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你知道,35歲意味著什麼嗎?

35歲意味著,你投遞求職簡歷可能會收到“年齡不合要求”的拒信;

35歲意味著,哪怕你在大公司,也有被清理的風險;

35歲意味著,哪怕你不用保溫杯,“中年危機”已經如影隨形……

但35歲並不意味著職場前景的終結,這取決於你35歲前的日子怎樣度過。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重視“35歲現象”

很多企業在招募人才時,明確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下。如果你的年齡到了35歲卻還在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不斷跳槽的話,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

為了不讓你35歲以後的職業生涯變得一塌糊塗,你至少應該在30歲就確立明確的目標,並利用5年的時間去追趕。

這可能是你成長的最後的最佳時機。錯過了這個時機,你已不再年輕,社會也不會再以包容的心態去原諒你的年少輕狂。否則,你多走一步錯路,就必定要在以後以十倍的代價補回來。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30歲時你必須要面對的三大問題

第一,能否擔起家庭與責任?

如果已經成家立業,就必須清醒地意識到:你的職業到底該如何發展,才能確保讓你支撐整個家庭的負擔?這不僅僅包括你的愛人,還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時候,你要承擔的是雙方四位老人的供養)。

這個階段,你的壓力是成倍增長的,如果你在職場上的成長無法實現倍增,甚至還在以某種形式進行著倒退,那麼,你以後的職業發展就會面臨更多的壓力。而這種壓力,更多的時候,會使你沒有餘力去謀求更好的發展。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很多人跳槽時,往往會有一個很大的顧慮:如果我跳了,收入沒有現在的高,那麼,現在的工作,我還會輕易再動嗎?

所以,要行動,就趁早。趁你還沒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時候,輕裝上陣,拼盡全力向前衝,這是你唯一的選擇。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享受安逸,否則,你的後半生都將永遠在碌碌無為中“被安逸”下去。

第二,你的能力與年齡是否匹配?

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所以當他們的職業想向上突破時,會遇到很多的阻力。

導致這種情況的產生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頻繁跳槽,沒有在一個方向上積累,無一技之長;二是雖然在一個方向上長期積累,但只是第一年是成長的,剩下的幾年都是在做重複勞動,原地踏步。

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必須要慎重審視一個問題:從畢業到現在,我工作幾年了?我身上所具備的能力是否與我的年齡相匹配?

如果不匹配,那麼,你一定要及早樹立危機感,並跑步前進,以彌補與那些先知先覺者之間的差距,確保自己不會在競爭的過程中被他人擠下馬。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第三,你是否構建與提升了知識結構?

身在職場,不同職位等級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他們所具備的眼光與思維模式同樣也有差別。

一個最基礎的業務員,想著如何維護好終端,這是戰術層面的東西,也是他的職責所在;但如果一個營銷總監這樣的角色,還和業務員一樣天天想著如何去和終端老闆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職了。

每一個不同層級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識結構。層級越高,你看問題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體知識結構層次也要向上發展和突破。要不然,你的能力,永遠只能停留在具體的基層操作層面上,不會有大的發展,職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30歲之前:如何打好基礎

第一:找準一個可以為之奮鬥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標。

這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因為一個清晰的目標,可以讓你的職業成長圍繞著一個點去積累經驗,而這種日積月累的經驗積累,也是你日後升職加薪的籌碼。雖然經驗並不一定與能力相關,但如果沒有經驗的積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沒有提升的可能。

如果你沒有遇到機會,不要抱怨,首先要反思:自己到底哪些方面準備不足?

根據我們的經驗,只有你在一個方向上堅持至少5年以上,你才有可能得到回報,而且這種回報會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產生一個相對長期的影響。同時,也正是這麼長時間的積累,讓你的基礎非常紮實和牢固,你的腳步也會站得更穩。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第二:學會做人。

會做人比會做事還要重要百倍。找到一個合適的職業目標,對於很多迷茫中的人來說可能並不是容易的事;但學會做人,則是你在任何公司、任何時候都可以修煉的一種職業素養。

在做人的修煉中,有四項要素,是能夠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起到致命性影響的:

1、你的人際關係處理能力

這其中包括與你的上司的關係,以及與你的同事的關係。

2、不斷學習的能力

沒有學習,你的職業發展就會在原地踏步。你以為你沒有退步,但實際上別人在進步,你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在不知不覺中拉開了,就等於退步了。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3、樹立職業化精神

不管你有沒有目標,不管這項工作是不是你願意做的,只要你在這個崗位上,你就應該把事情做好。即便這份工作你不喜歡,也不要用消極的的方式去對待,因為你不僅在浪費公司的時間,更是在浪費你自己的時間。

身在職場,你能收穫的無非是兩種東西:一是回報,二是成長。在沒有明確的目標之前,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把所有你能夠在這個職位上得到的東西,統統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爭取。以消極的態度對待工作,你會兩手空空,什麼也得不到。

4、要有強大的內心

我所遇到的很多人,其實內心裡都很脆弱,無法經受漫長人生道路上所降臨的各種苦難。要知道,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即便是耶穌,又何嘗不會遭受苦難的洗禮?

強大的內心可以讓一個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而消極悲觀只會讓你在希望面前錯機良機。

其實中年危機沒有那麼恐怖,是每個人必須要經歷的事情,別害怕,在到來之前奮發努力,到來的時候冷靜面對就好。

今天的留言區可以分享一下,你們的職場煩惱是什麼?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工作狀態不好時,到底應該怎樣做?

我在十年的工作生涯中學到了......

月薪多少,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工作過勞不僅因為疲憊,也因為孤獨

不妨來學學在工作中如何愉快的“偷懶”?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職場“35歲現象”:這是我看過的最棒建議


邀精網

邀你同往,精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