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自92/93赛季改制以来,英超联赛以市场为主导、推行自由开放的管理机制,迅速成为世界上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联赛。与之同时,过于浓厚的商业化也导致联赛经营者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英格兰国家队与联赛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反差,值得中国足球联赛借鉴。

一、英超联赛的演变历程

1991年欧足联结束了对英国俱乐部长达五年的禁赛期后,英格兰职业联赛重返欧足联,但是各俱乐部已经完全丧失了竞争力,此时意甲一统天下,当时的英甲被世界所遗忘。1992年英甲俱乐部退出英国足球联盟,成立了英超联盟公司,英格兰联赛进入英超时代。

1.起步阶段(1992—2003)

英超联赛成立之初,由于长期被禁赛,在欧洲联赛中已经被彻底边缘化。1992年英超首个赛季,所有俱乐部阵容当中只有11名外国球员,不到总人数的零点三,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联赛,主要球员大多依然来自本土。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曼联92班合影


从1992年至2003年,英超在第一个十年中,其商业制度优势并未得到初步显现。联赛知名度的崛起主要归功于曼联、阿森纳这两支球队,弗格森、温格功不可没。20世纪90年代,英格兰俱乐部战术延续着长传冲吊的打法,远远落后于欧洲大陆。弗格森执教的曼联凭借这种英式打法,跻身于欧洲顶级豪门序列,奇迹般的获得了1999年欧冠冠军。红魔曼联与英超联赛被世界广为关注,曼联自此成为世界上商业影响力最高的俱乐部之一,在世界各地拥有无数拥趸,贝克汉姆一跃成为足坛头号商业巨星。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世界足球博物馆收录的99年曼联欧冠冠军奖杯海报,上有曼联全队签名

法国人温格带给英超的是技术上的变革。他来到阿森纳队后,用科学的方式管理球队,一改俱乐部酗酒成性的恶习。同时,温格广泛引进技术型球员,佩蒂特、亨利、维埃拉、皮雷、维尔托德等法国国脚加盟,球队推崇华丽的攻势,阿森纳的性感足球受到了球迷们的广泛关注,改变了观众“英国俱乐部战术单调”的传统认知。温格喜欢使用外援,曾经在一场比赛中首发11人皆非本土球员,虽引起了英媒的广泛批评,但也可以看出英超在外籍球员心中的认可度持续加强。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那支不败的阿森纳


2.鼎盛阶段(2003—2009)

2003年,英超进入了创办以来的盛世时期,成为世界足坛的中心,阿布拉莫维奇和贝尼特斯起到了重要作用。2003年夏天,俄罗斯石油大亨阿布拉莫维奇购买切尔西队的所有股权,俱乐部引援金额超过其他球队总合,轰动全球。切尔西由英超二流球队跃升为欧洲顶级强队。阿布开启了外资投资英超的高潮,(此前埃及商人法耶兹收购了富勒姆队,其儿子多迪是戴安娜王妃最后一位情人,在巴黎车祸中一同丧生)。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曼联、阿森纳、利物浦、曼城等俱乐部相继被外资收购,英超成为世界上资本多元化程度最高的联赛,外资涌入的同时,增加了俱乐部的曝光率,英超商业价值跃居足球联赛之首。

贝尼特斯的贡献是在技术领域使英超成为全球化的联赛。贝尼特斯以前,只要少数法国、荷兰等西欧球员在英超取得成功,英超简直是技术流派球员的噩梦,贝隆、弗兰等才华横溢的南美天才均水土不服,巴西顶级名将鲜有效力英超。2004年,贝尼特斯执教利物浦后启用西班牙帮,夺取欧冠冠军,英超从此成为技术流球员的热土。路易斯-加西亚、哈维-阿隆索、雷纳、托雷斯、阿贝罗阿等球员均取得了成功,英超系球员在西班牙国家队占有一席之地。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2003年以后,英超形成了BIG4格局。曼联、切尔西、利物浦、阿森纳均曾闯入欧冠决赛,从2004至2009连续6年闯入欧冠四强,连续5年晋级决赛,2006至2009连续3年有3支球队会师欧冠四强。同期,英超电视转播费用超过了意德西法四国联赛之和,在经济收入与球队战绩方面均处于盛世。

3.常态阶段(2009至今)

2009年巴萨豪取六冠王,欧洲足坛进入了寡头时代,皇马、巴萨、拜仁三支欧洲传统豪门以及曼城、巴黎圣日尔曼是这个时代转会的主宰,皇萨仁连续十年闯入欧冠决赛。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经济方面,英超延续着优势,皇马、巴萨这一类的传统豪门的联赛转播费用甚至不如英超保级球队。在俱乐部战绩方面,英超电视转播费用相对均衡的方式导致各俱乐部实力接近,缺乏巨无霸型的球队,在欧洲联赛的统治力明显降低,欧战积分降至第三。

二、英超成功的原因:分权与开放

英格兰足球超级联盟遵循现代股份制公司治理机制,“英超委员会”是联盟最高管理机构,与英超联赛相关的重大事宜均由俱乐部民主决策决定,获得2/3以上俱乐部投票方才生效。英超联盟的产权为所有英超俱乐部所共有,独立于英足总,英格兰足总负责制定规则、管理各级国家队事宜,英足总不是最高权力机构,但是在英超联盟中享有1票“金股”,对于严重不合理决议可使用否决权,颇似女王与议会的关系。英超遵循“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官方对足球干预极少,足球俱乐部是不具有官方行政色彩的企业,商业化推广程度最高。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第一,英超联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其商业运营最为专业。通过联盟的经营开发,改制后的英超联赛形成了巨大的产业价值效应,各英超俱乐部也逐渐变得富足。根据德勤公布的全球近20年最有价值足球俱乐部排行榜,英超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贝克汉姆、欧文以及兰帕德、杰拉德等本土球员的商业价值远远高于其实际足球水平。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第二,准入门槛较低。在英超联赛中,不存在行政色彩或地域色彩的寡头,如果本土老板无力经营,出售即可,俱乐部不被赋予非体育功能。对于外资,英国人持开放态度,俄罗斯、美国、中东、中国、东南亚、中亚等地资本涌入,增强了联赛的活跃程度。与之相比,德国联赛对外资进入持谨慎态度,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联赛逐步对外资开放,意甲的米兰双雄、罗马、帕尔马、佛罗伦萨等昔日的豪门俱乐部被外资所掌控。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三、英超模式的弊端

英超纯粹的商业化,也导致各俱乐部急功近利,经营理念过于功利,破坏了英格兰足球的结构,影响了年轻人的生存空间。

第一,本土球员、年轻球员生存空间恶化。资本的融入,重金引援是各俱乐部短期内提升战绩、知名度的直接方式。弗格森、温格之后,英超各主帅几乎没有培养年轻球员的空间,一旦战绩下滑,即面临被解雇。2003年英超开启金元模式后,青训水平急转直下,人才断档极为明显。在杰拉德、兰帕德、鲁尼这一批球员淡出后,鲜有英格兰本土球员成为旗帜性的领袖(哈里-凯恩算是其中之一)。2006年以前,英格兰队阵容豪华,表现惨淡;2006年后,国家队在配置方面一直处于二流水准,星光暗淡。英超的豪华直接导致了本土球员人才断档。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第二,金元政策导致足球泡沫严重。英超收入的繁荣,其营业成本明显提升。英足总10—11赛季出台了“17+8”报名制度,上报名单中必须有8人必须为本土球员,21岁以前在英格兰、威尔士足协注册,此举被称为“户口本”政策。英格兰本土球员因户口本身价倍增,年轻球员转会费动辄超过3000万英镑,明显虚高。同时,切尔西、曼城等土豪俱乐部大肆挥金,哄抬物价,提高了中小俱乐部的经营成本,各俱乐部皆以亏本为主,相当一部分俱乐部随时都有可能易主。本土球星在联赛中踢不上主力,却能享受高薪,鲜有海外效力者。


深度:剖析英超制度利弊,哪些值得中超借鉴呢?



四、结论

英格兰被戏称为欧洲的“中国队”,两国足球平均水平与国家综合实力极不匹配,虽是调侃,但两者确实有相似之处。英超作为世界上商业化程度最强的联赛,有很多地方值得中超学习借鉴。不过目前中超足球泡沫极为严重,在借鉴英超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局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