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CN95車規級病毒防護、N95級病毒防護,這樣的宣傳,只不過是車企蹭了疫情的大熱點。

只不過前者是吉利花了幾億繞了一個大圈子,後者是沒花錢蹭的流量。


一個行業大牛捅出的簍子

疫情開始後,個別車企說自己的空調濾芯過濾能力達到了N95級別的防護,能保障車內安全。甚至有些機構,自詡第三方檢測機構,能提供對標口罩過濾標準的汽車濾清器認證。

有一家企業做了個老實人,客戶宣傳我不敢管,但測試機構這樣瞎搞行業標準可不行啊。

隨手通過自己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有理有據反駁了某第三方機構對車用濾清器關於對標N95口罩過濾能力的認證。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這家叫科德寶的家族企業,是一家專業做過濾起家的德國企業,人家給自己企業的定義就是提供各種過濾方案的專家,包括氣體、液體,所以車載濾清器也算是它的一個小業務。

抖音教會我們,別拿你的興趣去挑戰別人的專業,這還碰上個家族企業,特別軸。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這年頭,說真話說假話都會被404。

這文章衝著這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去,以正視聽,但隨後不久就消失了。

當所有官方運營的微信公眾號都在歌舞昇平,搞插畫、H5互動,這樣一篇貼著數據和理論支持的文章被404時,屬實有點可惜。

當然,發文時可能並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對手。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但它畢竟存在過,到底是死於造謠還是諫言,車企究竟有沒有虛假營銷。

這個墳我們挖定了。

科德寶是誰,懟了什麼,懟了誰,又為什麼敢懟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公開信”中,科德寶懟了一家第三方機構:華誠

老外畢竟不懂事,看到“中”“華”打頭的企業,先一律按國企對待。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更何況這個華誠的全名裡,倆字全帶了,正兒八經的中字頭。如果去官網查詢公開信息,可以看到整個組織架構是隸屬於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而另一個機構,科德寶提交投訴的對象,則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看名字就知道是一個行業協會,在簡介裡明確了團體屬性為一個“自律性”“非營利性”組織。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組織架構圖來自於官網,這也是一般非營利性協會的普遍機構,理事會會長單位和會長由協會會員企業中選出。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記住這些最主要的成員名單裡的品牌,因為後文我們還會再見到。

科德寶為什麼那麼自信,敢做個刺頭。因為至少在無紡布和過濾技術領域,科德寶是行業大牛,科德寶集團是無紡布的發明者,也是世界上無紡布產量最大的企業之一(也可能沒有之一)。

而以目前的工藝來說,不論是汽車濾清器還是口罩,都是無紡布為主的過濾裝置,這完完全全是科德寶的絕對領域,能力和經驗有多強,大家可以發揮想象感受一下。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在科德寶的全球業務單元裡,車載濾清器自然也是拿手絕活之一,品牌名稱為micronAir,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搜索。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科德寶把自己的空濾品牌定義為世界上最好的OEM空氣濾清器供應商,在行業混了30年。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這個信息在公開信中我們也能看到, 科德寶自詡是行業標準的起草單位,我特地去查了一下: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該標準由4家單位共同起草,而其中2家是科德寶分公司。

所以,我說科德寶是中國空氣濾清器行業標準的半壁江山,在座各位應該沒什麼意見吧。

這樣一位行業頂尖專家,通過官方渠道,對一家第三方檢測機構發起猛烈的質疑,如果不是握有十足的把握,那就是運營小哥不想幹了。

但很明顯,公開信中的內容,直指要害,像一把尖刀。

CN95能否對標N95過濾能力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我們看到科德寶已經在公開信中給出了N95的定義,這裡再簡單展開一下。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N95實際上是美國NIOSH的過濾性能指標,N代表的是非油性懸浮顆粒。為什麼要區分油性非油性呢,主要是區分使用場合,因為針對不同性質的顆粒,口罩的製作工藝稍有區別。

那科德寶投訴的CN95標準又是什麼?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上圖是原有濾清器標準中對過濾效率的細則,對於0.3微米的顆粒,最高級別的過濾效率是≥75%,也就是所謂的“N75”

CN95標準級對空氣動力學直徑0.3微米的顆粒(試驗用的A2灰)的指標要求是≥95%,照此計算,比現行標準提升1/4。

看似沒有問題,那麼科德寶是怎麼打出王炸的。

如果是新標準,那就別貼靠疫情,如果是貼靠口罩防護,那麼請按標準做到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兩者的測試方式存在巨大的差異,CN95的是用礦物粉塵進行模擬過濾實驗的,而口罩國標(這裡很嚴謹,用了國標而非美標)使用的是氯化鈉(也就是鹽水)顆粒。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原因是由於礦物質粉塵測試過程中自帶電荷,非常容易因為靜電吸附而造成過濾效率奇高,但氯化鈉不存在這個問題。

我們平時嘴裡噴出的飛沫顆粒,性狀是和氯化鈉類似,除非你嘴裡能高速噴出石子兒。

兩者能相差30%的過濾效率!

從各種細節指標推敲,CN95依然還是一條針對空氣汙染、霧霾、尾氣等廢氣的指標,你要說能防新冠,擦邊球貼靠疫情,從技術上出發不可信,從情感上出發也不應該。

結合公開信,就是一個觀點:你要貼靠疫情和N95的熱點,你就按照標準執行和認證;如果你是一個新的標準,那麼請你不要和疫情和稀泥放在一起,認證給車企,車企去忽悠老百姓,老闆姓為你們這一套騷操作買單。


刪文前後,發生了些什麼

首段我們說過華誠是一家背景了不得的檢測公司,所以這一段,我們不做過多解讀,僅僅是陳列一些時間線上發生的事:

2月12日,華誠檢測公眾號公佈CN95標準,並表示疫情期間可以免費提供認證。

2月13日,科德寶微信公眾號發佈文章《公開信》,公開表示CN95既不是行業標準,也和口罩過濾效率性能毫無關係,全文沒有一處錯誤,有理有據。

2月20日,中央電視臺對CN95標準進行相關報道。

2月21日,華誠認證公佈了第一批獲得CN95證書的企業: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除了比亞迪,其餘全部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理事會的會長、副會長單位。

其中動作最大的企業無疑是吉利,2月4日吉利公開表示投資3.7億元啟動具備病毒防範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車”的研發工作。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2月24日,吉利Icon上市,宣傳重點裡就有“健康車”,而配備的最強武器,就是這個飽受爭議的CN95標準空濾。當然有其他空氣淨化裝置,但都是老菜新吃,也沒有提到“產品點”的高度,而CN95標準可是在海報的C位出現的。

那麼事情的脈絡就逐漸清晰了,誰是最大受益方,誰就有最大嫌疑和動機。

在商言商,除了宣傳誤導,其實還算不錯

大家可能都看過朱一旦,口罩轉一圈回到手上的視頻,CN95恐怕也差不多。

科德寶不是英雄,這個時代沒有唐吉坷德,身處利益之中,一拳一腳都是成本。但是科德寶不小心揭開了一個口子,讓我們看到了行業協會-車企-第三方檢測這個生態的運作方式。

最大的可能性,是吉利通過沃爾沃的技術渠道,包裝了一個原本就有的技術,之後聯合檢測機構設置了CN95的認證。再通過行業協會之類的組織,拉攏希望從CN95概念收益的車企。

這大概就是3.7億的出處了,當然我們沒有實錘,只能通過一些佐證來看看。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在吉利早先發布的浙吉研字〔2020〕1號文件裡寫到: VOLVO汽車國際化技術團隊支持、…並將聯合全球知名科技研發機構、國家中汽研CATARC、專業醫學健康機構、行業領軍專家,共同完成“全方位健康汽車”科研攻關…該項目主要從整車隔離、整車過濾和整車淨化三重智能防護系統,構建吉利獨有的“G-CLEAN吉利智能生態健康圈”技術體系,涉及抗防病毒技術、表面接觸材料自清潔、表面接觸材料防過敏、全生命週期無害化等方面的研究。

這份紅頭文件裡,中汽研CATARC、沃爾沃等已然在列,發佈日期為2月10日。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在公開信中,科德寶提出現有產品早已達到了“所謂”的N95,N90標準,那麼Volvo團隊是否掌握過濾效率達到CN95級別的濾清器產品呢。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Volvo不出意外也是第一批通過CN95認證的車企,在其公眾號上,可以看出沃爾沃團隊為此次疫情期間能推出滿足N95口罩防護標註的空調過濾系統,已經忙碌了兩年。

哦不,應該是沃爾沃一直在為潔淨空氣而努力…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EN標準的2012版本里,針對0.4微米的顆粒,早就有95%以上過濾效率的標準,所以大家猜測一下,沃爾沃主打環境友好和車內空氣質量的北歐品牌,是否在就掌握了這個級別過濾能力的技術?

吉利是不是通過原有的技術,通過一頓操作變成了CN95車規級防護標準認證。

這本身沒問題,但問題在於,為什麼要誤導大家,CN95和N95的過濾性能在不同的介質測試下可要相差30%。


CN95是資本運作包裝的產物,那N95級就是純忽悠了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可以看出,配合Icon等車上市,吉利在CN95概念上是鋪設了很多重量級的渠道的。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第一批獲得認證的品牌,相信在後續新車的發佈中,也一定會重點提到CN95車規級防護的概念。

這批算是有證宣傳,最多涉及誤導。


吉利是世界上最會花錢的車企,沒有之一

另外還有一些車企,赫然拿出了“N99級”的概念,定義標準為1小時內通過過濾和殺菌裝置,滅菌率>99%。

這可真是自定義到家了。

這些不用CN95級字眼的,只能生硬套用N95概念,畢竟沒給認證過。

回到問題本身,有認證的能不能澄清一下自己和N95防護級別的區別,沒認證的能不能不要再瞎貼靠熱點。

營銷可以有,有良心提高過濾效率更可以有,但是營銷能不能簡單一點,咱們無冤無仇,繞一大圈講故事,為什麼把大家當傻子?

大家也要抓住重點:目前沒有任何汽車防護概念,可以等效於N95口罩的過濾效率,其他背後的故事,只是不眠的資本運作。

保持聰明,保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