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一新生,問父母每個月要7000生活費,過分嗎?

黑白凳子


大學生向父母要生活費這個情況在東亞國家應該算正常,特別是我們中國,幾乎大部分的父母親可以說都是傾其所有不顧一切的支持孩子求學,無怨無悔。

像這種每個月到底是多少生活費的問題,要看你的父母具體情況,要是你父母親加起來月收入不足一萬,你卻說需要每月七千元,那就可以說是不孝加惡毒了,父母把百分之七十的收入給你做大學生活費,那麼他們怎麼正常生活?且不說,他們是否還有銀行按揭需要償還,單是各種家庭開支就維持不了,一個家庭,除了出去工作必須的交通、通訊、服裝、人際交往、餐飲等必須費用開支外,一個家庭還需要物業費、水電費、家庭日常用品費、醫療保健費、房屋按揭或房租費、車輛使用費、維護費等等。太不容易了!

那麼如果,你的父母合計月收入超過了三萬元或更多,那麼他們每月支付孩子大學生活費七八千元那肯定沒有問題。反過來,你的父母肯定還會多給你一些。害怕你生活費不夠苦了自己!再如果,你的父母月收入超過三十萬甚至數百萬,已經屬於富豪的一類人,那麼你每月只需要七千元生活費,就屬於比較刻苦樸素的好學生了!沒有那些紈絝富二代的不良作風。值得表揚你!


秋天秋風秋雨紅葉


不過分,我上學的時候,2006年那會,我一個月光油錢就得1000多,吃飯的話在學校省點一天大概不到一百,基本上都是在外邊跟朋友吃,大概一天三百吧,然後其他的上網基本沒幾個錢,出去旅遊一週兩天也就兩三千這樣,周邊自駕遊也花不了多少,一個月一萬上下吧,感覺已經很節儉了,現在物價漲的這麼厲害,你新生估計還沒有車,油錢省了,沒車週末肯定也不能自駕遊了,這個錢每個月兩三千也省了,一個月7000應該夠了


貝勒爺的那年


大一新生一個月要7000生活費,提出這樣的問題,你家應該家庭很好,父母有錢,這樣的話一點都不多,有錢人家的孩子玩個遊戲一個月都不止7000。

但如果父母只是普通人,家境普通,我覺得父母生了你都會後悔,大一新生都要7000生活費,你是不知道,很多大學生剛畢業工作3000一個月的都一大把,我是做建築的,認識很多剛畢業到工地來的施工員,都是3000多點一個月。錢也不是那麼好掙的。

當然誰都想用錢大套點,但也要實力允許才行啊,我鄰居讀大學的時候,父母也沒什麼錢,他們都是暑假到工地上和我們一起幹活,一個暑假也掙也萬多,從初中的時候就開始暑假就到工地上幹,讀的建築,畢業的時候實習,在工地上才給他1500一個月,後來3000多,幹了7年多了,現在好像8千多一個月了。


重慶忠縣小哥


一個月七千生活費不多,畢竟你家裡有礦,是不是有時候你家裡還問你錢夠不夠?

我們這些普通家庭的,永遠體會不到你們這種生活,我們家世代種地為生,七千對我來說都不是小數目。

我去年的工資也就是這個數,如果我兒子問我要七千多塊錢,我可以全打給他,但他如果一個月花完,我絕對打的他下不了床!


八零後的峰子


如果這裡是說靠自己努力自己賺錢,每個月花7000一點都不過分,自己有那個本事賺錢,花多少都無所謂。重點是找父母要7000生活費,我真不知道怎麼想的。想想父母一個月可以掙多少錢,一個月7000的生活費,一年怎麼也得五六萬吧,這只是生活費,學費呢,家裡開銷呢?一年下來的多少錢。

我是13年上大學,17年畢業,北方孩子男方上學,我父母是農民,家裡雖然沒有多富裕,但是從高中開始,父母都是一次給我一年的生活費,大學時每個月平均下來1000元,在那會我的生活費雖然算不上高的,但絕對不低。


曉娟666


你是富二代,不過分,如果父母是工薪階級的,那麼你過分了……7000,真敢說啊……雖然離開大學N久了,07年那會兒,在當時條件一般,我還是美術生,當時的生活費也就500,比同寢室的小夥伴還少100呢……而且那時還是全包的那種…


魅影媚兒diy


要多少是你的權利,給多少是父母的態度!15年前一個月600元要自己安排衣食住行,現如今物價看漲,但學校食堂的價格基本變動不大,以北京高校為例,一頓飯15-20元絕對吃飽,一天按60,一個月1800,再貼你1200生活開支。3000擋不住那就自力更生吧~兼職有很多,如果你不是富二代,那就趁早學會謀生技能!


曹佳寧律師


這個答案不好說,因為都不知道你的家庭情況,如果你的父母是王建林、許家印、馬雲。每月7萬的花費也不算多。但如果你的父母每月才賺幾百塊錢,那你的7000就是和喝你父母的血。不過作為中國大部分的家庭來說,你的7000塊錢有點多了,不知道你的7000塊錢都花在什麼地方了。我覺得正常的學習用不了那麼多。


修理為人民


你父母如是千萬富翁,每月7000不算多,還是滿節儉的,如你父母是平常百姓人家,收入也不多,你還每月要7000元生活費,那就是你腦殘了。


草原上的快樂行者


“過分嗎?”難道不過分嗎?[捂臉]不算資金時間價值,以後你能每個月給父母至少7000嗎?

本人在新二線城市的省城就學,大一入學父母進行了“生活費評估試驗”,最後經過雙方協調,一月1000生活費,月初500,月中500,只要吃的不是山珍海味,1000元足夠了,學校食堂不會貴到哪裡去,還能攢點錢以防突發事件,父母坦言如果不夠用的話可以問他們要,可花完生活費也從來沒有問父母要過,原因簡單:⑴父母得交物業費、買菜、加油、水費電費停車費、贍養雙方老人、如果不是獨生子女,還得負擔其他子女的補課費和生活費,七零八碎的費用也很多,我們應該替父母想想。

⑵都是成年人了,多少有點羞恥心吧,一直貪得無厭的問父母要錢,真的會不好意思。

⑶當生病的時候也不會問父母要錢,怕父母擔心。

如果你不是國外留學或者特殊情況,想要過更好的生活,想買奢侈品,得靠雙手,去兼職,去學會理財,而不是靠花唄靠賣腎靠校園貸靠父母。

不能把父母對你的愛當做你貪得無厭的資本。

不論家境如何,你都得獨立,一個勁索取父母財產的子女叫“啃老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