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快速編制現金流量表實操篇

本人前段時間寫了一個關於現金流量表的小文章,結果收到眾多網友諮詢如何在手工記賬的情況下快速編制現金流量表。

本文之所以稱為實操篇,其實是本人多年以前實際操作的經驗之談。如果現在已經使用了財務軟件做賬或者想學習現金流量表理論知識的,請不要接著往下看,因為我的實操可能不符合相關理論,有偷懶的嫌疑。

手工做賬的情況下編制現金流量表,如果按照一些教科書或專家的所說的 分錄分析法、丁字賬戶法等編制,將是一件工作量很大的工程。本人喜歡偷懶,所以從開始接觸現金流量表的時候就沒有去學這些辦法。

要想編制現金流量表,首先要熟悉現金流量表的結構。如果連報表結構都不清楚,就不要想怎麼編制報表了。

現金流量表在我的心目中主要由四大塊構成:經營性現金流量、投資性現金流量、籌資性現金流量和附表。其餘的部分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擺設,因為要麼沒有相關業務發生,要麼就太簡單而不值一提。

這四大塊在編制的時候按照怎樣的順序編制呢?有人可能會想當然以為以報表結構順序編制,那就大錯特錯了!——應該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編制。

第一步: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變動情況”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變動情況”就是報表的最後部分,這裡面的數據可以直接從資產負債表或總賬取得,是非常簡單而快速的。

通過這一步會非常快速的得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這個結果就可以直接填到主表的“五、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中,因為二者是相等的。

第二步,統計出整個公司的“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的總額,並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進行核對。

①對報表期間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等涉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總賬會計科目借方、貸方發生額分別進行累計,如果平時手工帳總賬已經按照期間進行了累計的可以直接使用。

統計出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借方發生額與貸方發生額,二者相減應該等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如果不等的話,可能統計出錯應重新統計。

②由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會計科目之間本身也可能發生此增彼減的情況,比如存現、取現等,那麼按照①統計的“現金流入”與“現金流出”必然會存在重複的部分,因此必須想辦法進行剔除重複的部分。因此,此步驟就需要統計報表期間發生的比如存現、取現等此增彼減的情況,然後分別從流入與流出中分別減去相同的數字。

第三步,填制“投資現金流量”與“籌資現金流量”

對於一般的中小企業,在一個年度內發生的“投資”與“籌資”的業務相對於經營性活動是比較少的,對照報表的明細欄目,隨便翻翻賬本就可以搞定。

通過對“投資現金流量”與“籌資現金流量”相關欄目的填制,很容易得到“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然後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淨增加額”減去這兩個數字,就可以得到“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通過對“投資現金流量”與“籌資現金流量”相關欄目的填制,很容易得到“投資活動現金流入小計”和“籌資活動現金流入小計”,然後用上面第二步得出“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借方發生額減去這兩個數字,就可以得到“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同樣方法,可以得到“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

第四步,填制“經營活動現金流入”

報表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共有三個明細欄目,實際上也等於只有兩個欄目,因為“收到的稅費返還”對於一般企業來說,要麼沒有要麼就屈指可數的那麼幾筆。因此,該部分重點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的填制,可以使用如下的公式。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利潤表的“收入”*(1+增值稅稅率)+“應收賬款”的減少額+“預收賬款”的增加額

說明:如果企業銷售適用多種稅率,請分別計算;如果是交營業稅則不用乘以稅率。“收入”當然要包括“其他業務收入”。

聲明一點,此公式計算出的結果不是絕對準確,因為利潤表的“收入”可能包含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不涉及現金的情況,如有的話需要調整。

三個欄目,搞定兩個欄目,剩下的金額自然就是第三個欄目“其他”的金額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其他”欄目出現的是負數,那麼肯定是前面兩個欄目的金額計算有誤。

第五步,填制“經營活動現金流出”

“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明細欄目有4個。

①“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一般中小企業此欄目業務發生對應的是原材料採購、水電費耗用、廣告費支出等,各自可以根據企業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因此,該欄目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計算:

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存貨的借方發生額+水電費借方發生額+廣告費借方發生額等+增值稅進項稅額借方發生額-“應付賬款”的淨增加額+“預付賬款”的淨增加額

②“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計算:

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應付職工薪酬-工資”借方發生額+“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借方發生額+“應付職工薪酬-社保費用”借方發生額+“應付職工薪酬-住房公積金”借方發生額+“應付職工薪酬-工會經費”等借方發生額

如果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沒有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先預提發生在減少的核算,而是直接通過費用科目在實際發生時直接予以當期費用化,則上述科目應換成對應的費用科目。

如果上述涉及職工的費用中有非貨幣性福利的,則應從上述結果中進行扣除。

③“支付的各項稅費”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計算:

支付的各項稅費=“應交稅費”借方發生額-增值稅進項稅額借方發生額-增值稅減免的借方發生額+“管理費用-稅金”發生額

④“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用“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減去上述3個步驟的數據就可以得到。

第六步,填制“補充資料”

在填制該部分之前,我們首先要看看該部分的開頭與結尾部分。該部分開頭是“將淨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開宗明義,講的很清楚該部分是做什麼的;結尾部分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將“淨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我們知道,我們一般的會計核算遵循的是權責發生制,淨利潤與現金流量之間存在必然的差異;同時,企業的“淨利潤”是企業綜合性經營的結果,不但包括經營性利潤,也還包括投資、籌資活動對當期損益的影響。因此,從“淨利潤”調整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就是呀剔除權責發生制以及投資、籌資對利潤的影響。

對於該部分的大多數欄目,只要嚴格按照欄目明細說明從賬本中找出或計算出金額就可以直接填列。只有“財務費用”需要進行特別分析才能填列,不能想當然的把會計賬簿上的“財務費用”直接搬上去。此處的財務費用可以用如下公式計算:

財務費用=計入“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財務費用+計入“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財務費用+“應付利息”淨增加額+“未確認融資費用”貸方發生額

通過上述6步,基本上就能編制出一份相對準確的現金流量表。通過該辦法編制的現金流量表雖然不是100%準確,但是在總體上還是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企業的真實現金流量情況,應付外部財報需求者是足夠的,並且能順利通過註冊會計師的審計。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號,私信【學習】即可免費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教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