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德語: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縮寫為G. W. F. 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時代略晚於康德,是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爾出生於今天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是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長。黑格爾的思想,標誌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對後世哲學流派,如存在主義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G. W. F. Hegel 魏韶華|繪


黑格爾哲思漫步


只折磨自己是單相思,只折磨別人是虐待狂,既折磨別人更折磨自己是愛情。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麼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而終歸於失敗。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人們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選擇和自決都不是出於意志的理性,而是出於偶然的動機以及這種動機對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賴。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無知者是最不自由的,因為他要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黑暗的世界。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世上大概有兩種人:一種人畢生致力於擁有,另一種人畢生致力於有所作為。一心渴望擁有,一旦沒有達到目的,就會失落、痛苦和絕望;心無旁鶩,專心於事業的追求,就會忘掉許多煩惱,找到許多努力過程中的快樂。默默耕耘的人其實是最智慧的人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一句哲理在年輕人嘴裡說出和在老年人嘴裡說出是不一樣的。年輕人說的只是這句哲理本身,儘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確。而老年人不只是說了這句哲理,其中還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人生來就是痛苦的,這一過程也是痛苦的,目的也是痛苦的,痛苦成為一種必須,快樂只能是短暫。為了擺脫痛苦,你必須為自己構建一個理想的幸福的目標。為了幸福目標而努力的過程毫無疑問充滿痛苦。經過了這痛苦的歷程,如果你有幸達到了,你會得到快樂。不過,切記,這快樂必然是短暫的,只是一個短暫的幸福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很快地你會感到一個達到成功目標後的空虛,努力從此沒了方向。這種成功的“空虛”比那痛苦的跋涉過程更加地令人難以承受。因此,你必需很快地為自己定下另一個痛苦的跋涉的目標。 人生如此反覆,由此走到盡頭。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沒有人能夠替別人思想——如沒有人能夠替別人飲食一樣。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一個民族只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能審視靈魂,他們才有未來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似乎整個漫長的精神史都是朝向一個唯一目標的歷程:認識自己本身,這對於精神來說是何等偉大的工作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嘩啦嘩啦把自己的事業講給大家聽的人,他的價值一定是毫不足道的。切實苦幹的人往往不是高談闊論的,他們驚天動地的事業顯示了他們的偉大,可是在籌劃重大事業的時候,他們是默不作聲的。

黑格爾:人們往往把任性叫做自由

凡一切人世間的事物——財富、榮譽、權力、甚至快樂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這尺度就會招致沉淪和毀滅。

(插圖系Caspar David Friedrich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