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简介

丹景山镇,原名九陇镇,因九陇山而名,即关口到唐昌的横山子。《太平寰宇记》说:“九陇山至永昌连亘至县界,曲曲而九折也。”古老的湔江滚滚南流,蜿蜒如带;巍然屹立的寿阳山、牛心山,夹江对峙。九陇镇坐落在彭州市北面,13公里的湔江出山口,雄居湔江分流之堰首,扼山区七场之门户,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地形非常险要,故人们又称她“关口”。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九陇历史悠久。相传,两三千年前,蜀族先民就在这里立国兴邑,垦创农业。以九陇为中心的古繁、郫、瞿上地区是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古天府之国农业经济的摇篮。在南北朝至宋朝的几百年间,曾在这里设九陇郡、县治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里成了附近区、乡、镇交流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越来越引人瞩目。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87年1月8日正式成立了九陇镇。由于九陇自唐朝以来,广种牡丹至今,诗人陆游在牡丹谱中说:“牡丹在中州洛阳第一,在蜀天彭第一。”因此九陇又称牡丹之乡。

丹景山镇现有省级风景旅游区丹景山,主要以牡丹文化、佛教、道教文化,休闲娱乐为主。著名景点有金华寺、净水寺、审魂殿、圣迹寺、牡丹园、杜鹃园、丹霞园等18处。每年春节庙会和4月中旬牡丹花会期间,游人如潮,各种歌会、舞会、擂台赛更吸引人,年游客达万人次。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宗教文化旅游

该地区境内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比较著名的有佛教胜迹有金华寺、净水寺,佛山古寺、法藏寺、天池寺、圣迹寺、白衣庵(尼)、上三昧、中三昧、下三昧;道教审魂殿、真武宫;天主教马桑经堂。特别是新建的佛山古寺,占地40余亩,大雄宝殿尺寸较一般的大殿大,所供菩萨上百尊,皆为汉白玉所雕刻,最重的达10余吨重,堪称中华一绝。 丹景山为蜀中佛教名山,传说人死后有魂灵必须来此经十殿阎君评判,惩恶扬善,轮回转世,故丹景山有“川西丰都”、“冥山鬼府“之称。古代吴怀氏封禅泰山,古人将丹景山比之泰山,故有“丹岳岱宗”之称,历代蜀王都在此祭拜天地,祭祀先祖。金华寺位于丹景山巅,为蜀中著名佛教活动胜地。金华寺四周峰峦起伏,地势险峻,居高临下,形如座椅。历史上有不少统治者在此风水宝地营造行宫,也是佛道两家必争之地。该寺始建于汉代,唐代金华公主在此改建行宫为金华宫,后金头陀禅师在此广植牡丹,以花祈福更名为金华寺。宋时为“永宁院”、明清时为“东岳庙”。世事无常,金华寺屡遭劫难。改革开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当代高僧清阳禅师、济尖大和尚、智信法师带领四众弟子努力修缮,现建成天王殿、药师殿、大雄宝殿、地藏殿、东岳殿、放生池及住房百余间。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在灾后重建中,彭州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二是重点打造“山地旅游”。因此,丹景山镇旅游资源开发也将突出“乡村旅游、山地旅游”等资源优势,抓好“牡丹之乡、宗教文化、地质奇观、古蜀文化”等资源特色,立足成都的基础客源市场,发展渝、德、绵等周边城市市场,以“观光、度假、养生、科考、探险、运动”为主题,抓住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两条主脉,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内容。“二块”为丹景山旅游板块和牌坊沟旅游板块。其中,丹景山旅游板块包括丹景山前山、后山、金华寺、三昧水、寿阳山、川西第一米枣林。因该板块在此次地震中受到的破坏较小,是近期重点开发的景区之一。有名的天彭牡丹主要集中在前山,所以前山的开发主要将依托牡丹资源,打造山地牡丹观光和节庆活动,进一步提高丹景山镇旅游的知名度。牌坊沟旅游板块包括牌坊沟水库、东河水库、法藏寺、猕猴桃种植基地。在牌坊沟水库、东河水库,将主要开展水上休闲娱乐度假活动,同时结合当地的冷水鱼养殖发展特色餐饮;猕猴桃种植基地位于牌坊沟水库与东河水库之间,基地的开发将依托自身猕猴桃与棚口茶的种植,发展山地观光农业,与相邻的水上休闲度假区形成优势互补。在牌坊沟旅游板块,将利用当地乡村田园景观资源,以特色种植与养殖为依托,挖掘当地文化民俗,充分发挥水景效果,全新打造和建立具有川西乡土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牡丹花香(丹景山镇)


彭州市市委市政府已将牡丹文化小镇项目列为彭州市重点项目全面推进,丹景山景区已于2018年1月成功创建为4A级景区,现继续进行提升打造,已完成梅谷游步道和200亩花海梯田建设,正在对湔江书院文创聚集地和丹景花间进行打造。全力再现“天彭门”盛景,明确了18项工作任务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并进行主动对接,全力做好摸底调查等基础性工作,积极思考提出落实任务的建议方案。于2017年3月完成3.2公里观光小火车试验段,并投资380余万元在2018年3月底完成对小火车沿线景观的提升,精心打造景观小品、文化墙等,建设关口老火车站文创书吧示范点,初步形成文创商业业态。投资2300万元建设集小火车站、广场、绿地、文化长廊、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牡丹文化广场,现主广场建设已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