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所裡的“白衣戰士”


戒毒所裡的“白衣戰士”

  她們擁有雙重身份,既是戒毒人民警察也是白衣天使。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們用責任和愛心守護戒毒人員的健康,用最真摯、最質樸、最嚴謹的行動,默默堅守在戰“疫”路上。“三八”國際婦女節,記者走進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醫院,傾聽醫院警察們的故事。

  有了大家才有小家

  疫情來襲,全民皆戰。相比封閉值班的戰友,醫院警察艾姣龍不覺苦累,兒子發來的手機視頻給了她莫大慰藉。“媽媽,沒事,要勇敢,要堅持;媽媽,我要坐飛機去看你,戴口罩就可以了!”不滿3歲的兒子用稚嫩溫暖的語言,鼓勵著她無畏奮戰。

  接到返崗通知後,陳莉敏沒有退縮。臨行前,她的雙胞胎女兒問她:“媽媽,你可不可以不去上班?”她回答:“不可以,有了大家,才有小家。”聽說媽媽要繼續戰鬥1個月,女兒們鼓勵她道:“媽媽,加油,陽光總在風雨後。”

  “你們放心去吧,家裡有我們。”這是很多警察家屬說的最平常卻又最不平常的一句話。

  相隔幾百米一個月沒見

  楊紅惠是省女所醫院副院長,丈夫夏紅福是省第一強制隔離戒毒所警察,兩人單位相隔幾百米,但已有一個多月沒見面了。由於接診較多,他們只能約定每天23時後再通電話。

  和楊紅惠一樣的警察“夫妻檔”還有李建池。1992年參加工作,1996年到省女所工作,經歷過“非典”的李建池回憶說,“當時雖然也在場所封閉值班,但對疫情的感觸沒這次這麼深、這麼近。”她的丈夫在附近的省第五強制隔離戒毒所上班,兩人已分別戰時值班一個多月了。

  說到值班,李建池脫口而出:“忙,從早到晚感覺沒停過,疫情期間有時凌晨都在接診,最多一晚上接診3次。從醫這麼多年,感觸最深的是戒毒場所比地方醫院多了不一樣的責任,每一次接診,每開一個處方,都責任重大,要慎之又慎。”

  90後醫生用嚴謹鞭策自己

  趙豔麗是一名90後,2016年參加工作。說起這次抗疫,她感觸最深的是對“責任”這個詞多了更多理解,“防控疫情人人有責,不僅自己主動抗疫,還要引導影響身邊的人參與抗疫。”

  蔡玲玲也是一名90後,她和趙豔麗在同一個值班組,每天不厭其煩地督促每一名警察職工、戒毒人員測量體溫,不遺漏一個。“僅依靠醫生的力量還不夠,全國上下,上至老人,下至小孩,都在戴口罩,共同對抗疫情,這讓人很感動,也鞭策自己工作認真嚴謹,不存僥倖心理,經自己手的檢測不出差錯。”

  90後的陳丹2017年參加工作,“以前在學校也學習了病毒防治、感染控制等相關醫學知識,這次抗疫工作是一次很好的學習實踐,希望能和同事們一起把所學的醫學技能應用到抗疫一線,救治更多的病人。”

  守好崗位就是守護場所安全

  省女所醫院副院長何佳說:“疫情出現後,醫務人員衝在抗疫一線,我的同學中有馳援湖北的,有在ICU重症監護室搶救患者的……作為警察,一聲號令,我有召必回。”

  作為省女所醫院院長,疫情發生後,李麗第一時間做好應急準備,預設發熱、離所就醫隔離區,備足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物資儲備。她還參加昆明地區司法行政戒毒系統強戒所警察核酸檢查相關工作,參與標本採集,事無鉅細,從嚴從實。

  李麗說:“除了比平時更細、更嚴的診治,確保防控阻擊戰勝利,還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在內防擴散方面,我們結合工作實情,設立因病隔離、發熱隔離、迴歸指導區三類隔離區;在外防輸出環節,將解除前15天至20天,解除前14天以內的戒毒人員堅持‘兩入組兩評估’,通過隔離管理、迴歸教育、必接必送、健康管理、評估檔案、追蹤回訪等措施,確保安全穩妥避免疫情輸出隱患。”

  她們既是警察又是醫生,在各自崗位上履行職責和使命,每天重複最多的就是戒毒人員病情研判,及時準確排查處理重點病人、苗頭病人。與大隊及時互通信息,對全所戒毒人員進行病情大排查,對病人、病情、病種分類,開展專家專題講座,一對一會診與解答……這就是她們戰時的工作,堅守崗位是她們對警察、對醫生雙重職責履行的最好告白。(雲南法制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