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第一雄关,红色文化造就独特的铿锵气质——泸州龙透关

稿件来源泸州公园建设服务中心
川南第一雄关,红色文化造就独特的铿锵气质——泸州龙透关

龙透关又名神臂关,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江阳西路,今四川警官学院校内,以其南临长江,北濒沱江,犹如巨龙穿透两江,故名,是古代从由陆路入泸州的必经之路。原为古关隘,始建于蜀汉,为土筑城墙;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重建,全长3.5公里,后倾圮(倒塌)。

现存古龙透关为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重建,现存城墙105.7米。 由3个烽火台和两道关门——大关门和小关门组成,大关门即今龙透关处,小关门在市中区南城乡政府处。1926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泸州起义发生于此。

据泸州当地地方史料《泸县志》所记之“蜀汉诸葛亮依山势为城,蜿蜒曲折,以两江岸边为起止,长数华里,名曰龙透关”,和《大明一统志》所记载的“龙透关在泸州南七里,世传诸葛公所立”。

后人推断其始建年代应为蜀汉时期,始建者为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建筑样式为土筑城墙。但在考古资料上未得到完全的证实。因此,不必要完全采信这种说法。

然而,即使这种说法不是完全正确,但龙透关的始建年代很早却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到底是什么时候,就留待历史学家们去仔细研究和探索了。

川南第一雄关,红色文化造就独特的铿锵气质——泸州龙透关

查阅正史,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元史中关于泸州的条目下面都没有明确的提到泸州的龙透关。

只在《明史·卷四十三·志第十九》有关泸州的条目下有这样的文字,“泸州,元属重庆路。洪武六年直隶四川行省。九年直隶布政司。……西南有方山。大江在东,一名泸江,又名汶江,资水自州北来合焉,亦曰中江。又有泸州卫,洪武二十一年十月置於州城,成化四年四月徙於州西南之渡船铺。……又有江门、水流崖、洞扫等关堡,俱成化四年四月置。又南有龙透关。崇祯间修筑”,此处明确指出泸州龙透关的始建年代应是明朝崇祯年间。

至于是崇祯几年,在龙透关遗址处的景物简介碑上,明确写的是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根据此类说法,又查询《明史崇祯朝》和泸州当地的县志、州志中进行检索,均合符此说。

后来,这段明朝崇祯年间的所修的龙透关倒塌了,现在推断极可能是毁于明朝末年的农民战争洪流之中,或者是毁于清军进入四川时和张献忠所建的大西政权发生的激烈战斗中,当然也可能是维修不善,疏于管理,农民为建房修舍而大量从龙透关上取土取料,至于其他可能或许也存在,而实际上是什么原因,也只待历史史籍为我们验明了。

川南第一雄关,红色文化造就独特的铿锵气质——泸州龙透关

龙透关就这样沉寂了大约一两百年,荒烟蔓草,无人再问,直到公关1863年(清同治二年)当地地方政府重修龙透关,才使龙透关又进入了世人的视线之中。重修后的龙透关,长3.5公里,拥有3个烽火台,两道关门,即大关门和小关门。大关门是现在龙透关处,小关门在当时的市中区南城乡政府处。

民国15年(1926年)7月,值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中共重庆地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国民党莲花池省党部(左派)名义在重庆召开军事会议,密定伺机举行"泸顺起义",即组织顺庆(今南充市)、泸州及合川部分的川军起义,配合北伐战争。

1926年12月1日,泸州起义爆发,刘伯承任前敌总指挥,于1927年1月到达泸州,于龙透关与刘湘指挥的军队决战,为武装起义写下光辉的一页,被史学家称为“八一南昌起义”的预演。

这次起义以中国国民党的名义发动,立足配合北伐战争,矛头直指四川封建军阀,持续时间长达六个多月,实际是中共早期武装斗争的一次重大行动。

龙透关公园是以泸顺起义战史文化为主题的专类公园,规划面积11.27公顷,199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泸州市人民集资修复城楼,修建了“泸州起义纪念碑”,并打造了周边环境,是为龙透关公园的雏形,也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川南第一雄关,红色文化造就独特的铿锵气质——泸州龙透关

2013年6月,龙透关公园一期正式启动建设,完成了牌坊、亭廊等景观设施,栽植榕树、银杏、桂花等乡土植物;2017年修建了泸顺起义纪念馆,并对“泸州起义纪念碑”周边环境进行了升级改造,共计建设面积约3.43公顷。

龙透关公园的整体规划着重考虑龙透关历史文化的延伸,通过仿古城墙的衔接和重叠的关门,将龙透关的文化从山上的古城关一直延伸至广场入口,给游客以开门见山的感觉。

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通过“泸顺起义”主题纪念碑、汉白玉浮雕、名人碑刻等形式来发扬传承泸州的红色文化。总投资925万元的“泸顺起义”纪念馆参照民国早期建筑风格,内部展厅以“泸顺起义”为主线,以中国共产党人信仰为引领,泸州红色文化以及英雄城市为核心内容,让游客在休闲游憩的同时,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川南第一雄关,红色文化造就独特的铿锵气质——泸州龙透关

公园建设尊重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山下是入口广场、集散空间,顺着登山步道一路上行,通过古龙透关城门,进入纪念广场。

登临城楼,可观长沱两江和公园全景。山间的原生态植被得到良好的保护,休闲栈道穿行其间,自然幽静。

公园园林植物的配置以节约型绿化为指引,尽量采用泸州乡土树种,桂花、银杏、香樟、樱花、黄桷兰等,乔灌搭配、常绿与落叶相间,色彩艳丽的地被灌木和适当的时令鲜花,让公园常年葱翠、四季有花。

川南第一雄关,红色文化造就独特的铿锵气质——泸州龙透关

公园位于城市主城区,整体设计宗旨是以人为本,服务于民。亭廊、座椅、公厕、灯具等运营维护良好,学雷锋志愿岗为市民、游客提供必要的便民服务。

2018年9月,公园成功举办了四川省第十届盆景展,吸引了全省各地的盆景爱好者参加。

今天,龙透关公园已成为泸州城市一个集休闲、娱乐、纪念、教育为一体的革命主题城市公园,为泸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美丽酒城打造了一个艳丽的亮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