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貼身保鏢,武功有多高,只用一招就把霍元甲撂倒了嗎?

大鵬侃歷史


慈禧太后是晚清數十年間實際最高的統治者,這樣一位大權在握的人,身邊的安保工作自然是做得非常到位的,我們今天要介紹一個人,他是慈禧太后身邊的帶刀侍衛,也算得上是他的貼身保鏢,個人武功是非常高強的,僅僅只用了一招,就將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當時的霍元甲大俠給撂倒了。估計都很少有人聽說過他的名字,可見他為人是相當低調的,而且名氣上遠不如霍元甲,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作為慈禧身邊的這個貼身保鏢的傳奇故事。

他就是清末非常傑出的武學大師,李瑞東出生於1851年,是現在天津市城關鎮武清區東街人,他家祖上三代為官,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官二代,儘管出生於官宦之家,但是從小就是文武兼修。這又便很喜歡刀槍棍棒,7歲的時候就拜了大刀孫為師,開始正式的學習武術,到了12歲又被推薦到城東關帝廟找韓道長學習少林拳法。後來再大一點之後,又被韓道長推薦去學習了腳法。由於從小學習武術,李瑞東身強力壯,再加上平時跟著父親學醫,慢慢的就變成了一個內外兼修,文武雙全,並且愛好江湖道義的英雄好漢。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當時的端王府總管王蘭亭在外出辦事的時候途經李瑞東的府上並小住了幾日,他每天都看到這個少年都在非常刻苦的練功,覺得他將來必定會成為一代武學大師。所以就帶著這位初出茅廬的少年,到全國各地去辦一些非常有名的武術大師進行學習,通過廣大名家武學將精髓熔鍊於一身,最終通過自己學到的這些東西演化出李氏太極拳,成為了響噹噹的一代武林宗師。

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壽,端王府就派出了李瑞東去宮中給慈禧太后慶生,表演了一套行雲流水的拳法,慈禧覺得這個年輕人非常不錯,就將他留在宮中擔任帶刀侍衛,以及作為一個教練來負責後宮的安全。李瑞東在太后特別的賞識之下,他的升職之路走的是相當的順暢。這就引起了其他的侍衛的不滿,經常被其他人挑釁。畢竟這個人從到宮中之後又沒有表現出他個人有多麼過人之處,其他人根本不服他,所以有一次其中一個貼身侍衛張斌如就趁著李瑞東在休息時故意找麻煩,但是沒想到李瑞東一拳打出去之後,瞬間就能穿透木板隔牆,可見他的功力是相當深厚的,這件事情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去敢找他的麻煩了。

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慈禧太后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向西逃竄,當時的李衛東作為貼身保鏢一路護送。按理說他這樣為慈禧賣命,等到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之後,必然會大加封賞。可是沒想到只許他要迫於八國聯軍的淫威,就將負責支持義和團的端郡王治罪,而李瑞東是由端郡王舉薦給慈禧的,所以也就因此受到了牽連,被迫離開皇宮回到了天津老家。

李瑞東回鄉後,當時對他非常敬仰的霍元甲就來拜訪他,想要跟他切磋一下武藝。所以他生性豁達,對於後輩都不吝賜教,跟他交手了幾回合。按理說當時的李瑞東已經50多歲了,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已經開始退化,而霍元甲才30出頭,身體狀態正處在一個非常好的階段,李瑞東跟霍元甲交手不一定能佔到好處,可是沒想到二人剛一交手,霍元甲就已經明白自己不是李瑞東的對手,他的一些拳法套路都被呂立東很強烈的化解,並且他還能夠抓住機會後發制人,一招就將霍元甲給撂倒了,學武之人,技藝不精就只能夠甘心認輸,霍元甲也是如此,既然輸了,那也就沒得說。

李瑞東回到老家之後,除了偶爾接待社會名流和武林人士的來訪,他也全心編撰自己的拳法,他深刻明白,當時的民眾對於國家意識非常淡漠,以及整個民族精神的頹廢,對於這樣的情形,他表示出非常的擔憂,為了能夠凝聚民心,以武強國便創立了武德會,後來又將其改為中華武術會,聯合了很多武林名門,共同來籌建。可見這樣一位武林大師,不僅自身武功高強,同時還心懷天下。他的行為充分彰顯出了華夏兒女骨子裡面那種寧折不屈的品質以及尚武精神。


小芊芊愛歷史


他一招制服霍元甲,當時他已經53歲,霍元甲小他17歲,36歲。一個老者,不費吹灰之力打敗年富力強的武林後起之秀,可見他武功之高。

奇人

此人名叫李瑞東。李派太極拳創始人。他父親懂武藝,精醫術,常常免費為鄉親治病。耳濡目染之下,李瑞東也自小學習醫術與武術。

醫術與武術,是有許多相通之處。醫術的鑽研,幫助李瑞東的武藝的突飛猛進。

李瑞東自小天賦極高,家傳武藝嫻熟。年輕時,也設下擂臺,屢戰屢勝。直到父親的一位王姓朋友到來,二人切磋武藝,李瑞東毫無招架之力。

打不過的李瑞東沒有沮喪,反而要拜王姓朋友為師,王姓朋友因與李瑞東是平輩,沒有同意,卻代師收徒,與李瑞東成了師兄弟。此人就是太極宗師楊露禪的大弟子王蘭亭。

楊露禪死後,王蘭亭也跟隨一代武林奇人董海川學藝八卦掌。李瑞東打下堅實的武學基礎。掌握太極、八卦多門武藝。

後來,李瑞東跟王蘭亭入京,任職端王府。期間結識少林寺龍禪法師。互教武藝。又拜岳青山學習岳家心意六合拳。

後來慈禧六十大壽,端王載漪帶著師父李瑞東賀壽。李瑞東在宴席上,表演了武功。技驚四座。慈禧大喜,當場讓李瑞東任二等侍衛兼侍衛教師。

在宮中任職期間,李瑞東認識了武當大俠甘鳳池的後人,108歲的甘淡然,學習武當太極拳。

李瑞東先後跟隨王蘭亭、董海川、龍禪、嶽青山、甘淡然等當時頂尖高手人學武,博採眾長,晚年創出“李家拳法”。

奇事

李瑞東一生,敗過兩次。一次是敗於王蘭亭,一次敗給甘淡然。


雖經失敗,李瑞東卻好學謙遜,打不過你,我就拜你為師。

李瑞東任職大內侍衛時,初來乍到,有人不服。其中有個叫張斌如的侍衛,自恃武藝。與李瑞東較量。

沒成想,只一招,李瑞東就把張斌如打倒,張斌如破牆而出,倒在隔壁房子裡。

張斌如也不是愣頭青,跟李瑞東一個心思,打不過,就拜師。

李瑞東故意刁難,想拒絕,便讓張斌如拜為師爺。張斌如絲毫不猶豫,拜李瑞東為師爺。

八國聯軍侵華,慈禧跑路。李瑞東心灰意冷,曾孤身犯險,大戰長槍短炮的八國聯軍。僥倖逃生後,回到老家。致力武術傳承。

李瑞東在老家,是個富戶。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時常接濟窮苦百姓,贈醫施藥。

又廣收門徒,傳授武藝。定下戒規,約束弟子行為。創立“中華武士會”,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性的武術比賽。

李瑞東不僅武藝高強,為人急公好義,更是為世人稱道。

奇能

晚年回鄉的李瑞東,名聲響亮。來拜訪者絡繹不絕。

霍元甲就是其中一個。

面對來訪者,李瑞東都是好酒好肉好招待,甚至資助回鄉。甚至因此,讓大富戶的李瑞東,賣掉田產傢俬,也要讓這些“外來人”不受拮据。

長此以往,李瑞東反而有些捉襟見肘。即便如此,李瑞東為從未向徒弟開過口。

霍元甲到訪,與李瑞東交手,一招落敗,三個回合就武力再戰。

李瑞東武藝到底有多高?沒人知道。但他一個徒孫曾在濟南打擂,無人能敵。

若真要對李瑞東的武藝水平有個結論,那只有四個字,出神入化。

結語

李瑞東的成就在武學,但更可貴的是他的德行。

他品質樂善好施,扶危濟困,而再加上出神入化的武藝,是如虎添翼。

李瑞東武藝的成就除了自身天賦之外,與他勤奮與大度是分不開的。

勤奮讓他武藝的技巧,嫻熟。大度讓他武藝的境界,開闊。

晚清民國時期,雖然國家動亂,可是時勢造英雄,因為時局不穩,反而出了很多頂天立地、神乎其神的英雄。

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不就是個人力量鑄就國家力量嗎?


黑白歷史說


1894年11月7日,慈禧在寧壽宮舉行60大壽慶祝活動。本來在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的精心籌備下,這場鋪張的慶典原計劃在頤和園隆重舉行。可是由於這年的7月,甲午海戰爆發。正在戰事緊張的時刻,慈禧不得不縮減了慶典規模,改為在寧壽宮為自己祝壽。在這次慶典上,皇室的貴族王公們都帶來自己的“節目”為慶典助興,以討慈禧的歡心。

其中,端郡王載漪(其妻為慈禧之侄女)帶來王府的一位拳師登臺表演。只見他身輕如燕,穿梭於宮殿頂梁之間。慈禧觀之不禁叫絕,稱這位拳師宛如神鷹。事後,這位拳師被慈禧留任宮廷侍衛兼武術教官。他就是李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李瑞東。


李瑞東祖籍山西,家族於明朝永樂年間遷居河北武清。李家世代經營藥材、糧行等,富甲一方。李瑞東的父親李小蓮曾在縣衙做過小官吏。

李瑞東生於咸豐元年,在他七歲時,家人便為他延請武師教習武術。李瑞東也有習武天賦,特別是他在師從李老遂學習九番鴛鴦腿8年後,武藝大有長進,碗口粗的木樁被他踢中應聲而斷。

此後,李瑞東在武界開始嶄露頭角。他以武會友,切磋技藝,虛心學習他人長處,先後跟大刀王五、王蘭亭學習腿法、太極拳等。

王蘭亭是楊式太極拳宗師楊露禪的徒弟,盡得楊露禪真傳。王蘭亭當時在惇王府任總管,他非常看重李瑞東,認為李瑞東文武兼備,是可塑之才。日後,他結伴李瑞東先後向嶽青山學習岳家拳、向八卦掌大師董海川的徒弟尹福學習八卦掌、向少林寺海川大師學習少林功夫。


後李瑞東又師從江南大俠甘鳳池的後人甘淡然學習武當金蟾派。

李瑞東虛心結交武學人士,或結友或拜師,博採名家眾長,加之自己的潛心琢磨,漸成為一代武術大師。

從光緒六年起,李瑞東在恭王府、端王府等多個王府任過武術教師,直到光緒二十年被慈禧召入宮中。

李瑞東入宮三年後,很快晉升為正四品的二等侍衛。李瑞東的快速晉升也引來其他侍衛的妒嫉,不少侍衛對李瑞東也是心中不服,多次與李瑞東單挑,但都被李瑞東幾招挫敗。

李瑞東雖然身為慈禧的侍衛,但他深明大義,對在維新運動中被捕的譚嗣同等人深為同情,並積極營救。


譚嗣同被捕後,大刀王五會同李瑞東設法營救。李瑞東利用自己在宮內任侍衛的便利,買通獄卒,欲用調包之計營救譚嗣同,但沒有成功。

隨後,李瑞東等人又想在法場劫走譚嗣同等,但卻無法靠近譚嗣同。眼睜睜目睹六君子在菜市口被害。

1900年,為截斷八國聯軍向北京進犯之路,李瑞東率弟子赴武清參與破壞聯軍必經的鐵路,並在武清城南,趁聯軍搶修鐵路之際,殺死大量聯軍。

聯軍攻破北京後,慈禧攜她的另一個侍衛宮保田西逃,李瑞東留京與市民堅持與聯軍抗爭。

1901年,慈禧由西安回京,主戰的端王載漪被髮配至新疆。受載漪的牽連,李瑞東也被迫離宮,隱居在北京設堂授武,二年後回到家鄉武清。


回鄉後的李瑞東專注於研究武學,李瑞東創立的李式太極拳也是在這時趨於成熟。

霍元甲與李瑞東比武事件就發生在李瑞東歸隱家鄉的這段時間。

當時霍元甲在天津法租界懷慶藥棧海河碼頭做腳伕。由於霍元甲精通家族的秘宗拳,身體又強壯有力,在腳伕當中很有名頭,做了腳伕們的帶頭大哥。

在腳伕當中還有一位叫金達官的大力士,因與霍元甲比試輸給了霍元甲,就激將霍元甲與李瑞東比試,贏了李瑞東才是真本事。

於是,霍元甲赴武清與李瑞東會面。霍元甲先與李瑞東比試摔跤。可霍元甲先用腳用力踢李瑞東的腿,李瑞東竟紋絲不動。


而後,霍元甲用秘宗拳與李瑞東比試。李瑞東只出了一招,霍元甲就跌倒在地!霍元甲因此對李瑞東非常折服,而當時不知因何原因,在津門卻誤傳霍元甲戰勝了李瑞東。

1910年,胸懷以武強國之夢的李瑞東在天津創辦武德會,講授《道德經》、授習武術強健體魄。後天津武德會改稱中華武術會。

1917年正月初一,66歲的李瑞東因煤氣中毒在家中去世。

李瑞東自幼習武,遍訪名師,集名家之長,練就高乘身手。入皇宮任侍衛,抗擊八國聯軍,營救變法志士,一生極富傳奇色彩。


歲月是一條河流


慈禧的貼身保鏢是御前頭等侍衛,武狀元出身。武功依然很高。據說子彈都打不到。


一招撂倒霍元甲那不一定。首先慈禧活著的時候不可能比武,慈禧死後,這位保鏢就被張作霖請去做保鏢了,張作霖死後就基本半隱居了。有沒有見到霍元甲也不知道。就算見了也不會一招大敗霍元甲,因為霍元甲那也是清末五大高手之一,已經很有名氣了




夢想努力樂觀


慈禧太后身邊不叫保鏢,當時稱呼為貼身侍衛。慈禧身邊侍衛很多。他們高大強健而機警,不是普通的人。慈禧太后的頭等貼身侍衛是武狀元叫張蜀錦,身材魁梧,武藝精人,在全國會試中,張蜀錦過關斬將輕鬆獲得會試第一,被推薦到殿試,殿試中張蜀錦馬步箭連連命中,12力的強弓拉滿3次。300斤的重石輕鬆提起,120斤的大刀連續舞花,震驚了所有人,得到了慈禧的認可,慈禧把他定為貼身侍衛。霍元甲的功夫練的叫迷蹤拳,又稱燕青拳,是燕青拳的高人曾在霍家居住過,將此拳法傳下來的,很少外傳。真實生活中的霍元甲是天津人28歲在碼頭幹裝卸有一身力氣,在家排行最小,實際情況功夫不如其父兄,他就是當時敢於出來與洋人比武的事蹟被當時所讚揚歌頌。從兩人的實際情況比較來看,慈禧身邊的侍衛是全國選拔的精英,二人要是比武過招兒的話,張蜀錦可以一下撂倒現實中的霍元甲。



心海雲花開


現在的中南海保鏢,都是要求在幾秒解決問題的。不可能出現打過去打過來的問題的。

一般現在再高的高手同時面對二三實力同等級別的時候基本都是跑。同時上來三個人一個抱你的頭,一個抱你的一邊一支手,那你就差不多完蛋了。絕沒有你掙扎的餘地。

有一次抓一大佬,直接在機場停機坪抓,大佬帶有二保鏢,我方開郵政運貨車偽裝。經過的時候同時跳下二戰士,一人控制一保鏢,保鏢想反抗,哪有那麼容易。因為是突然襲擊,不可能讓你有第二招發出來的。基本就是一招就得手了。剩下的就很順利的抓住大佬了。開始保鏢想反抗,一用勁,就像遇見了銅胳膊一樣被鎖得緊緊的。基本一招得手,再加上說是國安的。就放棄掙扎了。所以基本上一招得手也是應該和必須的。

如果真是國家保鏢遇見霍元甲這樣的高手也應該是一招得手才對,只不過不可能只安排一位國家安全人員,起碼會安排3-5人。要的就是一招制敵。絕不可能讓其跑掉和還手的時間。


A姚雲勇


眾所周知,慈禧作為晚清實際掌權者,加之其作為“保守派”代言人。因此想將慈禧除之而後快的人不在少數,他們認為只要除掉了慈禧便可以改變一切,其實這是一個荒唐的觀念。因為慈禧,只不過是滿清守舊權貴嫩的代言人而已,除了一個慈禧,還會有千千萬萬個慈禧站出來。

不過,為了防止這樣子的事情發生,慈禧的身邊有著一群武功高強的“貼身保鏢”。就如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一代武學宗師李瑞東,作為慈禧太后貼身保鏢的他武藝高強,僅用一招就將霍元甲撂倒了。

不過李瑞東雖說武藝高強,但為人卻十分的低調,以至於我們今天談起李瑞東,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反觀霍元甲、黃飛鴻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那麼這個李瑞東到底是何許人也,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呢?他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

李瑞東於1851年,生於今天津市城關鎮武清區,祖上三代為官,是一個典型的官三代。但是李瑞東歲出身於官宦之家,但卻沒有那種官宦子弟的紈絝之氣,而是自幼喜歡舞刀弄槍,在7歲的時候就跟著“大刀孫”開始習武、12歲跟韓道長學少林拳、隨後又與李老遂學腿腳功夫。

不過最重要的人還是王蘭亭,王蘭亭曾攜李瑞東向嶽青山、董海川還有包含嵩山少林寺的海川高僧等眾多的武術大師學習。李瑞東也因此能集百家武學於一身,其後更是根據自己的所學創出李式太極,終成一代宗師。

在慈禧60大壽時,李瑞東因機緣巧合之下又有載漪的力薦,便入宮當了四品帶刀侍衛,成為了慈禧太后的貼身保鏢。不過在八國聯軍侵華中,受到載漪的牽連,離開了皇宮,回到天津老家。

回到天津老家後,霍元甲便慕名前來拜訪,並非要跟李瑞東切磋比試武藝。就這樣50多歲的李瑞東和30歲的霍元甲交上了手,雖說霍元甲正值壯年,在年齡上佔據了優勢,不過顯然霍元甲不是李瑞東的對手,他所出的每一招都被李瑞東化於無形。待到霍元甲出招結束後,李瑞東瞅準時機,僅用一招就將其撂倒了,霍元甲也是輸得心服口服

回到老家後的李瑞東,還創建了“中華武術會”,以凝聚民心、以武強國,在普及中國武術與增強人民體質上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像素說


民國初期的霍家拳是非常有名的,特別是霍元甲更是那個時代非常厲害的一個武術家。而且霍元甲曾經打敗過外國來華挑戰的大力士,為當時常受凌辱的中華民族出了口氣。

但是據傳,晚期時期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御前侍衛李瑞東,曾經是慈禧太后的貼身侍衛,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貼身保鏢,曾經和霍元甲秘密切磋而一拳將霍元甲打敗。不過,李瑞東是因為給遭人唾罵的慈禧太后當保鏢,所以名氣不如霍元甲大。

這個李瑞東是晚清直隸武清城縣人,出生於1851年,名樹勳,字文侯,號瑞東,別號“煙霞逸士”。她性格豪爽,為人慷慨大方,素有“小孟嘗君”之稱,因為鼻子扁長,所以又有“鼻子李”的綽號。

李瑞東出身富裕家庭,父親是一名縣衙官吏,而且精通醫術,家中有幾十畝良田和80餘間房屋,而且還開了一間“濟生堂”藥房,生意十分紅火。所以李瑞東5歲便隨塾師誦經,7歲開始學武術,12歲就隨道長練習少林功夫。後來,李瑞東又先後恭拜甘淡然、大刀王五、河北饒陽戳腳門大師李老遂、八卦掌大師董海川、楊露禪的大弟子王蘭亭和六合拳大師嶽青山。

出師後的李瑞東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有一次,聽說一大戶人家養有4條藏獒,專門嚇唬過往行人,甚至咬死過人。李瑞東知道後決心剷除這四條藏獒。當李瑞東經過這戶家門口時,4條藏獒立刻衝出來兇猛地咬住他的腿。李瑞東大吼一聲,4條藏獒立刻嚎叫著逃走了,據說,是李瑞東憑著深厚的內功,震掉了藏獒的牙齒。

當時清廷裡的端王載漪聽說李瑞東的高強武藝後,於是將李瑞東請入宮中,要拜他為師學習武功。慈禧太后60大壽這天,載漪帶上李瑞東一同來慶賀,並要求他當場露兩手給慈禧看,以增加喜慶氣氛。

只見李瑞東表演了一套拳術後,又施展出絕世輕功,像白鶴一樣在頤和園頂上飛來飛去,更像樣子般穿梭於殿梁之間,並向眾人行拱手禮,贏得眾人陣陣喝彩,慈禧太后更是說道:“真乃神鷹也!”並當場授予他二等御前侍衛官位。

八國聯軍入侵時,李瑞東沒有隨慈禧太后西逃,而是留下來參與了抗擊侵略者。有一次他被包圍在一所四合院內,李瑞東以縮骨大法鑽進了一口水井,那些外國士兵找來找去,最後往井裡打了一頓亂槍,李瑞東竟然貼著井壁躲過了子彈。

霍元甲和李瑞東到底誰厲害?

霍元甲在碼頭當腳力時,與一位叫金達官的漢子比試摔跤。結果金達官敗給了霍元甲,於是對霍元甲說,假如能夠勝過“鼻子李”,就確實算你霍元甲厲害。霍元甲聽說後便來到李瑞東家想見識見識一下。

這時的李瑞東已經53歲多了,比霍元甲大17歲。見霍元甲到訪,於是熱情款待。兩人聊過之後,李瑞東問霍元甲練的是什麼功夫,霍元甲便說摔跤。李瑞東走到院子裡,讓霍元甲用腳踢他幾下,霍元甲使勁踢去,卻見李瑞東紋絲不動。李瑞東要他使出絕招,霍元甲使出迷蹤拳,幾招過後,霍元甲最後被李瑞東打得跌倒在院子裡。

但是另有一種版本,說是李瑞東被霍元甲打敗,而據李瑞東先生的後人描述,這場秘密比試並沒有分出勝負。

喜歡作者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呦!


不喜歡吃白菜


慈禧作為太后她的貼身保鏢當然也不只一個人,其中有兩個特別有名氣的,一個叫李瑞東,另外一個叫宮寶田。

題目中說的與霍元甲比武的應該是李瑞東,李瑞東其實比霍元甲還要大17歲,他確實曾與霍元甲交手,而且取勝了,但說是一招取勝還是有些誇張了。

其實李瑞東並不是慈禧貼身侍衛中最厲害的一個人,慈禧的貼身侍衛中有一人可以與李瑞東匹敵,此人就是宮寶田。

宮寶田最開始是光緒皇帝的侍衛,後來成了慈禧的貼身保鏢,清朝滅亡後,宮寶田又被張作霖找去了,並且被重用。那麼這個宮寶田真的會武功嗎?別說,這事還真有記載。

宮寶田27歲進入皇宮,擔任的第一個官職就是侍衛首領,在當時是四品官員。那麼為什麼慈禧和光緒開始就重用宮寶田呢?其實這裡面還有很大的文章。

古代皇帝從小起,就要學文習武,尤其是到了清朝,皇帝更是要勤加練武。因為清朝是滿人統治,清朝的天下也是從馬背上得來的。

光緒皇帝小時候有位教拳的師父,這人叫尹福,是當時有名的武術大師,而宮寶田就是這位大師的徒弟。尹福見到宮寶田後,覺得他是練八卦陣的奇才,所以就將八卦陣傳授給了宮寶田。

這樣來看,宮寶田也可以算是光緒皇帝的師弟,光緒自然清楚尹福的本領,所以他相信宮寶田肯定也不錯。

那麼宮寶田在當侍衛時表現如何呢?有沒有辜負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厚望呢?

平時宮寶田在皇宮裡也就是操練一下侍衛,顯示不出他的厲害。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慈禧太后向西逃到了西安,在身邊護駕的就是宮寶田。由於宮寶田辦事得力,被慈禧親賜黃馬褂。慈禧能順利到達西安,宮寶田真是功不可沒。

清朝滅亡時,宮寶田也只有四十來歲,那麼他的後半生是怎麼度過的呢?

清朝滅亡後,宮寶田也曾十多年無事可幹。直到1922年,此時的宮寶田已經52歲了,東北軍閥張作霖想要招募宮寶田。

宮寶田一身本領也不願意虛度光陰,所以就答應了張作霖。不過此時的他已經年過半百,當侍衛肯定是不行了,他就負責訓練士兵等。

李瑞東和宮寶田作為慈禧身邊最得力的保鏢,都是當時身懷絕技的高手。


斯幽說歷史


李瑞東出生於清末官宦之家,家境殷實,自幼聰明好學,喜好拳腳棍棒。早年的時候,他就去到少林寺學習功夫,整日勤學苦練,漸漸地在當地開始嶄露頭角,與人切磋武藝時從無敗績,已然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功夫高手!

當然了,李瑞東的成功也自然離不開師傅的指點,在李瑞東的一生中一共經歷了六位武學大師對他的教誨。這樣如此千載難逢之機會可以說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的。

從青年時期與大刀王五深交習得山東教門彈腿開始,到後來結識楊露禪的大弟子王蘭亭習得楊氏太極拳、與嵩山少林寺掌門龍禪法師進行武術切磋時領悟到了少林正宗功夫、到北京拜會董海川學習八卦掌、拜岳青山(岳飛後裔)為師學習岳家心意六合拳法、拜甘淡然為師學習武當金蟬派太極功真諦。

李瑞東在眾多武術家的指點與教會之下,使得他逐漸成長為一代武術大師。

進宮賀壽,成名立腕

雖然此時的李瑞東已經是小有名氣了,但是其本身還沒有真正的成為“大腕兒”,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1894年,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期間,為了討好這個大清朝的一把手,各路高官爭相贈送賀禮,端郡王載漪除了贈送賀禮之外,還邀請來李瑞東在宴會上表演武術助興。在宴會上,李瑞東以其精湛的武藝震驚了在座的高官和外國使節,贏得滿堂喝彩。

而在這樣隆重的場合之上,李瑞東的精湛武藝為大清朝掙得了榮譽,使得慈禧太后心情大悅,於是便將其留任在皇宮中,擔任二等侍衛兼武學教練。李瑞東初來乍到就贏得了慈禧的好評,並許給他豐厚的待遇,這不免引起了宮廷眾多侍衛的不滿,因此不斷有人前去找他切磋。

而其中對李瑞東的突然到來反應得最為激烈的是當時宮廷裡的一等侍衛“張斌”,他多次對身邊的人說要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李瑞東。最後在一番“密謀”之下,兩人終於約定在宗人府進行比武。

在對戰中,張斌擺好了架勢,但是李瑞東卻坐在椅子上,對張斌不屑一顧,張斌見到李瑞東如此輕視自己,頓時心中暴怒,隨後便開始拳腳相加向李瑞東打去。

李瑞東起身順勢給張斌一腳,張斌被狠狠地踢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著。隨後,張斌便起身拜李瑞東為師,一開始李瑞東是拒絕的,但實在經不住張斌苦求,於是便答應收他為徒。

辭官回家,為民除害

庚子事件發生後,李瑞東已經看透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已經不對它抱有任何希望了。雖然此時的李瑞東是慈禧太后的貼身保鏢,有著較高的名望和地位,但是在面對這樣一個腐敗無能的政府,他實在是沒有任何信心繼續堅持下去了。於是,他便辭官回到自己的武清老家,潛心研究武學。

李瑞東不僅武藝高強,而是還有著較為精湛的醫術,在他回鄉之後,經常都有人來請他為家人看病。有一天傍晚,李瑞東正在與家人吃飯的時候,忽然有人來找他去幫家人看病,李瑞東放下碗筷便和此人一起前往他家中。

但奇怪的是,從出了李瑞東家門走了不遠之後,那人便繞道走了,李瑞東不解地問:“為什麼要繞道走呢?”那人回答說:“前面有一大戶家養了四條惡犬,經常跑出來危害鄉鄰,但大家都只敢怒不敢言!”

李瑞東聽後非常生氣,於是便讓此人帶路,去看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等到他們行至此人家時,只見四條惡犬張著大嘴向李瑞東二人直撲過來,李瑞東將那人推開,隨後左右兩拳相繼出擊,就將兩條惡犬給擊飛了出去,另外兩隻已經撲到跟前,緊緊咬住李瑞東的大腿不放,李瑞東爆喝一聲,只見這兩隻惡犬滿嘴是血掉頭就跑。

此事過後,此條路上行人漸漸多了起來,他們皆對李瑞東的義舉頗為讚賞!

聲名大噪,眾人來訪

李瑞東回鄉後,因為其武術高強、品德高尚,引得很多人來訪,其中霍元甲就是眾多來訪者之一。在面對來訪者,李瑞東都是好吃好喝的招待他們,不僅與他們切磋武藝,甚至還資助他們返鄉。其中霍元甲來訪的時候,便與李瑞東切磋武藝,但怎料僅一招,霍元甲就被撂倒了,三個回合之後,霍已無力再戰。由此可見李瑞東武藝之高強。

小結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李瑞東做的一個簡單介紹了,實際上讓李瑞東成名立腕的並不僅僅只是他高超的武學,更重要的是他那種扶危濟困,樂善好施的優秀道德品質。而這樣的人無疑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你們說呢?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