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書法,長橫或長豎會發抖,該怎麼練習流暢又有硬度?

秋陽讀線裝經典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名硬筆書法愛好者,希望能幫到你。

1、長橫和長豎在漢字中應用的非常廣泛,我在一開始練習硬筆基本筆畫的時候,也感覺長橫和長豎比較難,後來慢慢改善了,給你的第一個建議是多練習,提高控筆能力;

2、對照一下自己的坐姿和握筆姿勢是否規範,好的坐姿和握姿是寫好字的基礎和重要條件;

3、要按正確的方法去練習,長橫的主要特徵是有頓筆,行筆和收筆,而且書寫的時候注意重輕重的用力要領和慢快慢的書寫節奏要領,這些掌握好了,長橫就看起來非常有力量了,有硬度了;

4、長橫要結合漢字去練習,長橫可能出現在漢字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因為出現的部位不一樣,它的扛肩角度和形態會有不同,多對照範字觀察長橫的不同形態和變化;

5、長橫又分為垂露豎和懸針豎,這兩種類型的豎起筆都要頓筆,頓筆不要大,而且在頓的同時調整好筆尖的角度和運筆的方向,就像我們立定跳遠前的預備動作一樣,非常關鍵的起點動作;

6、當有一定的控筆能力和規範的頓筆動作後,寫豎就容易很多了,豎的行筆要流暢,行筆要快速,不能拖泥帶水;

7、懸針豎還要出鋒,要寫的直,出鋒流暢,涉及到二次運筆的技巧和書寫方法,可以留意一下我的相關書寫視頻,有詳細講解和示範;

8、剛開始練習可以選擇用鋼筆,鋼筆筆尖相對有澀感,容易上手和控筆,而且頓筆和收筆清晰明快。而中性筆和圓珠筆筆尖圓潤光滑,初步練習不容易控筆,也會出現歪歪扭扭的情況;

9、練字時平靜心態,不急不躁,也不要緊張,手指,手腕,肩膀各處的肌肉都要放鬆,自然就流暢;

10、最後要強調的是,不斷按正確的方法和要領去鞏固,相信自己一定能寫好,強化練習,形成肌肉記憶,熟能生巧!

最後願大家的字越寫越好,讓我們一起進步!


習之時習之


老王觀點:硬筆書法中,橫和豎是最重要的筆畫,書寫時手不穩、發抖,導致筆畫彎曲、歪斜,一般來講都是練得不夠,基本功不雜實,具體說來,原因也有好幾點。

硬筆書法,橫豎寫不直的原因

一、坐姿

正確的坐姿是這樣的:身體坐正,上身微微前傾,雙臂打開平放在桌面,雙腿自然打開,與肩同寬,雙腳落地,身體離桌子有一拳左右的距離。

正確的坐姿,直接影響著用力的方向和力度,最終影響書寫的效果。

二、握筆姿勢

正確的握筆姿勢應該是以舒適為前提,然後用三指握筆法:大拇指和食指彎曲靠攏形成一個圓,然後夾住筆,中指在下面輕輕的支撐住,上面靠在食指最後一個關節與虎口之間。

三、練習的方法不對

如果我們坐姿和握筆姿勢正確了,練習的方法不對,也是寫不好橫和豎的,很多人只是為了練而練,花了很多時間,練了很多次數,但是效果一點也不理想。

四、練習時間不夠

練字是一點也馬虎不得的事情,它的方法不算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多,但是想要練好卻非常難。因為練字是最講究基本功的,基本功好不好,一寫字馬上就能看出來。所以,如果只練了幾天,就想寫一手好寫,一心想速成,肯定是不可能的。

怎麼才能寫好硬筆的長橫和長豎

一、雙姿必須正確

每次寫字前,先自我檢查一下雙姿是否正確。人體長時間保持某個動作,一定會感覺到累,不知不覺中就會改變姿勢,所以,還需要隨時檢查、糾正自己的雙姿。

二、弄清楚手指用力的方向

當我們使用正確握筆姿勢的時候,大拇指指紋面向的方面是右邊,所以我們在寫橫的時候,基本上是依靠大拇指用力往右推筆,再加上手腕的帶動調節;寫豎的時候,主要是依靠食指用力往下壓,配合手腕進行調節。

弄清楚了這一點,寫橫和豎的時候就容易寫直。

三、要求從低到高

1、首先,不要把硬筆搞得和毛筆一樣,非得強調頓筆、收筆、筆鋒這些東西,一開始只要能寫得直,不歪不抖不彎曲就很好了。很多人把硬筆搞得非常複雜,一開始就要求學生去寫筆鋒,筆鋒是需要基本功的,不是說寫說能寫出來,也不是靠著寫得快寫出一個尖就算筆鋒。

2、當我們能把筆畫寫直之後,就可以增加一些變化的東西了,比較說起筆的頓筆、運筆的力度變化、收筆的頓筆等。

但是這些東西,對於學生來講,並不是特別實用,因為非常影響書寫速度。很多學生小學的時候字寫得非常好,上了初中高中就開始往草書方向發展,甚至還有的越寫越醜,原因就是書寫速度太慢,越寫越急,導致字也越寫越醜。

所以,對於學生來講,除非想要在硬筆書法方面有所造詣,否則,練字達到基本要求,“筆畫寫直,不歪斜不彎曲”就可以了。

四、控筆訓練

不論是軟筆還是硬筆,控筆訓練都是非常有效的練習方法。

控筆訓練的作用,就是用特定的圖案,練習運筆的力度、方向、輕重等。

(1)網上有些書法愛好者設計了很多控筆訓練的圖案,直接下載打印就可以練習。

(2)自己設計圖案然後打印出來練習。

(3)利用方格本的格子進行控筆訓練,具體的方法如下:

  • 沿著格子的橫向描紅,練習橫

  • 沿著格子的縱向描紅,練習豎

  • 沿著格子的對角線,練習撇捺

五、堅持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須要堅持,練字也一樣,持之以恆地堅持加上刻意練習,自然會寫得越來越好。


老王認為:想要寫好硬筆書法,首先要端正雙姿,再加上正確的方法,然後刻意練習,最後長期堅持即可。

老王陪娃


一、基本方法

1、坐姿要正確。兩肩相平,兩手平放紙面,兩腳與肩同寬踏地,整個身體略向前傾,胸口與桌子一拳距離,頭部距紙面約一尺左右。

2、握筆要正確。五指半握向內,食、中、大拇指三指握筆姿勢要正確,握筆高度要適中(一般距筆尖約3釐米處,即中性筆黑橡膠套底邊部),執筆方式會影響運筆速度、筆畫力度、流暢度和一筆貫之一氣呵成的書寫效果。

3、肩膀放鬆,手腕轉動自如,手指拉動張弛有度。長橫對手腕左右轉動要求較大,長豎對手指手腕的伸縮拉動較大,多加練習,熟練掌握對手腕、手指轉動伸縮能力的有效駕馭。

二、書寫技法

1、善學善成,掌握運筆技巧。長橫、長豎對巧妙運筆提出更高要求,正確頓筆,把握力度,掌控角度;行筆時掌握扛肩程度和運筆的輕重力度,輕重把握不當就會發生抖動,產生鋸齒狀筆畫,筆畫沒有硬度;收筆得當有度,橫筆收時要右下稍頓、筆鋒回內,豎在行筆時順達流暢、堅挺筆直,方顯硬度,懸針收筆要流利出鋒。

2、強化練習,形成肌肉記憶。練字,練是關鍵,不勤學苦練一切都是空談。掌握正確筆畫書寫方法後,就要結合具體的漢字,練習長橫、長豎在不同字中不同部位的寫法,可以嘗試快慢結合,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和方法。

三、心理問題

1、克服心理障礙。每個人在寫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自己的短板,長橫、長豎寫不好,在寫的時候就會刻意、會猶豫、會緊張,就越可能寫的不滿意,長久就會產生筆畫心理障礙。一定要克服這種心態,增強自信,堅定信心。

2、放鬆心態。在練習時可以播放古典音樂,陶冶情操,進入意境,放空思想去書寫,慢慢克服心理問題。

以上為個人多年學習書法淺見,與各位同行共勉。



清風墨影


練書法手抖是正常現象,勤練習就會好。

這有點像學騎自行車,剛開始車把怎麼也扶不好,越用力越不行,越怕撞到會什麼,越會撞到什麼。

這是心、手、眼、身、法還不夠協調。

其實有些“老練家子”有時也會手抖,比如很多人觀看的時候,比如在很貴的紙上寫字的時候,等等。要想克服手抖,提幾點建議:

一、調整好心態

書法是修身養性的,寫字之前放鬆心情,不要太緊張,即便是寫楷書,也不要太拘謹。 蔡邕在《筆論》中說:“ 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就是說,寫字之前先放鬆心情,不要著急,可以先靜坐一會,調整好呼吸,好好想想要怎麼寫,認真對待,才能寫好。

二、握筆不要太緊

這一點好理解,如果心情太緊張,就會緊緊地握住筆,手上太用力,手十有八九會抖。

握筆是鬆緊有度的,該放鬆時放鬆,該緊張時緊張。蘇東坡說:“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還是要靈活點握筆。

不要受王獻之寫字時王羲之拔他的筆拔不出來的那個故事影響,只是故事而已。若真如此,那些個大力士不是都寫的很好了?那個故事是教育大家認真、刻苦去練字,不要曲解了。

三、握筆太高

虞世南《筆髓論》裡說:“筆長不過六寸,捉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若執筆過高,下筆必漂浮,手抖是必然的。

當然,那些專門練高執管、用長鋒寫行草的不在此列。

我說的是針對初學者的。

握筆太高還有種情況,就是有些老師會讓你懸肘書寫。

我不太贊成初學就懸肘,初學寫起來很吃力,不太容易出成績。

我建議,先用枕腕法(左手放在右腕底下起到輔助的作用)比較好。練習一段時間以後採用懸腕法(左手從右手下抽出),半年左右根據熟練的程度可用懸肘。寫作品時可根據字形的大小,選擇枕腕、懸腕還是懸肘。

四、多做練習

熟能生巧,多寫、多練是必須的。

寫的時候要仔細體會,手指控制筆尖、發力、放鬆、書寫的速度、書寫的方法、身體的緊張程度等,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書寫狀態的。


水墨清華128


  硬筆書法,無論是圓珠筆,鋼筆,還是現在的中芯筆,能書寫一手漂亮的字,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大有幫助。

俗話說,見字如見人。

一丶要弄清楚視覺原理

橫平豎直,豎,必須是直的。

但是,橫,書寫是不能水平的,要微微向上傾斜,也就是向上翹,起筆與收筆,要成9~~12度的角度,才看起來有美感。

否則,書寫太水平了,看起來,橫,就有向下傾斜的感覺。

二、要注意握筆姿式

握筆用拇指與食指握筆,筆尖與握筆點,要有3~~4cm的距離,太低太高,難以把握力度。筆竿與紙面成45度~~60度角度,字體越大,角度越小,反之,字體越小,角度越小。

三、注意坐姿

雙臂自然水平,眼睛與紙面距離約30~~35cm,胸部與桌沿保持8~~12cm的距離,頭正,身直,雙腳彎曲,小腿與大腿成90度。桌面與凳子要身高相匹配。否則,書寫非常吃力。

四、加強練帖

練帖分讀帖,描帖,臨帖,背帖,創新。

讀帖,就是弄清楚字的結構,分上下,左右,內外,上中下,左中右的結構。要弄清字體的重心在哪個位置。弄清重心,書寫就方便得多。有上緊下松,左緊右松,有上松下緊,左松右緊,有左高右低,有右高左低。

描帖,又叫描紅,用透明蠟紙放字帖上,一筆一劃描寫。

臨帖,就是把字帖放旁邊,一筆一劃書寫,看看自己書寫的,與字帖是否相近,相似還是一模一樣。

背帖,就是將臨描的字帖範本,熟記入腦入心,每當書寫到這個字時,腦海裡立即閃現範本字體。書寫也方便快捷。

創新,就是不死記硬背字帖範本,要不斷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與特色。

五、注意書寫力度

起筆輕,中間快,收筆重,用力要把握度。不能均衡用力。

六、注意書寫版面美感

不能每個字一樣大,不能一樣的橫豎一樣長,要注重書寫美感。不能字與字之間上下不一致,就是字與字上下基本上同一水平高度,字與字間距基本均勻。

七丶加大練習

工欲善於事,必先利其器。勤能補拙,熟能生巧。多練習,多觀察,多練字體結構基本功。多思考,多創新。不經一番風霜苦,難得臘梅吐芳。

以上是硬筆書法的個人體會。

歡迎批評。

謝謝。

分享

舉報

翠蜻蜓 賓館經理 文化領域創作者08-22 20:53

分享

舉報

走吧一起看世界 內蒙古正宇流體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銷售工程師08-23 19:36

橫平豎直。

橫要平穩,平則字穩。橫有長、短之分。長橫下筆稍重,行筆向右稍微輕的,收筆向右稍微按一下,用力不能過重。左低右高,向下腑視。平穩不能水平。入筆露鋒,收筆勿重。橫筆略重,取仰勢,堅強有力之感。中細兩頭粗,兩頭不能成疙瘩,上斜角度要撐 握好。

豎要垂直,豎起到支撐作用。豎垂直則字正。豎有短豎.懸針、垂露三種。垂露下筆稍重,行筆向下輕,收筆稍重。垂露可代懸針。

書法的理論基礎我談不出個1、2、3來,但我在此可以說下我的體會:印象還深刻——上小學時的寫字口決,點、橫、豎、撇、納等等筆劃;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先橫後豎、先撇後納、橫平豎直、注意方法;先裡面後封口,注意間接結構。

我寫的字在學生時代還是小有名氣的,經常被老師當作範文示眾,所以班上的【黑板報】是我主辦的(粉筆字)。我認為寫字先從“正楷”“行書”練起,這是基礎,其次要認真學習,悟感其中,勤寫多練,然後再根據自己和愛好去借鑑“書法家”的字帖或作品去提高自己水平!在沒有打字機的年代,我曾經用“鐵筆”刻鋼板,那絕對是練功夫寫字的好方法……這就是我對寫字的體會,分享於此,不足掛齒,但願對您及同志們有所借鑑!

硬筆書法是由毛筆書法發展而來,也分基本筆畫和間架結構。橫,有長橫、中橫和短橫之分,現在傑出的硬筆書法家比如趙賀新老師分的更細,有左尖橫等。豎,有垂露豎和懸針豎,垂露又分左垂露和右垂露。而不同書法家又各有風格,我只學過歐陽詢和田英章,歐楷的橫剛勁有力,起筆行筆收筆分明,絕大多數橫幾乎沒有抗肩,平直險絕,起筆或方或圓,行至中間變細,到收筆處堅決果斷。田英章的橫抗肩較大,起行收變化明顯,由於抗肩大,符合人的書寫習慣和手筆運動特點,較之歐楷橫容易掌握。橫畫又叫筆畫之王,無論出現在哪個字中都是主筆。

各人認為,要將筆畫帶到字中去練,無論橫畫還是豎畫,都要練好起筆,然後注意走勢,或平直或抗肩,保持手的平穩運行,收筆乾脆有力。這個問題我也諮詢過一些硬筆達人,答覆都是:沒有技巧,專注練習。

回答的不好,請您參考,付一張我寫的,請多指正

書法練習不像平時書寫,單純動動手指就行,書法不僅講究手指握筆的力度,手腕的靈活度,還有下筆的穩、準、利落

所以,首先必須要學會讓自己冷靜,摒除雜念,練習專注力。

其次,要多多練習手指的靈活握筆和穩度控制力、身體的穩定控制,以及手腕的靈活控制。

個人拙見,請多指教。

我年輕時練過一些書法,都不成氣候,象蠶頭馬尾的書法字,有那麼一點意思,但是總達不到那個效果,只是有點神似,筆力不夠,軟綿綿的,輕飄飄的,那不是那個事,寫字必須有勁。

橫豎寫不好,我想應該多練習,多拿字帖練,一橫一豎的堅持,總有一天會練好的,只要有恆心,鐵棒磨成針,誰也不是神仙,生來就會,只有在時間的長河中,努力克苦練習,一定會有很大收穫,滴水穿石!堅持吧,加油!

練一手好字,需要人的心情是平和,穩定。要做到心無雜念。橫和豎是漢字的基本筆畫,橫分為橫畫和短橫畫,豎分為垂柳豎和懸針豎。橫畫從左下方到右上方,要有一定的斜度,起筆和收筆則都需用一定的力度,不重不輕,要剛適中。懸針豎,從上到下筆畫必須直,起筆用適中的力度,結尾則越來越輕,形成懸針。

練字總之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定的耐心。只要你想把它練好,自然也就會成功的。要知道中國的一句古話,功夫不負有心人。


偶然回眸


寫長橫、長豎時,手發抖、寫不直,主要原因是,沒有專門的進行執筆法、運筆法、筆畫等前期基本功訓練,導致書寫技法不正確。常見問題解決辦法如下:

1、執筆姿勢不對。手型與指法分佈不合理,用力捏筆,腕部緊張,導致指法、腕法不能正常有效的施展。

建議改成這樣的執筆法,三指自然松馳,輕輕著力挾持住筆桿,保持指頭運動靈活自如,小指尖部外側和腕部以凸起處虛著紙面,隨機而動。如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c4000b5ca112688829\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書寫長筆畫出現手抖的現象,作為一名書法老師來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給你解疑答惑。

一:您可以握筆姿勢過低,書寫長筆畫會發抖,可以握筆稍微高些。

二:硬筆書寫長橫要靠手腕的左右擺動,長豎靠手指的收縮,這兩個書寫技巧你沒有靈活掌握,要多加練習。

三:您可能是一個節奏書寫,尤其是慢節奏書寫會手抖。要掌握書寫節奏。

四:您握筆過緊,心態不夠放鬆,也容易手抖。

五:有些人天生的手抖,屬於生理問題,經過多加練習,逐步克服。

六:在書寫過程,要加強提按,不能按筆過重,用力過猛,也會手抖。個人觀點,希望能給您幫助。


齊魯書畫院楊老師


通常這樣的造成這樣問題的原因有三個:

1.控筆訓練不到位,無法熟練控制筆的力量粗細變化長度等

2.握筆姿勢不正確,長線條筆畫無法延伸到位,受到阻擋

3.筆畫在起筆作頓後,筆尖方向沒有調整準確就直接行筆,導致線條不流暢


浮光聽塵Floats


那說明你練的不多,筆法生疏所致,多練習就好。好多人一練書法就急於求成,恨不得今天練明天就成書法家才好呢。其實,練習書法沒必要太累,自己計劃好,比如每天堅持練習2小時,最少也得1小時,前期練習筆畫,慢慢由簡單的字到複雜的字,慢慢體會字體的間架結構,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如何配合才能使字更好看,需要時間


蚌埠大山


這個就是基本功的問題了!多加練習!

練習加大版的橫、豎的練習!就是把橫和豎都變長!當然不能太長,太長握筆姿勢就變了!硬筆書法不像毛筆可以懸腕!

剛開始寫的時候不能求快!慢一些,慢下來你才發現你的手不穩!

加油,未來的書法家![呲牙][呲牙][加油][加油][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