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圖/來自於網絡

【教書匠的反思】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尤其是許多名言警句激勵廣大教師無私奉獻,開拓進取,砥礪前行!!更有一些“名言”,讓教師數十年執著痴迷,無怨無悔。“選擇教育就是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奉獻”;“好孩子一定都是誇出來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毋容置疑,這樣的教育名言,每位教師都有親身體驗,都在執著堅守,彷彿一夜之間成了每個教師的“信條”。可是,如此的教育信條,是否符合教育的規律呢?是否契合孩子的成長規律呢?這3大“信條”,1200萬教師依然故我,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信條”之一:選擇教育就是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奉獻

有人感慨:“如果覺得每個人都擁有追求人生價值,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的話,那麼老師也不例外。不要對教師再進行所謂的道德綁架,他們是選擇了教育事業,是工資低,但就不要再雪上加霜的說,你們就該這樣,甘於清貧,奉獻一生是你們的本分之類的話,難道這是公平的嗎?”

“選擇教育就是選擇了清貧,選擇了奉獻”。作為一名教師,這句話,始終是一生執著堅守的信念,更是不懈追求的目標。這句話很現實,道出教師的精神實質,也是對教師的莫名的要求。時至今日,這樣的要求無形之中,變成了道德綁架。教師被譽為蠟燭,蜜蜂,階梯……教師又稱為園丁,春蠶,朝陽……現實社會就是這樣,人們在不斷追求金錢,物質,富裕……可是,就是一味要求教師無私奉獻,不計索取。難道教師就應該一生甘於清貧嗎?為什麼我們的教師就一定得清貧呢?讓我選擇奉獻,我無怨無悔,但讓我選擇清貧,何以養家?難道利用正當的勞動獲取報酬,體現價值不可以嗎?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目前而言,教師就是這樣不招人待見。教師只要一提地位,待遇,工資……指責聲,痛斥聲,謾罵聲就會接踵而至。接連不斷。什麼一天工作輕鬆,一週就那麼幾節課,一年還帶薪休假,有啥不知足的?作為一名教師,不止一次告誡自己“知足者常樂!”但是,30餘年教齡,生活在大城市,每月打卡工資5000多元,確實捉襟見肘,還不足以養家餬口,更談不上“令人羨慕”啦!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沒有良好的待遇如何吸收優秀人才加入教師隊伍?又何談提高教育質量呢?北京某些中學已經有了博士流動站,南方深圳50萬年薪招聘教師,博士畢業是必件,我們地區招聘教師,必須是部屬高校研究生。奉獻無可厚非,清貧呢?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信條”之二:好孩子一定都是誇出來的

現代教育中有一個怪現象:無論是作為家長或都老師,都一味地誇獎孩子,鼓勵孩子,甚至是無原則的誇讚。一件平常的很小的很正常的事情,家長老師總是說:孩子你真棒!因為他們固執地認為: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無法接受批評的孩子,很難長大”。作為一名教師,我也希望自己的勞動與付出得到肯定和表彰,這是前行的不竭動力。何況一個孩子呢?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我們的教育對象渴望獲得知識,更多的期望是茁壯成長和諧發展。我們一度以成功教育,賞識教育,愉快教育……為己任,並且視其為“珍寶”。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但是,我們的諸多教育模式並沒有脫離和擺脫純“知識”的培養。顯而易見,孩子們一味地被誇獎和讚揚,受不得半點責備和批評。最終誇出來的孩子是什麼?不知天高地厚,沒有底線,一點點承受和挫折能力難以接受,更多的是教育出一群“熊孩子”和“玻璃脆”。這樣的教育還有什麼意義?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信條”之三: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教育專家,心理學家陳鶴琴老先生曾經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是這樣老先生自勉的一句話,被一些基層的校長大加利用,成為指責老師工作不力的“大殺器”。

“任何教育都不是萬能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當今,世界上沒有什麼比這句話對廣大教師更具有殺傷了。可是,每個人內心都很清楚,時下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可謂是,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們需要重視學校教育,強調學校教育,但是不代表學校教育是萬能的,唯一的。眾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毋容置疑,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會產生莫大的影響。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教育絕不是單一孤獨的,需要合力”。作為教師,學生教育實踐中,我們不會推卸責任,更不會對孩子的問題,乃至於過錯,聽之任之,放任自流。但是,並非學校教育和教師能代替父母抑或社會的教育和影響。“5<2”教育現象,告訴我們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絕對的。尤其是當下,孩子受到家庭和社會的影響程度遠遠大於學校,難怪學校教育很多時候不得不和家庭教育作鬥爭。網絡媒體曝光的諸多孩子,像13歲魔鬼殺害小女孩,因為玩手機被制止弒殺教師的惡魔,學校能夠教育好嗎?沒有教育的合力,沒有相互支持和配合,教育的終極目標,何以達成呢?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教書匠後記】

作為一名教師,無私奉獻,沒有異議。至於說非要讓我們廣大教師清貧一生,無疑於強人所難,道德綁架!現如今,我們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代強國,努力實現民“中國夢”。全民共同富裕是奮鬥的目標,教師是建設中華民族偉大事業的一分子。大家都在脫貧致富,教師有什麼理由必須一直堅守清貧呢?

2020年“執教”!3大“信條”,1200萬教師還會有自己的尊嚴嗎?

感謝好友百忙之中的來訪和支持,歡迎大家暢所欲言,關注,點贊,評論,收藏。請在這裡留下您的寶貴意見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