自己無論對當前還是今後都有好處。

歡迎大家對我的觀點提出討論。


收穫人生後半場



我高興18


如果一開始上班就面對這兩個選擇,可能大家都選擇月薪八千有壓力的工作了。但是工作了多年後,已經在原來的崗位適應了,並且一人動牽涉到整個家庭的變動,那麼有部分人就選擇繼續留下了。畢竟那個八千年年漲也沒人能保證給他年年漲,還是要看能力,所以萬一能力不行也許第一年八千,第二年就沒有了呢,到最後全家還過得不如三千有房有車的日子,這也不不無可能。如此一想,會覺得安安穩穩拿三千待到退休更讓他和家人踏實,雖然也有可能沒到退休的時候就被被辭退或者倒閉的風險,但事情沒到自己頭上,都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就好比生病一樣,大病都是出在別人身上,自己是不會的。所以其實此處不應多勸,因為多勸無意。想想,如果願意挑戰早就出去了。世界這麼大,擁有各種志向各種想法的人存在也是合理的,不然個個都積極向上,那世界早已發展不知道到啥地步了。當然。如果換成我,我還是會選八千的,沒辦法,因為缺錢,哈哈。


希叨叨


結果在北上廣深,房子的價格極高。


老貓身敏


主要還是要看那個人的性格,好挑戰的就選擇高工資,愛穩定的就選擇3K多的,穩定了家人,才能有能力想更多。工作之餘發展第二口井或自己深造。自己定個計劃,未來自己可以立足該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