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該當受此懲罰?

——瑪麗·佛朗斯·伊裡戈揚《冷暴力》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前幾天閨蜜和我訴苦,最近因為疫情和先生在家日對夜對,兩人的矛盾已經升級到冷戰的狀態。閨蜜表示,她寧願先生對她破口大罵,也不願意受此精神折磨,她甚至一度問我:是我的錯嗎,我真的有這麼糟糕?

在一段婚姻關係當中,冷戰相比歇斯底里的爭吵,它的殺傷力更大。當冷戰升級為冷暴力時,可以篤定,你們當前的這段婚姻關係並不健康。

那麼,在一段婚姻關係中:

  • 如何界定冷戰和冷暴力;
  • 冷暴力在婚姻中是怎樣產生的;
  • 為什麼會有人甘願被冷暴力不離開;

下面,帶著以上的問題,我們來談一談婚姻的致命行為:冷暴力。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冷暴力其實是一種精神虐待

在《女兒們戀愛了》的真人秀節目中,大家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這樣一個畫面:在旅途的第一天,向左在車上故意不和郭碧婷聊天,下了車也這個提著行李往前走,完全不顧妻子。後來便出現了郭碧婷在車上出現崩潰、痛哭的畫面。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當時大家都以為郭碧婷不過是有點敏感,因為向左並沒有責罵或做出何欺負郭碧婷的行為。但在節目中郭爸爸表示,女兒平時很堅強,一般不會失態,這次一定是受了很大的委屈。

可以看到,郭碧婷之所以崩潰痛哭,是因為他被向左冷落了。這個平時對她特別溫柔,又呵護有加的男人,突然之間和她形同陌路,對她異常冷淡,這種感覺使她受盡折磨,痛苦不已。

其實我們都能感同身受,自己最親密的伴侶突然之間對自己冷漠甚至排斥,這其實是比被當眾打罵還要折磨人的事情。儘管我們的身上沒有受任何傷,但內心早已支離破碎。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郭碧婷和向左


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郭碧婷經歷的是冷戰還是冷暴力?

從郭碧婷崩潰的畫面來看,可以確定小兩口正處在冷戰階段無疑,但是否會升級到冷暴力,就是需要看他們事後是如何相處的。

如果你認為暴力不過是冷戰的升級版,區別只是程度嚴不嚴重的問題,那就錯了。

冷戰和冷暴力有極大的差別:冷戰是處於健康的婚姻關係當中,而冷暴力的婚姻狀態是不健康的。

打個比方,假如向左在冷落郭之後,自己內心也痛苦萬分,沒過多久就主動和郭認錯,或者在郭有意示好的時候馬上給她一個擁抱,兩人相互懺悔,感情在很短的時間內除去芥蒂,和好如初。那麼可以確定,向左和郭不過是在小打小鬧的冷戰階段,他們正在磨合彼此的性格。

但假如,向左在冷落郭之後,並沒有在短時間內主動和郭溝通,等到郭因為情緒崩潰,受不了來自精神的折磨,主動跟向左示好的時候,向左也沒有待郭如從前那般溫柔,或者在和好之後你就用語言暗示是郭的錯。那麼可以確定,向左在冷暴力郭碧婷。

冷暴力是在一段婚姻關係中,對伴侶在精神上進行施壓,以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並且是它故意為之的行為。

心理治療師瑪麗·佛朗斯·伊裡戈揚認為:冷暴力是一種精神虐待。

在婚姻關係中,被冷暴力者往往因為得不到伴侶的預期中的反饋,相反,他們感受到伴侶的冷漠、排斥甚至不尊重,他們感到無所適從,於是逐漸陷入無助、痛苦的負面心理狀態,他們甚至會開始質疑自己,嚴重者可能會對心理健康構成威脅。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冷暴力者的目的:掌握婚姻的主動權

小麗和小唐是一對新婚夫婦。結婚前,小唐對小麗千依百順,呵護有加,小麗一度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可婚後,小唐開始對小麗忽冷忽熱,為了限制小麗的社交,不讓她太過於打扮自己,小唐會刻意疏離冷落小麗,有時候甚至會奚落她。

小麗一度以為小唐對她的“管太多”是因為愛她,而當小麗遭受到冷暴力之後,她極度渴望能回到從前那樣溫柔的時光,於是她開始遷就小唐,希望這樣能換來那份曾經的美好。

可這種遷就一旦開始就沒完沒了,小唐不但沒有回到從前,反而對小麗的控制慾越來越強,還經常對她冷嘲熱諷。最後,小麗的隱忍達到了底線。如今,她不再是從前那個開朗積極的女孩,現在的她,變得敏感易怒、愛哭,甚至有點神經質。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我們可以看出,小唐總是試圖主導這段婚姻,他對小麗有極強的控制慾。但小唐對小麗的控制行為,相比那些直接怒罵或暴力伴侶的人來得更加文明,也更加隱晦。

在婚姻關係中,冷暴力者往往把伴侶當成自己的私有物品看待,而不是當作需要被尊重的另一半。他們採用給伴侶精神施壓的方式來對方“遷就”自己,以此展示自己在婚姻關係中的主導地位。

這正是冷暴力者最主要的性格特徵,瑪麗·佛朗斯·伊裡戈揚認為:大部分冷暴力者都具有自戀型人格的性格特徵。

自戀型人格並不是一種健康的人格狀態,他們我在自己的世界裡,希望世上一切都能按照他們的方式發展。

很顯然,自戀型人格的人在生活中會處處碰壁,於是,就像瑪麗·佛朗斯·伊裡戈揚所說的:“他們把自己感覺不到的痛苦,即拒絕承認的內在衝突加諸他人身上,以此取得平衡。”

事實上,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其他更好的生存方式,他們性格的塑造大多來自於原生家庭,童年的遭遇使他們堅信“自我為中心”才是正確的生存方式。

在一段婚姻中,自戀型人格的人其實是把他認為正確的生存方式無限縮小,畢竟,在婚姻中佔據主導權比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佔主導容易多了。因為這時候,他們只需要想盡辦法讓一個人“臣服”於自己,即可更舒坦地活著。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為什麼大多數被冷暴力者不反抗

在一段婚姻關係中,冷暴力其實並不少見,很多人之所以會無視因為“冷暴力”並不容易被覺察。被冷暴力者無疑是這是段關係的受害者,他們飽受精神的折磨,有的甚至會懷疑自我,自尊感極低。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被冷暴力者明明知道被自己不公平對待,卻不反抗,還要任其擺佈。

其實,被冷暴力者並不是不反抗,更多的是因為無能為力。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①他們正在遭受冷暴力而不自知

在一段婚姻關係中,大部分遭受冷暴力的人很有可能並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冷暴力。

說回小麗的例子,小麗以為小唐對她的控制不過是“小唐對她的關心和在乎”,畢竟,結婚前小唐確實對她呵護有加,她善意的解釋小唐對她冷漠的行為也是情理之中。

試想一下,在一段人際關係中,一個平常對你很友好的人,突然有一天冷漠相待,你的第一反應肯定不是對方故意而為之,而是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你會這樣想: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

其實,你也並沒有做錯什麼,真正的原因是你使你的伴侶感覺到你不能被掌控,這使他們焦急和生氣。但他們並不會直接告訴你:“我不喜歡你這樣做。”他們也不會呵斥你,或者對你拳打腳踢要求你糾正過來,因為這樣顯得太過突兀。

相反,他們會營造一種“確實是你做錯”的錯覺,使你自我懷疑,而你也在被冷暴力中而不自知。

明明是受害者的你,卻被活活的誣陷成行兇者。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②被冷暴力者的委屈:反抗了也沒用

當然,被冷暴力者到了後期是能感受到自己正在遭受精神虐待的,可問題是,精神虐待並不會遺留痕跡,它不像家暴那樣身上總歸有傷痕,多少能得到外人的同情和理解。

當你嘗試向親戚朋友訴苦的時,親戚朋友出於勸和不勸離的態度,一般會這樣說:“是不是你太敏感了,調整好自己,好好過日子吧。”

你不確定是否能夠獲得他人理解時,於是,你只能默默的承受。

另外,你的伴侶也更善於利用他人來對你施加壓力。他對你忽冷忽熱,習慣用冷嘲熱諷的方式去激怒你,使你情緒崩潰,自己卻淡定自如。

曾經有這樣的新聞,兩夫妻在大街上,妻子向路人哭訴丈夫出軌,而丈夫卻異常冷靜的站在旁邊,眼神裡充滿了藐視和冷漠。丈夫的行為激怒了妻子,她情緒變得更佳激動,癱坐在地上歇斯底里的哭吼。看到現場情況的路人,都紛紛指責妻子野蠻不講理,卻沒有人指責丈夫的冷暴力的行為。

假如,你站在外人的角度去看待被冷暴力者的行為,就會發現他們總是容易情緒激動,不能控制自己,甚至有點神經質。

你發現,你精神上的痛苦根本無處發洩,直接展示憤怒或者歇斯底里,並不會得到任何同情,相反顯得笨拙,甚至會被評價是自作自受。

所以,與其讓自己變得像瘋婆子一樣,不如遭受到的痛苦嚥下去,這樣,或許看起來還能像個人樣。

大部分情況下,你會在權衡利弊之後,選擇屈從附和伴侶,因為,相比來自精神上無盡的痛苦和折磨,那些違心的、附和伴侶的行為真的不算什麼。


心理學: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不自知


結束

今天的文章或許會讓你感到沉重,但你要明白,它確實是冷暴力在婚姻當中的真實寫照。

當你在一段婚姻中,更多的時候是痛苦和受盡折磨,那麼也就是在告訴你,是時候去剖析它了。

假如,曾經的你是一個健康、積極陽光的人,但步入婚姻之後,不知怎麼的就敏感、易怒、充滿負面情緒,那麼你可能要警惕自己是否正處於被冷暴力的婚姻當中。

同時你要明白,在一段婚姻關係中,你的伴侶是不可能一下子就佔據婚姻關係的主導地位,更多的時候他會進行試探,並試圖一步一步的去操縱你。假如你能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有所警惕,像伴侶表示你獨立的人格不容侵犯,那麼你們的婚姻則會在權利平等的狀態下,健康成長起來。

但假如現在的你,正在遭受婚姻中的冷暴力,而你的伴侶具備極強的自戀性人格,那麼此刻的你,應該想辦法從這段關係中掙脫出來。

關注我的頭條號@凡菲凡 用專業的角度剖析生活中的心理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