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為什麼願意養牛的人越來越少?

老農民說事


說起養牛,在我們村,小幫手已經好多年沒看到過養牛的了,記得大概10年前,我們村後面,有戶人家養了2頭牛,在當時就已經特別稀罕了,近些年,也聽到不少朋友反饋說,當地養牛的越來越少,怕以後的牛肉越來越吃不起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本篇文章,這對此事,小幫手就說說自己的個人看法,主要有以下5點原因:

1、用途方面

以前養牛是為了耕地,很多家庭都會養一頭,而現在,用牛耕地早已被淘汰,再去養殖的話,花那麼多精力,綜合來看,已經不適合了。

2、成本問題

養牛的成本不低,而且週期很長,如果養殖多,投資就大,一般的人沒有那麼財力物力去投,而養殖少的話,就不值得了,你說一頭兩頭的,意義不大。

3、技術問題

養殖技術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一旦養不好,因病或者是其他原因死亡了,那就虧大了,一些小養植戶,說白了,所有成本除外,也就掙幾頭牛的錢,如果再因養殖技術問題死了幾頭,等於白忙活,如果是發病面積大,那就等著賠錢吧。

4、環保問題

近些年來,環保問題管理比較嚴,一些小的養殖場被關閉,如果想養殖,需要辦理一些證件之後才可以,也導致了一些養殖戶放棄。

5、偷竊

偷牛的事情是有發生的,以前比較多,現在隨著技術的發達,偷盜者少了,不過還是會存在,所以,一些養殖戶,怕被偷,也放棄養殖。

以上5點,是小幫手個人覺得的農村養牛越來越少的原因,當然這種情況,在一些專門養殖的牧區是不存在的,針對此事,你有什麼想說的,或者你認為是哪些原因導致的呢?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來討論。

我是農民的小幫手,更多相關內容,可點擊關注查看。


農民的小幫手


最主要原因是牛的本性問題。需要青壯年來收適,好比,看病,交配,來回進出餵養的地方。現在孩子們不願意幹,白天,晚上飼養,都是需要陪伴找經驗。不是有實踐得出來的經驗,你就能養好的。也只有習慣在家人一起養,老人傳受平時牛啥時該幹啥了。年輕人才會動動,根本沒有接觸到養殖的步驟了。公牛羊多大就該出籃了,母牛啥時就該敢犢了。有不吃草,有啥小毛病。等這一切,費心的事情。還有多少人會懂,我也是總結一下,也是一個無技術人。我的老爸知道,可是以不在世了。就是喂牛,歲數大,孩子們害怕來回出籃時,把老人拉倒了就不值了。把牛讓賣了,老人沒有依靠。心裡沒有幹啥才得的病吧,那時老人以80多了。實在沒有辦法。我們鄰居家也是養殖牛的行家,現在老人歲數大也不能養了。年輕人幹不了,歲數大也不適應。所以養殖人少了,牛價就高了。


耿周海


在我們農村裡面養牛的,都是為了耕種使用,作為家裡的勞動力一員,才會養牛的。但是隨著現在的機械化普及之後,養牛的自然會漸漸地減少了。

在農村方面養牛的,基本上都是家裡耕種使用,就像我們家一樣,以前養了牛,基本耕田種地都會使用自家的牛去耕種甚至是拉運東西。但是隨著機械的出現,逐漸淘汰了用牛來 犁田翻地。逐漸使用機械來做這些事情,不僅是速度提高,而且減少了很多的麻煩。後來就把牛給賣了。

現在的農村少養牛還有其他幾方面的原因;

種植的改變。

現在耕田的人逐漸在減少了,。原因就是在改為種果子,不管是自家種的還是在其他人來承包地來種果子都有。所以在出租的同時,能夠減少自己的付出還能夠得到一些報酬,足以夠購買糧食。

生活水平提高。

現在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農村可做的事情也是比較多了,養牛不僅需要時間打理而且週期非常緩慢。

如果是依靠養牛收入的話,那基本上需要幾年的時間才有得賣出去。所以這個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再一個就是現在農村的沙洲地,已經被種植起來一些樹木等等,放牛的地方都少了,所以現在的人基本上很少養牛了。

就按照我所在的農村裡面來說,養牛的也不過只有兩三戶人家。

農村養牛,主要是為了耕種,但是現在耕種的人,基本上都在使用那些機械來運作,所以養牛的自然就少了起來了!


農人莫小道


農村人不願意養牛了要從多個方面分析,首先農村個體肯定養牛的越來越少了,第一農村種地的很少了,以前養牛是為了耕地。現在即使有種地的也是機械了,就算山區也都有小型耕地機了,這個是最主要的。第二農村現在兩極分化嚴重,那就是隻有老人和小孩。小孩子要讀書,老人已經幹不動了,養不起牛了。第三養殖場的衝擊,現在不管幹什麼種地養殖基本上都是在慢慢向規模化發展,以前農村一戶一戶散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吃的基本上也都是養殖場出來的,以前農村養頭牛,過年殺了還能賣肉,現在養殖場那麼多。牛在農村很多地方看的都比較神聖。因為牛為農村人幹活,任勞任怨。以前農村人對牛都很好,基本上一頭牛養到老,都捨不得殺。


再說說農村專門養殖牛的。像我們南方山區,前幾年養殖牛的很多,但是最近減少了。養牛的市場還不錯,可以說市場很大,像我們這邊現在的情況就是隻要你有牛想賣隨時都可以,很多牛販子已經無牛可買了,可是為什麼也沒有人願意養了。

第一環保查的嚴,以前你養牛,牛糞隨便倒,即使不倒農村種地的很多,都被人拉走了,可是現在呢,沒人種地了,沒人要了,環保局呢又不讓你亂倒,有些小養殖場也被拆了。


第二,成本太大,週期太長。以前養牛的就是看重牛肉價格的穩定,市場的廣大。現在這些都還在,關鍵是成本太大,一頭小牛犢就要五六千,每天還要吃東西,一頭牛一天少說也要十二三塊。加上養殖時間週期太長了,自繁自養一頭牛平均要兩年才能賣,還要養的好的。

第三老一輩人的老去,以前農村很多牛郎中,對養牛都很懂,還有老一輩人的勤勞。現在的年輕人呢?技術不懂,又怕吃苦。沒人願意養了。養牛需要技術的,死一頭牛就虧了萬把塊,虧不起啊。所以很多人不敢養。

養牛如果養好了肯定是能賺錢的。養牛也根本不愁市場,現在主要你有牛隨時能賣出去。價格也還不錯。我們這邊牛肉已經漲到45了,去年都還是40。

個體散養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想養殖牛必須要專業化了。我現在也在養牛小規模,發展的項目很多,還有土雞,黑豬,蚯蚓,香椿,藥材這些。農村創業真的很難吶。

我是農村人,我為農村代言。


三農帝國


不請自來。

1,機械化的普及,過去牛在農村是屬於生產力的存在,牛車,牛犁,拉磨。可是現在被拖拉機,小貨車等取代。

2,生活水平提高,過去牛除了幹活,就是一年賣一兩頭換錢,但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隨便乾點什麼就可以比養牛乾淨輕鬆。

3,老人老去小年輕人不願意。現在的年輕人無論如何都在試著在大城市謀取工作,要麼是從事木工挖掘機幹工程等工作,不會想著養幾個牛過一輩子。

4,養牛條件,現在牛不許上山,放牛都沒地去,牛啃一口樹被村裡人要幾百得不償失。過去的秋收秸稈能作為牛的糧食,現在種地的也少了,秸稈也就是少了。

以上。


Kov37605099


就在上週末,從農村老家父母口中得知,家裡養了將近十年的老牛生病死掉了。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牛在農村農業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在農村,養牛的主要目的有三個:耕種、運輸,經濟效益。在現代農業機械的發展推動下,牛在農戶家中的地位逐漸被取代。

1.耕種:各種高效率農業機械的普及和應用,徹底終結了牛在農業耕種方面的作用和價值。即使是在丘陵山地地區的農村,各種小型農業機械同樣能夠完成各種農作物的耕種。

2.運輸:對於老農民來說,牛拉車運送糧食的歷史只能成為新農村發展進程中的一段回憶。現在的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改變了農村道路環境,手扶車,三輪車,機動車在農村隨處可見。

3.經濟效益:和其他家禽、家畜相比,牛生長期緩慢,規模化養殖雞鴨鵝僅需一個多月的時間,規模化養豬隻需3到6個月時間。

牛生育期長,一年只能生育一胎很難形成規模化。養牛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的飼料和青儲飼料,而且經濟效益遠遠低於其他。

另外,受國家大規模進口牛肉影響,國內牛肉市場價格受到衝擊。農民養牛成本高,產值低,形成農村養牛越來越少的現象也就理所應當的了。


野夫


“在農村,為什麼願意養牛的人越來越少?”現在在農村,牛確實是越來越少了,因為現在在農村不像是在過去的農村,農業發展形式都是小農經濟時代,老牛耕地比較常見,牛是農民最好的朋友,踏實肯幹,又勤奮,所以,當時在農村,牛比較常見,農民有願意養;

而現如今,隨著農業發展的不斷提速,傳統的耕作方式已經被逐漸地淘汰了,因而牛也就變得更為少見了,機械化的耕作完全將牛所取代,農民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養殖,所以,這就是一個原因;

再者,現在在北方牧區,其實牛還是比較多見的,這是一個剛性需求,不會說被代替,因為這是固定的主產業發展,是當地主要的經濟發展來源,是不會被輕易捨棄的!所以說,還是要依據不同的情況來具體分析,只能說在小農戶家庭是少見了;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農村為什麼願意養牛的人越來越少?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下面答主從不同的維度進行分享。

1、過去,牛在農村很重要的,即可用來耕地,也可用來運輸,所以養的人多。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牛在農業、運輸等方面的傳統功能基本喪失了,所以養的人就少了。

2、現在養牛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食用,比如牛肉、牛奶,養牛已經成為一種商業行為,由於養牛投入大、回報週期長、風險高,其實不適合普通農村人來玩,所以養牛的人越來越少。

3、示範效應總是很顯著的,這麼些年下來,很多人因為養牛,寶馬車進去、自行車出來,把家當很悲催的賠了進去,這樣的事情多了,農民就學聰明瞭,養牛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4、青山綠水,也是金山銀山,現在環保抓的嚴,很多地方出現了禁養區,如果不能解決環保問題,即便你想養牛也不會讓你養,這也會推動一部分人打消養牛的念頭。

總之,社會的發展決定了農村願意養牛的人越來越少。

希望上述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畜牧大集網


首先,以前農村人養牛,牛可以作為幹農活的得力助手,耕田、拉貨都能幫到不少忙,農夫都把它當成活寶,現在種田的人也少了,即使現在要種田耕地,各種機械工具也多了,牛作為得力助手的地位慢慢被取代,農民養牛也越來越少見。其次是,如果不是規模化把養牛作為專門供應市場的話,農民養一頭牛會耗費很多盡力,不但成長速度慢,比養殖雞鴨豬的成本更加高。再次就是,現在農村年輕的一代人,都向往著城市的生活,都喜歡外出讀書打工就業,老一代的人隨著生活觀念的提升,視野的開拓也不想再折騰下去了,即使生活在農村,做一些簡單的農活,種一些蔬菜水果,產出的效益更高!因此,在農村願意養牛的人越來越少也屬正常的!


漁客慕小霖


農村的小夥伴都知道,小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養牛,

除了幫農民種地之外,還能賣錢,牛肉的價格到目前為止都是非常高的,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如今農村養牛的人家反而比小時候還要少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不光是養牛的人少了,就連種地的人都少了呢,

有相當一部分的農村人為了生計不得不到大城市打工,家裡剩下的人就沒有辦法連種地帶養牛還養孩子都幹了,所以就有一部分人家不在養了,有的人甚至全家都外出打工所以地也不種了

種地的人少了,玉米杆,秸稈這些牛吃的東西也就少了,人們都是把牛趕到山上去吃草,沒有儲備過冬吃的秸稈 乾草 牛可吃的東西就少了,農民還得給它買飼料,這樣就不賺什麼錢了

雖然現在農村養牛的人家少了,但還是有一些傳統的村落現在還在使用牛進行耕種犁地,這些村子裡還是有人養牛的。其次現在養殖環保抓的很嚴,對於養殖場的要求也嚴了很多,不符合要求的養殖場就要整改或者停掉,也會有一部分人放棄養牛

另外,國家的農業正在進行全面轉型,未來的養殖業也將以明顯的區域化形式存在,養殖區域的劃分將會越來越明顯。以後對養牛的要求也會更加清晰,更加專業,規模化的養殖場會越來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