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華為和小米互相看不順眼,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撕情畫伊


從事軟件開發多年,記得還在上家互聯網公司的時候老總就說小米的最大競爭對手將是華為,這句話放在今天看還是高看了小米公司,現在OV兩家市場競爭力依然非常強大,手機手機行業是存在門檻的,即使你的模式再先進,技術的積累是誰也要不過去的事情。小米之所以現在能和這幾個巨頭掰手腕,主要當初雷軍時機把握的非常好,正好是在智能機爆發的前夕,趕在了一個非常好的風口上,並且在很短時間內就把手機給搞出來了,加上營銷手段非常靠譜,飢餓營銷方式一下子把小米推上了銷量第一的位置,那個時間小米算是最風光的時候。

在風光的時候雷總也沒有一味的驕傲,因為早晚知道華為公司會迎頭趕上,而且還會來勢洶洶,所以這個時間段可以部署小米的生態鏈,直至今天小米的生態圈部署的還是非常成功,已經有幾個公司上市 了,但同小米整體的體量看發展的空間還是非常大,整個來講小米手機還在市場打拼,其實為了生態鏈建立贏得時間,為了更快的發展生態鏈體系,直接選擇上市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快速的部署生態圈,現在小米在國內手機銷量下滑比較嚴重,現在整體銷量還麼有被大幅度的拉下,主要還是得益於國外市場的拉動,特別是印度市場小米手機的銷量高舉第一,不得不佩服雷總整體的佈局能力。

現在國內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現在市面上已經看不到山寨機的影子,因為正牌的手機價位已經不高了,所以山寨機的生存空間已經沒有了自然就退出歷史舞臺了,差異化的小眾手機市場也非常狹小了,基本上都在崩潰的邊緣。現在市場上存留的基本上都是有絕對實力的主了,都不能輕易把對手拿下,畢竟體量都不小,華為手機本身有其自身的優勢,技術上華為做手機的時間要遠早於小米公司,小米公司手機在軟件上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但在涉及到和硬件相關的技術創新就會少了許多,其實這是一種硬實力的體現,華為背後有強大的技術和資金的支撐,關鍵還有線下門店,所以華為公司和OV兩家公司不怕壓貨,如果堆積貨量太多,對小米來講將是災難,畢竟線上的銷售還是存在一定的時效性上。

其實小米和華為公司互相看不順眼只是時間問題,畢竟同行是冤家,放在剛開始兩家還能和睦相處,現在小嘍囉已經沒了,真正的較量也就開始了,到今天的直接開發佈會就互相懟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同行之間不可能非常和睦,所以才有小米公司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這句話,這也是競爭進入深水區的一種表現,總體感覺上華為公司的後勁更足一些,小米國內的市場份額估計還會繼續下跌,畢竟只靠線上的銷售侷限性太大,活躍期相對比較短。

所以未來更加深層次的競爭還在後邊,對於普通老百姓還是希望兩家都能活的好好的,畢竟只有競爭才能給老百姓帶來真正是實惠。

希望能夠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不是看不順眼,而是小米及其腦殘粉們胡作非為的行為不值得讓人看的起,為什麼?一直以來小米藉著營銷的驅動,利用各種手段搞虛假宣傳忽悠矇騙廣大消費者,上樑不正下樑歪,腦殘粉們也跟著沆瀣一氣助紂為虐,肆意攻擊那些仗義直言討回公道的人,光2018年裡,小米因虛假宣傳坑害消費者利益遭到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處罰就達10次之多,具體如下:

2018年06月21日被處罰一次


2018年09月28日被處罰一次

2018年11月08日被處罰四次






2018年11月20日被處罰三次





2018年11月30日被處罰一次
看看在一年裡都有這麼多處罰,再看看小米公司八年多以來累計遭到的處罰,讓人們看清楚小米就是個目無王法利慾薰心的黑心公司。


霎那間我是一陣風


華為與小米作為競爭對手,互相看不順眼也屬實正常。雖然稱之為友商,但明爭暗鬥,商業互懟屢見不鮮。畢竟大家都是靠賣手機吃飯,一碗肉就這麼多,狼多了不好分。



前段時間,雷軍在紅米Note7發佈會上,就把華為榮耀給懟了回去:“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雷軍平時很少這麼發怒,這次卻一反常態。

為什麼雷軍這麼生氣呢?


原來之前華為榮耀副總裁熊軍民公開科普了索尼IMX586與三星GM1兩顆傳感器的區別。稱華為用的索尼IMX586是真正的4800萬像素,暗諷紅米Note7所用的三星GM1,雖然能夠輸出4800萬像素的照片,但本質上還是1200萬像素。後來,雷軍又在微博發了一篇技術貼,火藥味十足。

雷軍:把我惹急了,給你科普挖孔屏的弱點和不成熟。顯而易見,雷軍說的就是華為nova4和榮耀V20。

雷軍還在發佈會上公開表示自己曾經是華為的鐵桿粉絲,如今卻成了競爭對手!所以,友商之間互懟、互相比較,在國內是很正常的。



小米與華為,在成為競爭對手那一刻,就註定了今後要兵刃相見,狹路相逢勇者勝。


iT科技菌


說實話,當年小米公司深深的把旗艦手機的價格拉到了1999元的時候,不僅僅是得罪了華為公司,而是得罪了所有以手機產品為主業的相關的通訊公司。

就像鯰魚效應一樣,小米公司把這些手機生產公司們給深深的影響了,隨後他們各自都想出了一些方法來應對小米公司,比如華為公司就推出了子品牌榮耀手機,來狙擊小米公司。



中新科技也推出了子品牌努比亞手機來狙擊小米公司,酷派公司選擇跟360和樂視手機合作,也曾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聯想公司也推出了子品牌ZUK來抗衡小米品牌。

但是中華酷聯這四家手機公司當中,只有華為站住了腳跟,其他的手機品牌都淪為了other。所以你要說,他們跟小米公司之間有一點點互相看不起的感覺,那是必然的一件事情。


時至今日,小米公司已經成長為國內的手機巨頭,與華為,OPPO,vivo並列為四大手機巨頭。在這種情況下,OPPO和vivo主要是深耕線下銷售渠道,與小米公司的衝突並不是特別大,因此華為和小米的衝突就自然而然暴露的非常的明顯了。

就我的觀察來看,華為公司看小米不順眼的主要原因是小米手機主打性價比,把價格搞得太低了,讓大家的錢都不好掙。而小米公司看華為公司不順眼的主要原因是華為公司在核心科技領域取得的成績,小米公司也想做到,但是就是做不到,所以很頭疼,只能在價格上面和華為公司進行競爭,但是華為公司也時不時的推出一些非常高性價比的產品,讓小米公司也非常的難受,所以互相看不順眼,就非常非常的正常了。


其實不管怎麼樣,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有競爭都是好事情,如果沒有競爭的話,我相信蘋果也好,三星也好,都會把手機的價格賣的越來越高,那樣我們消費者就不能夠購買到質優價廉的產品了,所以看到他們之間互相不順眼,我們應該感到非常高興才對。

否則他們合起夥來把手機漲價,然後我們就只能夠乖乖的多掏錢了,畢竟手機現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個人終端電子產品,我們每一個人都離不開它,所以這個錢我們是肯定要掏的呀。

以上文字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討論留言。


FungLeo


這個問題問的很奇怪!歷來,搞事情的人都會在問題前加一個“有人說“或者“網友說“,請問,你這個有人說,是誰說的?難道你沒有自己的判斷力嗎?別人說你也跟著說?你是智障?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關於小米與華為,這“有人說“可是起了決定性作用的,甚至雷不群也一度陷入瘋狂狀態,當然嘍,懟友商曆來是雷軍以及其團隊的風格,不管是新品發佈,還是發個微博,都不忘懟幾句!不用多看,自然清一色箭頭瞄準華為,這不奇怪啊,蹭熱度肯定要找個熱一點的嘛,總不能去跟酷派酷比對標吧!

今天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忽然發現,小米竟然與我們的男足如此相似,明明是亞洲三流水平,卻偏偏一群球迷、媒體要想盡辦法吹到一流裡面去。明明實力不濟,卻偏要比肩歐美!明明怕的要死,卻偏偏逢人便說,天下第一!

自己沒有前鋒,歸化!自己沒有中衛,歸化!自己沒有後衛,歸化!而小米呢,自己沒有芯片,進口!自己沒有內存條,進口!自己沒有主板,進口!最後,兩個都拼命宣稱自己是中國的!有意思嗎?

前幾天,我發過一個頭條,說小米至今延用的出廠膜上標配置,是早期山寨機才用的方法!目的是,當手機與其他品牌手機同時放在一個展櫃裡時,顧客能一眼就看到他的賣點!從而在眾多山寨機中脫穎而出!而以小米今時今日的知名度和粉絲數,早就可以不用這種low到極致的宣傳辦法了,而且現在網絡時代,信息渠道比以前不可同日而語,我很奇怪,小米的高管是怎麼想的。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小米自成立以來,一直自稱自己是做互聯網手機的,大部分手機都是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而今,小米也增加了很多線下門店,全部是體驗式陳列,陳列的手機都是樣機,根本沒有進展櫃的機會(除了一些私人小門店還有櫃檯陳列),那為什麼小米就不能實實在在送顧客一張出廠鋼化膜呢?而偏偏要顧客買到手機後,要把出廠膜撕掉再貼一張膜呢?要知道華為、vivo、oppo早就開始出廠0.2mm鋼化膜了,顧客可以直接使用。有人說這有什麼區別?當然有!新品上市早期,配套的殼、膜還沒有同步上市,如果出廠膜不能用,而配件廠家的膜還沒有上市,那麼也就是說,顧客會有15-30天的時間,屏幕處於裸奔狀態,如果不慎硬物刮花,跌落碎屏,那麼這筆維修成本誰來承擔?不還是顧客倒黴?而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可以為顧客避免不必要的維修風險,為什麼小米就不願意做呢?難道這麼一點成本小米承擔不起嗎?一張塑料膜,成本幾分,一張0.2鋼化膜,成本能貴到哪去?

我始終一個觀點,華為也好,小米也罷,同行如敵國,競爭是難免的!關起門來各自修行,我不去說誰比誰的產品好,就說雷不群懟天懟地的風格就讓人很不爽,這風格還是跟國足一樣,光練嘴皮子了,這個不服那個不爽,真上場了,踢的一塌糊塗!

還有粉絲,別成天咋咋呼呼的,唯恐天下不亂,整的雷不群是你親爹一樣,雷爹說一句話,立即附和!你們跟鬼子翻譯還有區別嗎?滿嘴“高!實在是高!“


老吳聊保


打個比方,華為是中國人自己的孩子,看著他出生長大,雖然還不夠強壯,但現在敢拿起棍棒揍外人(美國高通)了,而小米是高通用繩子牽養的狗,以投靠高通而洋洋得意(以855首發為榮並修改兔兔值吹噓),當華為跟高通打架的時候咬華為,並亂咬吞了家人(股民99億元)肉,事後問他怎麼可以咬家人的肉呢?它撒謊說這肉分給貧困鄰居了(捐慈善了),鄰居表示沒收到肉啊?一副癩皮狗的真實寫照。看它可憐又可恨,可憐是高通只要勒緊繩子它就得死,可恨是平時發狂犬病亂咬人(高管懟天懟地),就是不咬高通和蘋果。


一誠信的人一


如果從智能手機的發展歷程上來說的話,華為首先不服小米肯定是當年小米剛剛成立的時候,通過小米第1代產品和第2代產品迅速的佔領國內銷售榜的前列,甚至一度坐上了國內銷量王座!



這對於傳統廠商華為來說是非常不滿意的,要知道華為此前可是中華酷聯的一份子,依靠著運營商才打出一些名頭,在手機產品裡摸爬滾打了很多年,還沒有過這樣的榮譽,而小米一個跨界做手機的,通過一些所謂的模式和噱頭,一兩年就成了國內銷量最好的智能手機,華為肯定是不服的。

於是華為在轉眼間就成立了榮耀子品牌,當年榮耀其實面對的還是小米的紅米系列,當然紅米系列也是小米產品的,銷量擔當直至今日也是如此,可誰料到榮耀系列越打越勇,最後甚至於在去年,在勢頭上已經壓制住了整個小米產品。



也就是在去年兩者的矛盾才得到了進一步的激化,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過去這一年小米整體的發展確實是非常被動,在很多方面都被榮耀系列捷足先登,這讓雷軍和小米是非常惱火的。

與此同時,從歷史上很多著名的事件一樣,比如說波士頓傾茶事件或者說薩拉熱窩事件一樣。榮耀的高層在社交平臺上表示了小米即將發佈的紅米新品,採用的是三星的4800萬像素鏡頭與榮耀v20上的索尼imx586傳感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產品,有著本質上的差異,同時還詳解了部分參數。



這讓雷軍非常惱火,雷軍在紅米note7的發佈會上,甚至直接表示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甚至揚言普及打孔全面屏的不成熟地方。至此之後,小米和華為可謂是真正的競爭對手,再也沒有以前其樂融融的場面。

究其原因的話,還是大環境變了,也就是說整體的市場份額在縮水,兩者的市場份額重疊也就越來越嚴重,對手多賣一部手機,其實自己就要少賣一部手機,存量目前是在下降的,而智能手機到今年,市場份額應該已經連續跌幅了第3年,這對於哪一個品牌來說都不是好事情。

所以兩個品牌才會競爭如此激烈。


互聯網的放大鏡


假設說,如果現在手機都賣的小米那樣便宜,那意味著手機商都累死累活都麼錢賺,錢都被高通之類的賺走,(當然像雷軍這樣的個人不管怎樣肯定會賺的很多)企業沒利潤,就沒錢投入到科研,就沒有現在華為麒麟芯片,5g技術,任何腦子正常正直的國人,都應該明白西方國家為何恐懼華為!現在國外對中國科技的打壓,第一種政府層面的政策打壓,如五眼聯盟對華為對中興。第二種外國企業自身直接加入到價格戰,把中國的科技企業扼殺在襁褓中,如芯片,屏幕,儲存這些。第三種利用那些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某些中國公司以中制中。說的嚴重點,難聽點小米這樣的就是個二鬼子,現階段我們不該排斥這樣的公司,但是作為種花家的國人,應當有個清晰的認識:外國對中國科技的遏制,和科技對於中國立足於世界的重要性


鄉蕤間䕞葉


同一市場下的競爭廠商彼此看不順眼很正常。如果雙方互相看對了眼,相看兩不厭,手拉手肩並肩定一個皆大歡喜的高價,然後再聯合VIVO、OPPO也定個高價,最後再請求蘋果、三星把價格往上抬一抬,實現手機廠商們的大團結。那時候消費者是該笑還是該哭呢?

處於競爭關係就一定看不順眼,要麼打價格戰,要麼憋大招放黑科技,網絡上的口水戰看看就好,吃瓜群眾享受他們競爭給我們帶來的實惠即可。


貓爪閣下


海軍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