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說了兩個名字:曹操聽了大笑,曹丕很高興,有一人卻很失落

說起三國的謀士,大都數人第一個想到的是郭嘉和諸葛亮,畢竟“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句話太過有名,以至於不僅首先想到的是他們,還時不時對兩人作出比較,討論一下誰才是三國第一謀士。但是如果論權謀機變卻有一人不在郭嘉之下,甚至在某些方面郭嘉還不如他,此人就是曹操五大謀士之一被稱之為“毒士”的賈詡:賈詡前期隨心所欲,後期明哲保身,活了七十七歲。

賈詡說了兩個名字:曹操聽了大笑,曹丕很高興,有一人卻很失落

說賈詡是“毒士”其實也沒冤枉他,畢竟如果沒有他說服李傕、郭汜一計反攻長安的話,東漢朝廷也許慢慢能恢復元氣也說不定,三國亂世的到來和賈詡此毒計不無關係。但是遍觀在投降曹操之前賈詡的權謀機變宛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讓人覺得賈詡出謀劃策純粹是隨心所欲,給人感覺賈詡沒啥理想,也沒多大抱負,一切都是以現實利益為準,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他明明很看好曹操,但是卻有幾次給曹操製造了不少麻煩,曹操差點死在他手上。說這些是有根據的,我們大概看看他的“光輝事蹟”。

賈詡說了兩個名字:曹操聽了大笑,曹丕很高興,有一人卻很失落

董卓死後,西涼大軍成為無頭蒼蠅,王允不同意赦免李傕、郭汜等西涼大將,結果在賈詡獻策下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掌控了朝廷大權後沒忘記給賈詡升官,誰知立下大功的賈詡推辭不受;禍害東漢朝廷的是他賈詡,但是漢獻帝東歸,保護大臣幫助漢獻帝出逃為之謀劃的也是賈詡,似乎對賈詡而言,當時的他沒有明確的效忠對象,也不是為了爭權奪利,純粹是想到了就獻個計策,該出手時就出手。

賈詡說了兩個名字:曹操聽了大笑,曹丕很高興,有一人卻很失落

賈詡很早就看好曹操,比如漢獻帝東歸後,曹操在荀彧等人建議下迎奉天子,李傕、郭汜想趁曹操新到立足未穩之時襲擊曹操,此時的賈詡又說話了“不可。操兵精將勇,不如降之,求免本身之罪。”你讓一個大司馬和一個大將軍去投降一個當時實力弱小的曹操,也虧賈詡想得出來!不過這至少說明賈詡慧眼識珠早就認為曹孟德非池中之物。要說你如此看好曹操,那以他日後在張繡處張繡對他言聽計從來看,你乾脆早點投降曹操得了吧?賈詡偏不:他讓張繡和劉表結盟共抗曹操,結果曹操大軍一到,他又出人意料的勸說張繡投降;賈詡的驚人之舉遠不止於此,在曹操臨幸張繡嬸嬸鄒夫人之際張繡復叛,賈詡又盡心盡力出謀劃策,結果曹操這一次損失慘重:大將典韋被殺,兒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也死於亂軍之中。這還不算,給曹操製造了這麼多麻煩的賈詡在曹操和袁紹官渡決戰的前夕,又給張繡上課了力主投降曹操,這個態度轉變太快,不過也能說明賈詡審時度勢和權謀機變的過人之處,以此來看,賈詡的權謀機變實在不在郭嘉之下。

賈詡說了兩個名字:曹操聽了大笑,曹丕很高興,有一人卻很失落

不過在投降曹操之後,賈詡的隨心所欲收斂了很多,更多的是明哲保身了,比如赤壁之戰時賈詡就曾勸阻曹操不要急著南下,應該先安撫百姓等待時機,結果曹操沒聽。賈詡見勸說無效就不吭聲了,賈詡眼光很準,但是點到為止,曹操不聽就算了,自己是歸降之人,言多必失,明哲保身重要。

賈詡說了兩個名字:曹操聽了大笑,曹丕很高興,有一人卻很失落

要說賈詡的眼光還真不是蓋的,曹操曾就世子的問題問過賈詡的意見,此時的賈詡一改韜光養晦和明哲保身的態度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意見,他很聰明只說了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袁紹,另外一個是劉表,這兩人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廢長立幼使得內部紛爭不已。關於這個《三國志》中有記載:太祖又嘗屏除左右問詡,詡嘿然不對。太祖曰:“與卿言而不答,何也?”詡曰:“屬適有所思,故不即對耳。”太祖曰:“何思?”詡曰:“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

賈詡說了兩個名字:曹操聽了大笑,曹丕很高興,有一人卻很失落

賈詡只說了兩個名字:曹操聽了大笑,曹丕很高興,有一個人卻很失落, 曹丕很高興是因為大局已定,失落的那個人是曹植,本來很有希望上位的他卻因為賈詡一番話落選世子,聰明的賈詡只說了兩個名字,卻起到了一錘定音的作用,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曹丕上位,曹植落選。曹丕對賈詡也很夠意思,登基之後封賈詡為太尉,算得上是位極人臣,而且賈詡也很長壽,一直活到了七十七歲,死後諡曰肅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