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創業者都不會有效表達,如何成為另外的10%?

這麼多年我接觸了很多創業者,極客公園每年的大會也會邀請很多創業者和企業家過來演講,我發現很多人在作為一個 CEO 對外溝通時,他的表達能力是不合格的,比如產品業務說不清楚,或者講得不吸引人,不能抓住受眾的注意力,導致自己花了很大精力,講了半天,卻沒有達到有效溝通。


去年 7 月,我和順為資本投資合夥人周航一起發起了「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開啟招生面試後,這種狀況更是經常遇到。我印象中最誇張的一位申請者,原定 30 分鐘的面試超時成 1 個半小時,而我只問了對方 6 個問題,全程無法插話,也沒有真正理解他要表達的核心到底是什麼。


創業者怎麼才能精準、有效地把自己的產品和商業模式表述出來?最近創始人工坊邀請知名脫口秀演員史炎跟學員們一起交流了這個話題,他從做脫口秀的角度提供了一些很有啟發性的思路。經過他的允許,我把一些核心觀點總結了一下分享出來,也歡迎大家留言一起討論。


90%創業者都不會有效表達,如何成為另外的10%?


你是否只做到了「表」,沒有完成「達」?


我們一直都認為「表」和「達」是一個意思,但實際上,兩者是有區分的,用英文類比理解的話,「表」更傾向於Expression,也就是「表現」,而「達」則側重於Delivery,也就是「送達」


因此當你去做一場演講或者溝通的時候,能否完成有效表達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在 Expression(表現),還是在 Delivery(送達)?如果你太過關注自己講得是不是邏輯自洽、有沒有口誤,忽略了對受眾反饋的獲取和互動,這次溝通某種意義上就是失敗的。


以脫口秀為例,一場好的脫口秀其實是由演員和觀眾共同完成的,二者的關係就像是指揮和樂手——指揮要帶著樂手演奏音樂,演員也要帶著觀眾參與進一場脫口秀表演裡。不光是演員在表達,觀眾在臺下的反應、眼神、笑聲也是在表達。雙方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對方身上,而不是放在自己身上,才能形成一個共同的場,完成價值和能量的傳遞。


所以,「表達」不僅僅是表達者單向的表現、以我為主,也是信息的送達和雙向交互;表達者與受眾之間,最終是要通向一個結果,共同完成一首樂曲的奏鳴。


當有了意識要調整自己的「達」後,有什麼具體的方法,能幫助自己與受眾之間建立起連接感,讓對方覺得你接下來要說的東西是有必要聽的?史炎分享了兩個非常實用的方法論。


用一個好的開場白建立連接感,然後保持它


我見的不少創業者,花了幾秒鐘介紹自己叫什麼名字,就開始進入正題講項目,分析市場規模、產品要解決什麼問題,既沒有進行最初始一步的對齊和溝通,也把自己也包裹得死死的。


在脫口秀表演中,這種初始的溝通通過開場白完成,開場白也被認為是一場演出的「黃金時間」,你能不能在最開始的幾分鐘裡抓住受眾的注意力、把核心觀點表達清楚至關重要。如果一開始和觀眾的連接都沒有完成,後面的時間可能都是在做無效表達。


怎麼做好開場白與觀眾做好連接呢?史炎的建議是講清楚我是誰,我是以什麼樣的身份來做今天的分享;我今天是講給誰聽的;為什麼是我來講、要講這個話題,這個話題跟大家有什麼關係等等……


保持連接感會是一個持續的進程,在你跟觀眾做好初始連接,開始描述一些問題和狀況時,最好是做到「場景化」,也就是有畫面感的細節描述、數字的使用,從而調動起受眾的想象力,在腦子裡形成一個具體畫面,跟著你的演講思路一直走下去。闡釋一些觀點或抽象概念時,如果無法實現場景化,還可以試試打比方作類比。


周航當時分享了一個非常形象的例子,他說一般老闆立 flag 會經常說「今年我們公司一定要實現盈利」,但這話到了馬雲嘴裡就會變成「今年我們公司要賺到 1 塊錢」,讓人一下就覺得「喲,這目標可能有戲。」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也非常懂這個套路,動不動就說「一個最好的團隊可以用 2 個披薩餵飽」「開會不用寫PPT,就講 4 頁紙的備忘錄」,這就是把抽象變具象的表達。


利用「幽默」,四兩撥千斤

極客公園每次大會結束後,我們都會對讀者做一些小調研,發現大家喜歡的演講者,不一定是因為他分享的內容對自己有所啟發,而是因為有演講魅力,才成為觀眾心中的「黑馬選手」。


他可能是做了一段自嘲,拿自己產品開了玩笑,或者是「調戲」了一下觀眾,表達方式或詼諧、或質樸,但都是從各自視角進行的一番獨特解讀。


這背後其實是一種幽默的能力,它源於演講者對事物有更深刻的洞察,然後用一種與眾不同的角度來解讀、表述。


往往就是這種合時宜的小笑話、小段子,能在演講者大段的講述中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並讓演講者與觀眾在開場白建立完連接感逐漸減弱之後,把這個連接再次鞏固,合奏的關係再次加強。當一場演講結束的時候,觀眾很可能會迅速遺忘掉大部分內容,但你通過幽默的方式傳遞給他的觀點一定是印象最深的。


據說在受眾心理上,這種現象被叫做「幽默的致盲性」,跟激光照一下眼睛的短暫致盲效果一個原理。就是當你把一個人逗笑的時候,對方也就把他的心智短暫的交給了你,印象自然也會更深刻一些。


如果你想要變得有幽默感,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自嘲。但不要以為自嘲就是自我貶低,某種程度上,它是讓你拋掉自己的「偶像包袱」,更坦然地展現自己。如果你不再追求自己百分之百的完美呈現,或者想在溝通的時候獲得別人的絕對認同,這種自嘲反而會讓你贏得更多的尊重和真誠。


最後,我們不妨一起做個小訓練,就是在 1 分鐘之內用幽默或者自嘲的方式介紹下自己,並嘗試讓受眾記住你。


同時,也歡迎繼續報名或關注我們「未來前沿」創始人工坊的活動,前沿社幾十位優秀企業家可以和你一起陪伴思考,在各種有價值的話題裡探討裡,幫大家用更科學的方法,去更好地創造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