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你有沒有發現,shopping越來越“看心情”,但商場卻變得越來越無趣!超市+百貨+影院+餐飲,zara、阿迪、優衣庫......走進任何一個購物中心,這些業態和品牌已成標配。

你有沒有發現,近兩年文創商業火得一塌糊塗!去臺灣、日本的文創類商業地產的考察團是一波又一波。

兩個看似不相干的現象,卻指向同一個趨勢:“千店一面”成常態,不僅讓消費者產生審美疲勞,也使各商業項目陷入客流、資源的激烈爭奪中。

大批商業地產運營者們只能窮盡各種手段大打招商戰、經營戰、營銷戰!在這硝煙瀰漫的戰場中,“文創商業”如神一般地出現在我們面前,開始在業內颳起了一陣颶風......

6月29日,座標BFC外灘金融中心,熱鬧異常。不僅是因為鹿角巷、因味茶等20+網紅美食挑逗著人們的味蕾,更因為“藏”在BFC腹地的文創主題商業街開埠。哪怕細雨綿綿,也阻擋不了人們一睹其芳容的熱情。

一、大陸文創學臺灣,臺灣文創學日本?

文化創意商業包括文化創意零售、特色餐飲、劇院式商業空間、展覽空間等多種模式,他們將文化創意與商業結合在一起,打造一種獨特的商業體驗空間。

學習臺灣的文創商業,一定繞不過誠品。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誠品,源自希臘文的“eslite”,意為“精華”。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開張,初期以人文、藝術、建築書籍為主,200多平米的書店加上精品、藝廊等約700多平米的附屬區域。

2010 年,“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專門定位於生活產業與文創平臺,把人文和藝術,以創意的方式融入生活,經營各類文創產品。

如今,以書店為核心的全新一代文創商業購物中心已經成為內地頻繁效仿的經典模式。

創始人吳清友總是重複一句話,“沒有商業,誠品活不了;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可以說,誠品是為文創而生的,但其商業上的成功則是在經歷了長達15年的虧損之後。

這份苦難成為吳清友的一枚勳章,但試想,如果他生在當下,一切都快到令人窒息,消費者是否還有足夠的耐心來等待他的“開竅”呢?

而在文化與商業的融合上,日本堪稱典範。為什麼日本的文化產業總產值能佔到GDP總值20%以上?

實體商業永不衰落的生存之道是什麼?我們從東京銀座的三大重建商場中便可知一二。

藝術與商業有機結合的“六星級商場”

GINZA SIX是銀座最大的購物中心,設計出自日本國寶級建築師谷口吉生之手。草間彌生、谷口吉生、杉本博司......這些藝術家的作品也都在商場之中。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GINZA SIX還把日本的傳統藝術“能樂”搬進了商場,由日本最大能樂流派觀世流開設,很多表演者是文化遺產指定保持者。

GINZA SIX演繹出充滿品位和調性的“新奢華主義”,滿足了高品位消費者的體驗需求。

納入現代科技與交流空間的“社交商場”

GINZA PLACE以12層“透射鵰刻”的白色編織狀外觀構造特立獨行於銀座,聚集了Sony和Nissan等創新的尖端產品,以及藝術畫廊、餐廳、咖啡館等文化及社交屬性強的業態,可以舉辦畫展、路演、小型演唱會、小型聚會等活動。

用細節俘獲少女心的“女性商場”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MARRONNIER GATE GINZA主張擴大女性消費群範圍,提供“不過分但貼近生活”的高品質商品、環境與服務。它就像一個心思縝密的“暖男”,時刻關注著來訪女性消費者的喜怒哀樂。

比如,商場設有“拍照間”與“修整室”。在一間粉色的拍照空間可通過特設的SNSnap設備直接拿到照片並分享到社交媒體。在沒有干擾的修整室裡,寬闊的空間與柔軟的沙發,女性朋友們可在此享受片刻的寧靜。

二、三重門,玩轉文創商業

文創商業的門道到底在哪裡?

定位上,鎖定“價值觀”。在物質發達的當下,對消費需求而言,已經到達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階段。

文創商業相較於標準化的連鎖品牌,有著非常鮮明的自身特色。而切實將“文創精神”貫穿於始末,不僅僅止於皮毛效仿,應是底蘊的自然流露。

因此,“文創商業”發展的系統策略格外重要,精準把握住“價值觀”定位,吻合目標客群的內心訴求,在繁多的業態品類中篩選出契合定位的品牌,打造獨特的氛圍及環境,通過持續性運營及活動,激活文創品牌的創意更新及創作靈感,孵化出更多文創品牌,才能做好“文創商業”。

業態及品牌上,講求形散而神聚。我們很難將文創商業按照常規方式歸類於某種業態,因為其大多為“跨界”經營,看似無跡可尋,實際卻都不偏離價值觀的核心標籤。

一店如此,一個大型的商業綜合體更應如此,要有核心和靈魂。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跨界所需要的,遠不止單純地將空間放在一起,將各品類產品陳列上架那麼簡單。因為空間其實是充滿奧妙的,人們在不同空間、從事不同活動,感受到不同的氛圍,比如我們在佛寺、教堂和KTV,感覺是全然不同的。

文創商業尤為強調觸動人心,所以營造空間的人需要懂心理學、倫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等所有和人有關係的東西,製造空間的戲劇感,滿足人的表演和觀賞需求,讓消費者在空間中找到趣味性、共通感和歸屬感。

運營上,要實現可持續的“創造力”。文創商業植根於文化,繁盛於創意,長久於經營。

最初,人們在不打烊的誠品書店,翻閱繁華都市日益稀缺的人文情懷。如今,誠品形成了獨特的“複合式經營”,從一家書店開始,逐步延伸經營觸角,把人文、創意、藝術、生活融入商業,最終形成了一個“生活產業與文創平臺”,並且讓消費者能夠共同參與。

“誠品是臺灣人的集體創作,愛誠品就如同愛一個不曾發現過的自己”,吳清友如是說。

為此,誠品不惜成本地為顧客提供各種福利,包括演講、座談、表演、展覽等活動,內容則涵蓋文學、戲劇、舞蹈、美術、環保、烹飪等領域,這種活動目前每年大約會舉辦4500場。

所以,保持創意的持續與新鮮,是文創商業最大的挑戰。

三、不想成為地標的文創,不是好商業

縱觀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城市往往都是文化創意產業最集中和發達的區域,獨特的文化底蘊,讓城市更加富有活力,從而帶動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而城市中的文化地標則集中體現著這座城市的氣質。

在魔都上海,黃浦江穿城而過,沿江而立的外灘見證著上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前提起外灘,東方明珠塔、金茂大廈是絕對的地標建築。如今,作為“外灘最後一塊門牌”的BFC外灘金融中心,不僅與百年外灘一脈相承,更作為上海新地標,正在講述新的故事。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6月29日,BFC外灘金融中心,熱鬧異常。不僅是因為鹿角巷、因味茶等20+網紅美食挑逗著人們的味蕾,更因為“藏”在BFC腹地的文創主題商業街開埠。哪怕細雨綿綿,也阻擋不了人們一睹其芳容的熱情。

正所謂,不想成為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為地標的文創,也不是好商業,而實現夢想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市場空前繁榮,但選手參差不齊

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 220 億美元,並以 5%的速度遞增。一些國家增長速度更快,美國達 14%,英國為 12%。而中國文創商業的發展遠落後於歐美和日韓。英國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斯也曾說,中國的創意經濟發展沒有很好的表現出特有的文化內涵,缺乏文化個性。

雖然消費者在文創領域的消費與日俱增,但是文創商業整體還處於摸索階段,仍在模仿與創新中徘徊,未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和頭部企業,反而由於經營者缺乏對傳統文化和零售本質的深刻理解,導致市場繁榮的同時暴露出不少問題,很難讓“情懷”落地變現:

一種情形是顧客覺得新鮮有趣,但不一定會為之買單,另一種情形是顧客“喜新厭舊”,新鮮勁一過,商家的紅紅火火很快就成為了恍恍惚惚。

風口已至,但選手水平參差不齊。此時,具備國際視野、擁有區域優勢和創新能力的高階玩家將贏得更多的發展空間。

“薇襄·精緻生活”文創商業街的出現,生逢其時。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地利:身處C位,用文創點亮生活

BFC經過六年的設計與建造,總建築面積達42.6萬平方米,是外灘唯一的體驗式複合型綜合體,涵蓋辦公樓、購物中心、復星藝術中心、酒店四大業態。

這裡不僅是外灘金融聚集帶的起點,還是上海外灘風貌旅遊區、十六鋪水上旅遊中心及上海豫園特色商業旅遊區的交匯點。

一方面,需要延續老外灘高貴、典雅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又要協調與人民路比鄰的豫園老城廂,那裡是最具老上海氣息的小尺度空間。所以,BFC雖身處C位,但若沒有識別度,將很容易被忽略掉。

因此,據復星國際聯席總裁徐曉亮所說,復星欲將BFC打造成為“F4中心”:即影響全球的金融中心(Finance)、服務上海的家庭中心(Family)、引領潮流生活的時尚中心(Fashion),以及提供幸福體驗的快樂中心(Fun)。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為了打造復星的商業生態,復星不僅將旗下的優質項目導入其中,更善於籠絡具有獨特氣質的品牌和資源,強強聯手。

其中,位於北區核心位置的下沉式廣場——薇襄商業街,不僅有萬達瑞華酒店和超甲級辦公樓環繞,更是與BFC的“心臟”復星藝術中心相鄰,還是與BFC南區以及十六鋪碼頭的地下銜接點,必定會成為人流的聚集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商業街分為B1-B2兩層,共3000平方米,整個購物空間不用傳統牆體分割,不同店鋪根據地面紋理及陳列傢俱的設計來進行區分,這樣做的好處是顧客不會被限制在某一個品牌區域,購物的動線更加自由、開放,也體現著商戶之間“聯營”的理念。

人和:與品牌商和諧共贏,與消費者合拍共振

復星作為新零售行業的新兵,始終在思考“憑什麼在競爭中勝出?”

近日,郭廣昌在《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線下生意》的公開信中,回答得很清楚:“商業活動中最最關鍵的,還是要讓整個商業鏈條中的每個參與者都受益,復星要為他們創造更多的價值。

復星一直拒絕‘殺雞取卵’的短視,也不會憑藉對資源的壟斷來賺取不合理的利潤。所以,復星正在致力於營造一個茁壯的生態系統。”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因此,薇襄商業街拋棄“房東”思維,採用聯營模式,用共同收益模式,取代傳統的固定租金支付,商戶無需承擔高額的底租。

同時,運營系統由BFC接手,基於整體設計,同時互相融合,在吸引大客流的前提下,不破壞個體品牌的調性,滿足小眾文化的“小而美”,商戶只管做好產品和品牌的經營工作。

由於與商家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薇襄商業街也對入駐品牌提出了更為嚴格的准入門檻和淘汰機制。

首先,入駐品牌必須具備獨創性,能為顧客提供全新的生活場景體驗,在與顧客的交互中形成新意義的輸出。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賽先生科學工廠是一家專門把科學現象開發成怪玩具的公司。其在臺灣的誠品書店開設專櫃,人氣頗高,而大陸首家直營店便選擇了薇襄商業街。

創始人林厚進表示,“我們尋找了10年,用10天做了這個決定。之前挑選了無數的地點,無非是希望這個如同自己孩子一樣的品牌能受到最好的照顧。”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稀奇藝術也是第一批入駐的品牌之一,這個誕生於2010年的文創品牌,囊括了一系列國內外大獎,被英國BBC評選為年度最佳藝術禮物,和連卡佛、Paul Smith、MEISSEN、Globe-Trotter等品牌均有合作。

據瞭解,入駐的30+文創潮牌中,許多都是閃電入駐,從接觸到開業不過十幾天。除了出於對復星品質的信任,更因為薇襄團隊的專業與細緻,從裝修設計、配置設施,到陳列道具、導購員培訓都做了統一完善的安排,讓品牌商頗為安心和省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博納影院的最高端院線博悅匯也已強勢登入。影院由設計界翹楚One Plus Partnership 操刀設計,還特別定製了新概念 VIP 廳及酒吧。影院除了音響設備,所有的座椅沙發皆配備全套杜比(Dolby)最高配置。

掀起颶風!復星能否革新中國商業?答案在外灘

其次,對入駐商戶實行末位淘汰制,保持商業街的高品質和新鮮感。

文創需要自由的靈魂,但商業需要精細化管理。據薇襄項目負責人介紹,商業街將定期對商家進行銷售排名,並幫助其優化運維,但如果仍無起色,則將被淘汰,重新引入新的更具活力的品牌。

在為商家提供支持時,互聯網已近成為文創商業發酵推廣的重要平臺。新一代商業綜合體應該是一個智慧體,通過建設一個強大的消費信息平臺進行商業智能分析,將綜合體內的消費群體進行細分,將客戶的消費能力、購物喜好等有用的分析輸出提供給入駐綜合體內的商家。

商家根據這些分析結果,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廣告信息推送,即“精準營銷”;還可以精準預測每月店鋪需要的商品供應量,從而根據銷售曲線調整商品,實現“零庫存”經營。

目前,薇襄商業街已經初步搭建了線上購物平臺,由專業人員負責運營,商戶在線上渠道銷售產品,商品快遞到家。

結語

消費升級,“購物”不再是商場的唯一表達方式,而是通過運用文化、藝術、科技與商業跨界融合,打造成為包羅萬象的“景點”、承載精神生活的場所,所以,中國實體經濟若想真正脫離百城一面、百店一面的乏味和陳舊,文創商業一定是一條重要的途徑,而落腳點則是生活。

文創遇見商業,猶如為給商業加了塊糖,給生活加了點料,不求大而全,只求小確幸。讓消費者自在地體驗獨特的城市人文空間,探索遊逛式的光譜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