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去世後,五百人世代為他守陵,時至今日仍在堅守


成吉思汗去世後,五百人世代為他守陵,時至今日仍在堅守

成吉思汗的大名已經是如雷貫耳了,在歷史上,成吉思汗開創了朝代的最大版圖。蒙古帝國時期,成吉思汗不斷的擴張,最遠的地方到了現如今的歐洲地區。不過,在成吉思汗的一生中,幾乎都是征戰的,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是如此。

成吉思汗在征戰西夏的時候,病逝了。按常理來說,成吉思汗的葬禮應該是非常莊嚴的,但是歷史上的成吉思汗並沒有大規模的進行葬禮。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病逝六盤山下。本來沒什麼的事,卻變得異常神秘。


成吉思汗去世後,五百人世代為他守陵,時至今日仍在堅守

成吉思汗死前有遺囑,就是密葬。由於成吉思汗的密葬,時至今日,人們對成吉思汗的陵墓到底在哪裡,都是一個謎題。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蒙古族的傳統習俗,從白駱駝額頭上取下一綹絨毛放在他的嘴上,吸收了他最後一口氣,留下他的靈魂。


成吉思汗去世後,五百人世代為他守陵,時至今日仍在堅守

正是這一綹絨毛與成吉思汗的畫像和部分遺物一起,放在了一個白色宮帳內進行供奉,由此,這裡就成為了成吉思汗陵。時至今日,人們對這個成吉思汗陵進行祭祀,同時這裡也成為了國家級保護文物。這裡就是蒙古帝國第一代大汗成吉思汗的衣冠冢。


成吉思汗去世後,五百人世代為他守陵,時至今日仍在堅守

現如今這裡成為了國家級保護文物,其次就是有守陵人。這個白色的宮帳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鄂爾多斯市區40公里。成吉思汗死後,相繼的,成吉思汗的四位夫人過世,隨著人口的死亡,裡面供奉的神物逐漸增多,白色宮帳也隨之增加。


成吉思汗去世後,五百人世代為他守陵,時至今日仍在堅守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八白宮”,由此這裡也成為了成吉思汗陵寢。八白宮形成之後,一支由親兵和部分蒙古貴族組成的守陵部隊也成立了。他們被稱為“達爾扈特人”,人數達到了五百人。在成吉思汗生前,曾經給這些人留下遺囑。


成吉思汗去世後,五百人世代為他守陵,時至今日仍在堅守

這個遺囑就是不允許這些人擔任任何官職,也不用負擔官差徭役,他們一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看守成吉思汗陵。達爾扈特人負責守護、管理、祭奠等各項事宜,而且是父傳子,子傳孫,世世代代守護,也就是說,這些人是世襲制的。


成吉思汗去世後,五百人世代為他守陵,時至今日仍在堅守

值得一提的是,達爾扈特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擔負神聖使命的人”,目前達爾扈特人數約在2000人左右,已經形成了一個特殊部落。成吉思汗距離去世已經八百餘年的時間,時至今日,在成吉思汗陵的八白宮中仍然有達爾扈特人守陵。


成吉思汗去世後,五百人世代為他守陵,時至今日仍在堅守

在內蒙古當地,成吉思汗陵的所在地,當地的政府建立了成吉思汗陵管理局,由50多名達爾扈特負責管理。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到了農曆三月二十一日這天,成千上萬的蒙古人都會聚集到成吉思汗陵,共同紀念他們偉大的祖先。

達爾扈特人現如今已經有將近兩千人左右,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人已經為成吉思汗陵守陵了八百餘年。達爾扈特人在世襲的過程中,還會有《伊金頌》、《蘇勒定頌》、《窩奇特經》等學習內容,這些都是父傳子,世襲相傳的。

從成吉思汗歸天之日起,一支精銳之師便從戰功卓著、最最忠誠於成吉思汗的部將及其後代中選拔出來,這些人就成為了後來的達爾扈特人。成吉思汗無疑是當時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人物之一,在1998年發《華盛頓郵報》中被稱為“千古風雲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