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前兩天中午聽到同事在公司討論:怎麼掏耳朵最舒服。

我的第一反應是:掏耳朵能舒服到哪兒去啊!記得小時候,一看到母上拿出耳勺,我就有多遠躲多遠,不是有什麼迫害妄想症,而是真的幾乎每次都會被弄疼...

到後來,每次掏耳朵的時候,我都會進入“十級警戒”狀態,不讓周圍人碰到自己一絲一毫,或者乾脆找個四下無人的角落,默默地掏起來。

就算這樣,還是免不了偶爾自傷,畢竟金屬耳勺質地太硬了,手殘黨分分鐘把耳膜戳破,試過換成柔軟的棉籤,但是卻發現耳垢越掏越深,最後還讓耳朵發炎了...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可是,掏耳朵又是一件不得不做的瑣事。長期不清理耳屎,就會堵塞耳道,影響聽力,嚴重的還會導致耳聾,這是我們從小就接受的常識。

如果做一個「生活中讓人瞬間抓狂的小事」投票,掏耳朵絕對能排上top3。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同事小野卻不以為然,對我說主要還是掏耳朵用的工具不對!然後向我推薦了一款Bebird智能採耳棒——它能讓掏耳的操作變得可視,用起來超級安全方便,簡直是我這種手殘黨的福音!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這麼好的東西,必須得推薦給你們,話不多說,先教你們怎麼用它!

這款Bebird智能採耳棒配有12支各種各樣、軟硬適中的耳勺,每支耳勺都有自己的功能,選擇困難症別急,具體的用法我們一會兒就講~

配件裡有一個長得很像耳機塞的白色保護塞。

在使用之前先把保護塞套在距離頂部大概5mm左右的位置,再選擇一支耳勺,像擰螺絲一樣裝在採耳棒上,一定要記得擰緊,防止使用的時候掉在耳道里。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長按採耳棒底部開關2-3秒,打開採耳棒。

下載並打開“蜂鳥採耳”APP,在手機wifi中找到“bebird”開頭的熱點並連接。在APP上點擊“開始”,就能手機屏幕上的影像開始爽翻天的掏耳朵體驗!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蜂鳥可視採耳棒的攝像頭有200萬像素,防塵防霧,還內置6顆冷光燈,搭配APP上顯示的畫面,足以讓你看清耳道內的情況。該掏哪兒,有沒有掏乾淨,一目瞭然。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12支耳勺有不同尺寸、不同弧度,可以匹配上各種各樣的耳道,操控精準。不管你的耳道有多麼“曲折蜿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支耳勺。

四種耳撓,圓孔/雲刀用來清潔耳道,螺旋/環形用來按摩耳道;

四種耳掏,用來掏耳垢,可以根據不同的人耳道大小選擇使用;

四種羽毛棒,用來放鬆耳周、耳內肌肉,在採耳前後都能用。

12支耳勺中,透明的耳撓和耳掏是PC材質,可以重複使用,軟硬適中不傷耳,沒有普通金屬耳勺那樣冰涼的突兀感,但用完記得洗乾淨。

黑色的棉籤是一次性的,專為油性耳垢人士清理耳道使用,用完就丟,千萬別捨不得。

12支耳勺都裝在一根透明的管子裡,收納起來非常整潔,取用也很方便。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等等,好像忘了什麼!在掏耳朵之前,還要像成都採耳的老師傅那樣,先拿起柔軟的羽毛棒,在耳邊輕輕拂過,放鬆耳周邊壓力。

Bebird配有4支羽毛棒,當你讓它們在耳廓上輕撫,在耳洞中旋轉,似有若無,若即若離,飄飄然的舒適感傳遍全身,立馬迎來顱內高潮!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蜂鳥採耳可視採耳棒的充電和續航時間都是差不多1小時左右,充電接口在尾部,通用的安卓數據線就能方便地給它充電。使用的時候APP界面上會顯示採耳棒的剩餘電量和可用時長。

我問同事小野使用體驗怎麼樣,她說別問,問就是特舒服,比男朋友幫你掏的還溫柔!那已經不僅是掏耳朵了,而是一種全身酥麻的耳道spa享受!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這款智能採耳棒的外觀設計也很用心,科技與藝術的絕美融合,成就一線奢侈品的顏值,讓你將優雅進行到底,現有玫瑰金、月亮銀、經典黑三色可選。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可視化採耳,本質上是一種內窺鏡技術,去醫院看耳科的時候,醫生經常用它來檢查病人耳道內的情況。

有了Bebird智能採耳棒,在家也能隨時瞭解耳朵的健康狀況,除了掏耳朵之外,你還可以用採耳棒來檢查口腔、鼻腔、皮膚甚至是頭皮的健康。

及時發現問題去就醫治療,APP裡的拍照和錄像功能也能讓你在問診的時候省事不少。

顛覆傳統掏耳習慣的耳朵spa神器,到底長什麼樣?

這款Bebird智能採耳棒,值得每一個手殘黨擁有。它顛覆了傳統的掏耳朵習慣,不僅能夠安全、快速地清潔耳垢,還能幫助按摩耳朵緩解疲勞,讓你得到全身心的放鬆。

Bebird智能採耳棒,菠蘿斑馬商城有售,點擊閱讀原文,快給耳朵來個sp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