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駟明白變法對秦國的重要性為什麼還要殺衛鞅?

瞭望天空


秦孝公在位期間,衛鞅全力變法,把貧窮的秦國打造成戰鬥機器,農民生產糧食,軍人開疆拓土。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秦國實力屈指可數,一戰收回河西,以兩萬步兵完虐魏武卒三萬鐵騎,打得其餘五國無不刮目相看。此時的秦國,扶搖直上,猶如一臺掙錢的機器,能夠自行運轉,產生效益。而這收益之人,正是秦惠文王嬴駟。

殺死衛鞅,贏駟的內心也是無奈的,前有公父秦孝公託孤,封衛鞅為商君,並囑託衛鞅好好輔助太子,同時也讓太子好好善待衛鞅,護衛鞅周全;後有大伯公子嬴虔和貴族相逼,反抗衛鞅,反抗秦法。然而,這一切都在衛鞅的謀算之中。殺衛鞅可以,但是要廢秦法,貴族必須死。此刻,贏駟是打心裡的佩服衛鞅這個人,一手將秦國改造成強國,明知不能善終,卻還要配合自己剷除反抗秦法的貴族。此後,贏駟對山東六國學子也十分喜愛,如犀首公孫衍,連橫的張儀。

很快,衛鞅就被誣陷謀反,被公子嬴虔從商地抓了起來。但是,公子嬴虔只要求殺死衛鞅,並不反對秦法。而貴族們更多的是殺死衛鞅,然後廢掉秦法。贏駟發覺這點,很快與公子嬴虔達成共識,互換條件。贏駟殺衛鞅,嬴虔平貴族。與其說,殺衛鞅是貴族們的解恨,倒不如說,衛鞅之死,是使秦法徹底在秦國生根蒂固。只能說,貴族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公子小茗


剛好相反,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作為最大受益者,沒人比秦惠文王更明白變法的好處。他之所以痛下殺手,是因為當時活著的公孫鞅個人對秦國已沒啥作用;一個死掉的他,反而對秦國繼續推進變法大有裨益。

兔死狗烹,公孫鞅建立的體系,使自己失去了剩餘價值

戰國時期,各國爭先恐後推行變法,但只有秦國變法對社會的改變最為深遠,秘訣在於公孫鞅的流派特殊,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曾這樣總結:

今申不害言術而公孫鞅為法......法者,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

法家也分為“術”、“法”之別,公孫鞅在秦國的變法,核心是確立法令的權威、保證法令的施行,賞罰分明,最大程度減少個人意志對法律體系的干擾。

《商君書》中的記載也證明了這一點。公孫鞅曾多次強調,國家能否達到大治,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法,即確立法令;

二是信,得讓百姓相信朝廷會依照法律辦事。變法之初,公孫鞅“徙木賞金”、割掉太子師傅的鼻子,就是為了確立法令的威嚴,體現國家信用;

三是權,即推行變法是為了將權力集中與帝王之手,本質上是加強中央集權。

所以秦國的變法是這樣一個循環:為了加強君王集權,按其意志及國家戰略確立法令;然後以君權保證法令的執行,樹立國家信用,避免任何外來干擾;當實際情況變化而需要調整戰略時,也必須採取改變法令的渠道來施行。

同時,公孫鞅為了保證變法落實,還建立了連坐制:

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連什伍而同其罪,賞厚而信,刑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勞而不休,逐敵危而不卻,故其國富而兵強

連坐制,本質上是一種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官可以用法令管百姓,百姓也可以憑證據告官,上下各階層無不戰戰兢兢,唯恐違反了政令、惹禍上身。在這一張大網下,秦國的政治生態可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所有人圍繞著農戰而運轉,絲毫不知道辛苦、恐懼為何物。

而自公元前359-340年,經過20年的變法後,秦國的體系已經完全成熟,只要秦王和法令存在,任何臣子都是可有可無的,甚至連公孫鞅自己,也是死在這套他親手建立的制度之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

這是《史記·商君列傳》中的記載,在被公子虔誣告後,公孫鞅落荒而逃。在臨近邊塞的地方,他想找個客棧投宿,店家按規矩要求他提供身份證明:“按照商君制定的法令,如果我們不驗證客人的身份,就要被連坐。”(店家自然不認識他是誰)

估計當時的公孫鞅,心裡有一萬匹神獸呼嘯而過:“我去,老子這下可把自己坑慘了!”

所以,殺不殺當時已毫無價值的公孫鞅,對於秦惠文王而言,只需要看哪種選擇更有好處。

公孫鞅之死,是他對秦國變法的最後一次重大貢獻

最終決定除掉公孫鞅,秦惠文王並不是由於報復當年的私仇,而是基於分析利弊後,作出的最佳選擇:

其一,殺雞儆猴,樹立威信。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上位要樹立權威,最佳方式莫過於除掉前朝老臣;而最受秦孝公中用的,莫過於公孫鞅同志。況且在當時,這位打工仔的影響力已經威脅到了新上任的秦惠文王:

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這就是傳說中的功高震主,不殺你殺誰?

其二,順應民心,團結朝野。

我們都知道,公孫鞅在推行變法時手段極為殘忍,秦孝公的老哥公子虔都被削去了鼻子,至於其他官員百姓,被殺的可謂血流成河:

商君相秦,用法嚴酷,嘗臨渭淪囚,渭水盡赤,為相十年,人多怨之

秦惠文王不是秦孝公,剛剛即位的他威信尚淺,朝野抓住機會,紛紛要求處理掉公孫鞅這個劊子手,可謂群情激奮。捨棄一人而保自己位置穩定,我相信換做誰坐在秦惠文王的位置上,都會做出同樣的抉擇。

其三,為了繼續推行變法。

這個很容易理解:你們不是說變法雖好,但手段太狠、殺人過多嗎?好,我現在把當初一手負責變法的公孫鞅幹掉,你們這下還有啥藉口?

說白了,完成了任務的公孫鞅,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替罪羊,替秦王背這口“嚴刑峻法、為政殘忍”的大鍋,讓各階層發洩發洩情緒,轉身繼續在“農戰”的道路上一眼走到黑。

其四,經濟上的好處:收回商於之地。

公元前340年,在率領秦軍奪回河西之地後,秦孝公把商於之地的十五個城邑封給公孫鞅,後者由此得到“商君”的封號,商鞅一稱由此而來。

商於之地位於秦楚之間,之前為楚國所有,此地方圓600裡,位置險要、富庶,更是東進荊楚的前沿。在被封給公孫鞅後,意味著這裡所有的稅收等都要歸其所有,秦惠文王顯然並不開心,如果能以“商鞅謀反”為名取消其封地,豈不美哉?

而在公孫鞅被殺前五個月,他的手下趙良曾勸他急流勇退,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商於的財富會帶來危害:

君之危若朝露,而尚貪商於之富,寵秦國之政,畜百姓之怨。

一言一概之,在秦惠文王即位後,公孫鞅不僅失去了身為臣子的作用,而且已功高震主、成為眾矢之的,但他卻貪戀權勢與富貴,不知見好就收。他本身是個外來戶,其權力的來源只是基於君王的信賴,如果老闆過河拆橋,他只有乖乖束手就擒的份。這也是古往今來改革者的註定宿命。


正史漫談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贏駟在位,秦國延續商法改革這一大國策;百姓是逐年的富庶,軍隊也逐漸的強大,國庫也是越來越殷實;勤修內政,治制於民,開疆拓土;在短短二十年中,慢慢成為周天子及列國承認的一方霸主。贏駟為整個秦王朝是做出突出貢獻的,也為以後的統一,劍指東方六國攢下了強大的資本,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這麼英明的一位君主,在剛即位沒多久,就車裂了為秦殫精竭慮的商鞅,是殘忍?無情?過河拆橋?其實不然,商鞅的死,是歷史進程的需要,秦國的需要,只是必然的結局而己:

權力的問題,商鞅必須死:

自從秦孝公慧眼識才那一刻開始,君臣之間就立誓要改變秦國的困頓,走出困局!君臣二人肝膽相照,相互信任。

孝公深信新的變法定會帶來嶄新的面貌,商鞅也急需發揮自己的才能,一展平生所學。經過多次的溝通,終於確立以“法”來治國強國。

君子之交,貴乎坦蕩!在二人力排眾議,團結一心的執行“法治”這一國策時,秦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終於迎來了黎明的曙光。

隨著新法的逐步推進,國家每時不斷的興勃,作為第一執行者的商鞅,在民眾心裡的威望也越來越高。從制定法律條文,頒佈新法實施,監督執行力度等方面,掌管著各個環節。可以說,除了孝公,商鞅是掌控著秦國一切命脈。

贏駟即位後,一家不容二主,一山不容二虎。歸根究底就是權力之爭。剛主政的贏駟,看似一國之主。實際上所有的權力都旁落在商鞅手中。君王也只是個空殼,被架空的主子而己!對於任何君王,都不能容忍這一現象的。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收擾權力,君主自治。而要達到這一目地,也只有忍痛拋棄商鞅。

仇恨的問題,商鞅必須死:

任何一種新的體制,在推翻舊有的體制下。儘管有惠民強國的一面,但也有觸範到他人利益的一面。而這個他人,就是秦國幾百年的“士族”。

新的土地改革,大大削減了士族的利益;土地越來越少。而且獎勵農耕,減少賦稅等措施都大大觸及到老士族的利益。

而這股力量又是盤根錯節,相互交叉,不容忽視。所以老士族是恨透了商鞅的。

再有,在推行新法中,難免有人觸犯!這其中就有太子蠃駟,最後施刑在太子的老師贏虔及公孫賈身上。一個處劓刑,一個處黥面!對於兩位肱股重臣來說,這是極大的羞辱。所以這些人也是恨的牙根癢癢。

孝公一死,這些人蠢蠢欲動,欲置商鞅死地而後快;各種的製造事端,誣衊栽贓,無非也是洩私憤,報私仇。更瘋狂的誣陷商鞅造反。即便等到定罪那刻,還非要以極其滅人性的車裂施行。可想這仇恨得有多大。

作為君上的贏駟不明白?他是聰明的,也清楚的知道這些人的目地,排除異己,恢復利益。但面對各方的壓力,明知是仇恨,也只能就坡下驢!或者贏駟內心也想借刀殺人,收回權力。種種原因,

商鞅只有死這一條路,對於剛即位的他,也只有這條路,才能儘快平息眾怒,平定內亂。

體系的問題,商鞅必須死:

商法明確規定,只有犯法,才能執法。哪怕他人有犯法的念頭動機,只要沒施行,就不能定刑。

如果說商鞅的死,是形勢所逼,無可奈何,忍痛殺之!那麼鼓動煽亂,居心叵測的老士族勢力就是秦國的毒瘤!這個必須要拔除的。他們的存在,影響著新法的執行。總想著舊有法制的死灰復燃的士族們。定會千方百計,不擇手段的牴觸對抗。

贏駟內心是清楚的,明白新法的意義,看見了新法的未來。除掉一切反動者,才是贏駟處死商鞅的最終目地。

沒過多久,贏駟就給商鞅平反了!找出大量士族們栽贓陷害,假公濟私的犯法證據。一舉掃平了新法的阻礙。

當然,商法體系的健全完整,也就失去了商鞅的意義了!

小結:贏駟在整個過程中,冷靜理智,一石多鳥,成為最大的贏家。既收歸了最高權力,又繼承孝公的遺願;維護了新法,又解決了絆腳石。為他富國強國的夢,開創了一個新環境。會有人為商鞅挽惜,那也大可不必。人生一世,能得以施展平生報負才識,死又何足惜!快哉意哉!綜此種種,商鞅的死,是重於泰山的!

本篇結束!


銘豪談史


此時的商鞅,對於秦國來說,已經成為“藥渣”。秦孝公死後,被嚴重侵犯了既得利益的舊貴族重新抬頭。而贏駟無論出於私憤還是“公義”,都有絕對的理由對商鞅動手。原本商鞅有機會安然度過一生,只是他沒把握住罷了。

成了“藥渣”的商鞅

秦孝公思慕秦穆公霸業,心痛秦國積貧積弱的現狀,因此渴求能變法強國的賢臣。

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而身負“強國之術”的商鞅,最終獲得孝公認可。在孝公的鼎力支持下,商鞅排除層層阻撓,先後進行了兩個階段的變法。

公元前356年進行了第一階段的變法,先後推行了什伍連坐制、軍功爵制。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第一階段的變法取得極大成效。

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通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

而到了公元前350年,在第一階段變法的基礎上,商鞅變法進入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變法更加深徹,涉及到土地制度、賦稅制度、政治體制等全方位的改革。

(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作為咸陽,築冀闕,秦徙都之。並諸小鄉聚,集為大縣,縣一令,四十一縣。為田開阡陌,東地渡洛。十四年,初為賦。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諸侯畢賀。秦使公子少官率師會諸侯逢澤,朝天子。

經過了第二階段變法的秦國,在對外戰爭中取得巨大勝利,開始有了“東向以制諸侯”的雄心。商鞅變法已經長達二十一年,各項改革措施已經在秦國土壤裡深深地紮下了根。

說句不客氣的話,此時的商鞅,已經是秦國“富國強兵”之後的“藥渣”,對於秦國的意義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只要新任國君繼續堅持下去,有沒有商鞅都無所謂了。可以說秦國“卸磨殺驢”,但更多的卻是商鞅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

宗室貴族勢力重新抬頭

商鞅變法是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運動,其主要目的是推翻舊有的奴隸制度。變法期間,殺祝釭、刑公子虔、黥公孫賈,對守舊勢力一直採取削弱抑制政策。

商鞅的這種做法,極大地得罪了宗室貴族。而且變法的內容,更是深徹地觸動了他們的利益,自然會引起奴隸主殘餘貴族勢力的瘋狂反擊。

在秦孝公期間,由於有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奴隸主貴族勢力暫時偃旗息鼓,不敢再公開反對、破壞新政。

孝公行之十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

無論秦孝公是否是在作秀,他的這種想要傳位給商鞅的行為,都是對商鞅莫大的支持。而秦孝公一死,新即位的贏駟勢力還未鞏固,閉門八年不出的公子虔卻立即跳出來報復。公子虔糾結一幫殘存的奴隸制貴族勢力,誣告商鞅謀反。

舊貴族勢力重新抬頭,他們以孝公之死為契機,想要徹底消滅商鞅,進而廢除新法。而秦惠文王,出於私憤和“公義”,成為了殺害商鞅的幫兇。因為此刻的商鞅,已經嚴重威脅了贏駟的地位。

商鞅嚴重威脅到贏駟地位

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秦孝公升商鞅為大良造。商鞅手握兵權,實際上軍政集於一身,他的個人聲望和地位也一天天在上升。

而且秦孝公為了實現當初“求賢令”的諾言,分封商於之地十五邑給商鞅。商鞅因此號稱商君,個人權勢炙手可熱。他每次出門的時候,後面都跟隨著大量的士兵。

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為教也。君又南面稱寡人。

而秦孝公臨死之時要傳位給商鞅,這不能不引起贏駟的忌憚。因為此時的商鞅,其聲望已遠遠超過了新君秦惠文王(贏駟)。因此,當公子虔進讒言的時候,秦惠文王便聽進去了。

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王,大王更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讎也,願大王圖之。

所以,不論出於私憤(商鞅當年想要懲罰贏駟,但因為贏駟是儲君,最終以太子的老師代替受刑),還是出於“公義”(商鞅聲望太高,蓋過了秦惠文王;權力太大,不為秦惠文王所容),秦惠文王都會對商鞅動手。

最終,商鞅被逮捕之後受車裂之刑,其家人也全部被殺害。曾經有人提醒商鞅危險的處境,讓他早日離開權力的漩渦。只有急流勇退,才能避免殺身之禍。只是商鞅沒有聽心裡去,最終在52歲時被殺害。

綜上所述,秦國經過長時間變法,各項改革措施已經十分穩固。此時的商鞅和變法之間,已經不是密不可分。商鞅對於秦國的作用,已經大大降低,成為“雞肋”般的存在。所以,秦惠文王才會因為權力之爭,和瘋狂反撲的舊貴族勢力同流合汙,殺害了商鞅。

但秦惠文王和商鞅之間,更多的是權力之爭,所以才會殺掉商鞅之後,仍忠實地奉行商鞅在秦國的各項變法措施。秦惠文王在位期間,仍居享受著商鞅變法的勝利成果。也正是因為秦孝文王這種清醒的認識,才使得秦國國力繼續增強,最終一統天下。

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敗也。

北辰飛雪


我認為贏駟之所以殺衛鞅其實是個一石二鳥的計策。

一方面,在秦孝公死後,衛鞅權利太大,雖然當時衛鞅並沒有不臣之心,但是贏駟在各方面都受其掣肘。而且誰也不能保證衛鞅一輩子忠君愛國,因此贏駟先下手為強。

另一方面,贏駟展現出是因為在老氏族的逼迫下才將衛鞅殺害,為以後為衛鞅平反,壓制老氏族做好了民心準備。

因此,殺害衛鞅一石二鳥,對贏駟百利而無一害。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百科小歷史


秦惠文王知道變法對秦國的重要性,那麼他為什麼還要把商鞅給殺掉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如下。


1.為了平息貴族勢力的怒火

要知道商鞅變法雖然使秦國強大了起來,但是卻觸犯了很多貴族勢力的利益,比如商鞅變法中的二十等爵制度,以及他廢除井田制等等。

再加上商鞅變法,以嚴厲的刑法來治國,更加讓貴族勢力感到不滿,沒有一個人喜歡自己身上帶滿了枷鎖。有句話說得好,“若為自由去,兩者皆可拋。”因此商鞅的變法不僅觸犯了,貴族是利益的利益,更侵犯了貴族勢力原本已經成型的自由。

而秦惠文王剛剛上位,他需要貴族勢力的支持,所以他必須要平息貴族勢力的怒火,因此才將商鞅殺掉,甚至最後五馬分屍。

2.為了平息自己的怒火和自身的利益。

①在秦惠文王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觸犯了商鞅所定下的刑法,最後為了懲罰他,有他的老師代替處罰。

我認為這件事情並沒有在秦惠文王的心中一過而去,反而在他的心裡深深紮下仇恨的種子。

隨著商鞅變法的進行,秦惠文王心中的種子也長得越來越繁茂。他的眼睛如同毒蛇一般緊緊地盯著商鞅的行動,直到他正式的上位。他的仇恨終於爆發了出來,他將商鞅殺掉,並且最後還是以五馬分屍之刑。

②我們在上面也說過,秦惠文王剛剛上位,他的勢力還不是很穩固,為了鞏固自己的實力,為了鞏固自己王權的統治,他必須要獲得貴族勢力的支持。而得到支持的方法就是平息貴族勢力的怒火——殺掉商鞅。

3.商鞅失去了利用的價值

可憐的商鞅,他衝著建功立業的目的去了秦國,也實現了他的理想。可是他往往沒有想到他的手段成就了他,也最終害了他。

秦惠文王心中很明白,商鞅所制定的變法對於秦國的強大是十分有用的,他並不準備改變這一切。因為他也需要秦國的強大,只有秦國強大了,他的王位才能更加的穩固。

但是秦檜文武王心中更加明白的是,他需要的僅僅是商鞅的變法,而不是商鞅這一個人當商鞅完成了他的理想,完成了他的變法,他也就失去了他最後的價值。他如同韓信一般,成為了統治者最忌憚最仇恨的人。這就是所謂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以上便是我關於“秦惠文王之道,變法對秦國的重要性,但是他為何還是殺了商鞅”的解答。歡迎大家點贊,關注評論!

(文|奉旨說史)


俠花


關於這個問題,我將從兩個方向來回答。

眾所周知,秦帝國一直以來是歷史界比較富有爭議的話題之一。秦完成了一統之大業,其功業勝過先秦時代任何一個國家,但它也是一個速亡的政權,自秦始皇統一天下到秦朝滅亡,不過十五年的時光。“功業”與“速亡”成為了秦帝國的兩大標籤,因二者有相互矛盾之處,故而無法得出一個準確的結論,進而有關於秦國,尤其是變法之後的秦國的一切問題,盡皆相爭不休。

從這些各異的觀點中,萬里歸納出兩個大致的方向:其一,暴秦論;其二,變革論。

先來說下“暴秦論”,持這種說法的人,大多是受到以司馬遷為主的儒家史家的影響。古代的歷史主要是寫給帝王的,即便如司馬遷私家著史者,也必須符合儒家傳統價值觀的大框,很多評論歷史的觀點,也是基於儒家的思想,以仁德為主,禁止暴力。撰寫歷史者會在不經意間,將自己對政治理想的見解,訴諸於文字之中。比如儒家向來以當政者,尤其是權臣,功成身退作為其評判標準,認為只有這樣才是功德圓滿。如果被帝王殺死,則是德行有虧的表現。因此,在《史記》中司馬遷將商鞅(衛鞅)之死,歸結於性格刻薄寡恩,且居功自傲,以致引來殺身之禍。

再來說下“變革論”,持此種說法者,更多著眼於戰國時代的變法大勢,認為商鞅變法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產物,在當時的環境下,應當予以高度評價。所以,商鞅的“刻薄寡恩”變成了對律法的維護,他最後車裂而死,將其歸於對律法的維護,對法家精神的貫徹。結合當時秦國的情況,老貴族對於新法的牴觸與隱忍,不得不讓新君嬴駟借商鞅的刀,來殺老貴族,以斷絕新法的隱患。這也就是嬴駟殺商鞅,留新法的主要原因。

然而,這種說法目前暫時缺少有力的證據,僅憑藉有限的史料,對其進行合理猜想。而第一種觀點,有歷史資料的支持,頗為佔據一席之地。

最後,萬里想說的是,自己比較偏向於第二種觀點。嬴駟殺商鞅,只是無奈之舉,是朝堂形勢逼迫他做出的一場選擇。除此之外,萬里認為君主忌憚商鞅功高震主的可能性較小。為什麼會這樣說?當時整個社會處於分封制解體、君主集中制相應建立的轉折時刻,其君主集權思想還未加固,其思想真正成形,是在秦帝國建立大一統王權之後,其鞏固階段在西漢時期基本完成,明清時期達到頂峰。這種殺功臣的帝王心術,應隨基礎思想的成形,漸漸產生,而非空白到來。因此說因功高震主而被殺,是有悖于思想發展的正常規律的,可能性較小。

我是萬里,一個喜愛歷史、歷史劇的段子手,歡迎關注。


萬里公子


您好,我來回答一下您這個問題。

林惠文王贏駟,他是一個有著充分才智的皇帝,當然明白變法對秦國的重要性。他深知商鞅變法帶來的益處,通過變法,秦國可以從根本上強大起來,商鞅變法不僅重視農桑,改變軍功制度,推行郡縣制,統一度量衡,而且鼓勵桑田私有準許農田買賣。

商鞅變法主要在於法治,依法治國就要形成約束力,而這種約束力不僅對於百姓,對於王公貴族也同樣有約束力,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這種法制制度最受影響的當然就是那些以前從來不把法律當回事兒的王公貴族以及那些權臣們,而真正觸及到他們利益的就是商鞅要把他們的地分給農民自己耕種。

最重要的是軍功制,讓他們沒有了任命官員的權利,這就直接導致了他們不能提拔自己家族的人員,所以觸及到了大貴族階級的利益,直接導致商鞅成為了眾矢之地。

但是秦孝公在位時,由於秦孝公的大力支持,群臣們對商鞅也是敢怒不敢言,所以拿商鞅也沒有辦法。

秦孝公死後,商鞅沒有了保護傘,而商鞅變法又觸犯了眾怒,秦惠文王為了穩固朝政和自己的地位,所以他選擇了殺商鞅,而留商鞅之法。

從秦惠文王嬴駟的作為,我們可以看出贏駟是一代英明的君主,而商鞅也只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也有點卸磨殺驢的意味啊!


凱德歷史說


蕭何死後,曹參擔任漢朝相國一職,在他執政期間,無所作為,整日飲酒作樂,皇帝看不下去了就質問曹參,曹參卻說:

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蕭規曹隨這一個典故也就由此而來。和曹參一樣,秦國自商鞅變法以後,變法內容已深入人心,耕戰思想已經進入每一個民眾心中。變法已成定局,商鞅無論是死是活,對變法並沒有什麼影響。

話說回來,變法出自商鞅,有商鞅在,不是可以將變法不斷完善麼?誰也無法預料將來會發生什麼,留著商鞅說不定哪一天就派上用場了。可惜,最是無情帝王家。

改革必然要觸及既得利益,必然會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對。商鞅變法的內容嚴重侵害了貴族階級的利益,秦孝公在世時,商鞅有秦孝公作為強硬的後盾,守舊貴族們只能隱忍不發,吃啞巴虧。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保護傘,雖然其地位在秦國無人可比,但終究不是老秦人,受到守舊勢力的強烈反撲在所難免。

贏駟剛剛繼位,需要手段籠絡民心,鞏固自己的統治,商鞅在變法過程中實施的嚴峻酷刑早已經寒了秦國百姓的心。從這一點出發,贏駟殺死商鞅對鞏固王權,安撫百姓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同時,年幼時期的贏駟觸犯了秦法,按照當時的法律,贏駟是要被處以死刑的。但是,贏駟將來要繼承秦國王位,商鞅決定將身為贏駟老師的公子虔鼻子割掉,繞了贏駟的死刑。因自己的一時過錯,害得公子虔失去鼻子,一輩子無臉見人。贏駟當權後,殺掉商鞅為老師報仇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綜上所述,秦孝公死後,商鞅變法已深入民心,商鞅的死活已經不能影響大局。相反,商鞅的死更能安撫民心,鞏固王權,贏駟又何樂而不為呢?


歷史百川


背景:

戰國時代,諸侯國之間弱肉強食,遠居西北邊陲的秦國和山東六國之間形成劇烈的反差。秦國在與西戎部落長期的鬥爭中,產生尚武的民族性格。而在東方六國眼裡,秦國一直是野蠻而未開化的民族。六國將秦國排除在中華文化圈之外,而秦人卻一直在追尋著融入中原的途徑。在戰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中,秦魏之間發生大大小小數十場戰爭。而秦魏兩國戰爭的主要焦點,在於秦東的河西之地。


孝公求賢,商鞅入秦

秦獻公時期,秦國和魏國在秦東河西之地,展開了一場殊死較量。戰爭的結局是魏國老將龍賈大敗秦軍,秦獻公受重傷,不久便死於秦都櫟陽。獻公死後,年輕的秦孝公為了廣納賢才,富國強兵,發表了轟動一時的《求賢令》。

“昔我繆公自歧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徒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求賢令》一出,讀書人紛紛來到秦國謀事,秦國斥巨資在秦都櫟陽建設招賢館。一時之間,往來遊學仕子絡繹不絕,讀書人紛紛上表策論,提出治理秦國的方略。其中,有一位名為衛鞅的客卿也在其中。但是與其他遊學仕子不同的是,衛鞅入秦並不是去了招賢館,而是直奔秦國鄉野。衛鞅在秦國遊歷了秦國大大小小的村落,對於秦國有了一定的瞭解。在他的心中,已經為秦國勾畫出一副藍圖。


變法圖強,得罪貴族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法家治國理念,先後進行了兩次深徹的變法。這兩次變法完全剝奪了秦國舊貴族的利益,一切權利都要靠軍功來獲得。在以前,秦國貴族可以通過世襲獲得爵位和封賞,但是變法之後,就算秦國王公貴族也必須通過戰功來繼續維持爵位。因此,商鞅變法在秦國受到舊貴族的重重阻撓。以老太師甘龍和上大夫杜摯為首的舊貴族勢力,對商鞅施政和秦國新法的推行進行了長期的抵制。但是由於秦孝公對於商鞅的堅決支持,使得這些舊貴族也只能心懷怨言,不敢公開抗法。


太子犯罪,嚴格執法

就在商鞅變法剛剛推行的時候,秦孝公之子嬴駟就曾經兩次犯了秦國新法。假如按照秦國舊規,太子犯法只能不了了之,但是在新法中,太子犯法也要受到處罰。嬴駟第一次犯法的時候,商鞅變法剛剛展開,秦國貴族普遍抵制新法。在這樣的情況下,甘龍杜摯等人都認為,秦國新法不能推行了。因為商鞅要是治罪太子,就不能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商鞅要是對太子不治罪,秦國新法便名存實亡。但是,事實令甘龍杜摯等人大跌眼鏡,商鞅對太子的老師實行了“髡刑”,就是將太子的老師頭髮剃光。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剃髮在古代是極具侮辱性的行為,而太子的老師地位是很高的,商鞅這樣做無異於向外界宣佈,誰也不能違反秦法。更令世人瞠目結舌的是,秦孝公不僅沒有怪罪商鞅,而且對商鞅的做法給予了肯定。


但是,誰知嬴駟天生就是闖禍的料,沒過幾年,太子又一次犯法。根據秦法,多次犯罪就是“累犯”,累犯的處罰要遠遠比初犯更重。這一次,商鞅根據秦法要判處太子傅贏虔劓刑,所謂劓刑就是割掉犯人的鼻子。贏虔對於商鞅的這一處罰非常憤怒,想要商鞅換一種刑罰,可是商鞅卻絕不更改。贏虔是秦獻公的庶子,是秦孝公同父異母的哥哥,這個處罰在當時是沒有先例的。秦孝公對於這個處罰也是十分為難,因為要割掉自己哥哥的鼻子,贏虔是戰功赫赫的將軍,這樣的處罰實在是太過無情。但是出於對富國強兵的渴望,秦孝公還是默許了商鞅的決定,秦孝公將贏虔的處置權全部交給商鞅,自己從不過問。於是,太子傅贏虔被處劓刑,太子師公孫賈被出黥刑。在太子犯罪的這兩次處罰之下,秦人都看到了秦法的嚴酷無情,和秦孝公對商鞅的絕對支持。於是,再也沒有人敢公然違反秦法。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說,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來言令便者,衛鞅曰“此皆亂化之民也”,盡遷之於邊城。其後民莫敢議令。——《史記·商君列傳》

十年蛻變,變法大成

在秦孝公的堅決支持下,商君之法得以完整的貫徹。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紀律嚴明的國家。與此同時,秦國的軍事實力也在提高,秦法廢除了奴隸制,使得以前的奴隸可以通過努力提高自身地位。軍功爵制之下,士兵們都盼望從軍,渴望打仗。因為只有這樣,自己的爵位才能提高,生活才能改善。十年以後,秦軍收復了被魏國攻佔的河西地區,商鞅變法取得勝利。


秦孝公二十四年,秦孝公舊病復發久治不愈。傳說,秦孝公臨終時,希望可以兌現當初《求賢令》中“與之分土”的諾言,將大位傳給商鞅,但是商鞅堅決不受。商鞅堅決擁立太子嬴駟,並且承諾願意至死輔佐嬴駟完成霸業。秦孝公去世後,太子嬴駟只有十九歲,可謂主少國疑,政局未穩。剎那之間,蟄伏二十多年的舊貴族紛紛跳了出來,他們紛紛投靠在老太師甘龍門下,希望可以在甘龍的支持下,廢除新法,殺掉商鞅。曾經稱病十多年的公子虔聯合甘龍杜摯,給商鞅羅列了十宗罪,並以謀反為名逮捕商鞅。商鞅在聽到事變之後,隻身逃離封地,想要借宿旅館,卻被告知根據商君之法,他需要出示“照身貼”。無奈之下商鞅只有連夜趕路,行至途中被公子虔的士兵逮捕。最終,商鞅被以謀反之名車裂,一代法聖就此隕落。

那麼,身為國君的嬴駟,肯定知道商鞅的重要性,那麼為何還要殺掉商鞅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觀點:

1.嬴駟尚小,主少國疑

秦孝公離世後,僅僅19歲的太子嬴駟即位。嬴駟即位之後,秦國朝野動盪,舊貴族勢力紛紛挾持嬴駟,對秦國新法和商鞅展開對決。剛剛即位的嬴駟,在朝野上並沒有自己的親信,面對滿朝貴族的反攻毫無還手之力。太子傅贏虔利用公族元老的身份,不斷脅迫自己的侄子殺掉商鞅。在這個時候,嬴駟知道,只有穩定住朝野局面才能夠維持新法,如果亂局繼續商君新法極有可能被葬送。於是嬴駟在貴族勢力的脅迫之下,對商鞅處以極刑穩定朝野局面。

2.商鞅權利太大,觸及王權

秦孝公時期,嬴渠梁舉國託於商鞅,商鞅的權力舉國上下無人能比。孝公在位期間,朝廷大小事宜都得商君決斷,由此可見,商君的權力有多大。一朝天子一朝臣,孝公之後,嬴駟如果想建立霸業,就必須從商鞅手中奪取權利。自古君權和臣權都是相互對立統一的,從這一點來看,商鞅之死也是一種必然。


秦孝公發佈《求賢令》時,曾經做出“與之分土”的承諾。根據《戰國策》記載,在他臨終前,孝公曾經想將王位傳給商鞅。我們不管《戰國策》的記載是否屬實,單就秦孝公《求賢令》上“與之分土”的承諾,就有可能導致嬴駟殺掉商鞅。因為作為君王,絕不允許外人對自己的江山構成威脅。

3.商君苛刻,民怨沸騰

史記中,司馬遷描述商鞅為薄情寡義,冷酷無情之人。的確,從商鞅建立秦法的苛刻上來看,商君的刻薄確實有據可查。史記記載,當商鞅剛剛推行變法的時候,秦國鄉野為了爭奪灌溉用水,再次發生械鬥。這一次,商鞅依據秦法在渭河邊,一次斬殺700多人,以前碧藍的渭河水染的鮮紅。從此,秦國鄉野再也沒有械鬥發生,但是商鞅刻薄之名卻由此傳開,秦國百姓大多敢怒不敢言。


有一次,商鞅推行一個新法,將告示貼在城門外。有幾個人在私下議論著商君的新法,他們認為商君的新法有不妥當之處。消息傳開後,這幾個人馬上被逮捕,並且以議論國策為名斬首。這件事過後,再也沒有人敢議論秦法不好的地方。


當商鞅再次推行一道法律,又有幾個人在城中議論商君的新法。這次他們認為商君的新法特別高明。但是他們也被士兵捉拿,並且他們不久便背斬首。於是,每當商鞅出臺一個法律,再也沒有人敢討論,只是依法遵從。雖然沒有人敢直言討論商鞅的刻薄無情,但是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從朝野到鄉下,提到商鞅,沒有人敢開口言論。

商君的刻薄無情已經導致民怨沸騰,二十多年擠壓的民怨只有殺商鞅才能洩公憤。商鞅之死,與民怨也有很大的關係。

4.商鞅得罪於嬴駟


前面說到,當商鞅剛剛推行新法的時候,太子曾經兩次犯罪。太子第一次犯罪,商鞅之前依法對太子老師剃髮的處罰。第二次犯罪,商鞅對太子傅贏虔和太子師公孫賈處以肉刑。太子作為國君的繼承人,雖然沒有受到處罰,但是如此處罰太子老師,無異於挑戰太子的權威。由於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太子在當時只有忍氣吞聲。在孝公死後,嬴駟殺掉商鞅也有可能因為當時的私恨導致。

結論:

以上就是我對於“嬴駟知道商鞅的重要性,為何還要殺掉商鞅?”的回答。我認為,商鞅之死,在他入秦推行政令之時就已經決定。他結束了秦國貴族們的特權,極大的處理了權貴們的切身利益。在秦國推行殘酷的刑罰,引發了上至貴族下至百姓的民怨。而且孝公去世之後,由於商鞅所有的巨大的權利,對新王權威產生了極大的威脅。

但是,商鞅雖死,其法不滅。秦惠文王嬴駟雖然殺掉了一個商鞅,但是商鞅推行秦法卻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秦人的靈魂裡。商鞅以殘酷的法律,將衰弱的秦國變成了一架戰無不勝的戰車,將所有秦人捆綁成一臺運轉不止的戰爭機器。商鞅變法為日後秦國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沒有商鞅變法,就沒有六代明君東出函谷,逐鹿中原,就沒有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秦帝國。

我是一觀瀾,一個用心寫作的90後,我會用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位讀者,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支持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