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葉淺予先生講課實錄,1957年2月14日,記錄於中國畫系課堂。

在我的藝術實踐中,生活和速寫已經結成了不可分割的關係,我的速寫本即是我的形象資料庫,也是我的生活日記本,翻翻這些日記本,可以從中溫習生活,啟發創作構思。

我從1935年開始畫速寫,從那時以來,速寫本一直沒有離過身。在我的速寫中,大部分記錄了我所感興趣的形象,也有些形象並不一定感興趣,而是特定環境中,有特定意義的東西,有記錄下來的必要。比如,過去不愛畫建築物,可是人的活動離不開房屋,記錄生活就不能缺少建築物。因為這樣,山水、動物、機器、花草之類也逐漸在我的速寫本中佔有一定的地位。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藝術實踐是鍛鍊造型能力的根本途徑,要不是1935-1937年整整兩年的速寫實踐,我就總結不出“目識、心記、意測”這一條造型規律。我認為這規律才是中國畫創作方法的來源。

把日間所見所聞,在晚間油燈下憶寫成畫,既是意中之物,也是眼中之物。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抗戰八年,大部分時間寄身於大後方——貴州、四川、西康。一路所見崇山峻嶺,茂林深谷,觀賞不盡;我的興趣中心不在山水,而在人間,速寫本的主要獵物在於旅途所見的社會形象。

那是舊中國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我在這裡寫下一筆,讓讀者認識一下歷史。

這次跋涉,看到日寇躁蘭下的中原大地,滿目瘡痰,捧著速寫本,難以下筆。多年的速寫實踐,使我體會到積累形象對於創作的重要性。

在很多場合,生活本身就是許多激動人心的美麗圖畫,可以通過速,寫,直接記錄下來,起到創作的作用。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我很贊成齊白石那種從寫意到寫生,再從寫生到寫意,循環往復,乃成神似。“速寫”並不單純地意味著“快畫”,往往畫得快,不能夠準確地反映一個事物。畫面繚草,粗枝大葉,似是而非是應該警惕的。在技術還不夠熟練、認識客觀事物還不夠深入全面之時,最好還是踏踏實實地細心觀察,心中有數再落筆。開始可以畫得慢一些。信筆而揮。作畫的態度要永遠嚴肅認真,老老實實。

我愛看戲看舞蹈。在我的速寫本中包括了很多舞臺形象。這類形象是生活中提煉出來的精華,是舞臺藝術家塑造出來的美的典型。對造型藝術有啟發和借鑑作用。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同學作葉先生畫舞快板詩:

“畫頭少畫脖,重視外輪廓,上身畫得重,加強動態感,腳不站地面,舞姿隨樂和,如果樞細部,一畫就砸鍋。”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葉淺予速寫口訣:“眼快、手快、多看、多畫,鉛筆小本永不離身。思不成熟不忙下筆,下筆肯定惜墨如金。”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葉淺予先生談速寫之一(1957年2月14日於中國畫系課堂)

畫速寫最重要的是感覺好。

畫什麼?

1.畫人物關係,人物的形象。

2.細部的具體形象。比如褲腿的形狀,比如老農民的褲腳、中式褲子,褲檔部分走起路來,一攪一攪,那幾根動的線,菸袋的插法。

3.畫氣氛。比如遊行的隊伍,場合。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一個人的速寫本,應代表他的喜好,表明興趣廣泛與否。

風景速寫很重要,一張風景畫要解決三個問題:近景,中景和遠景。

畫樹要畫出樹的精神。藝術就是要誇張自然的美。畫畫不能急躁,要穩。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葉淺予先生談速寫之二。(1957年2月20日於中國畫系課堂)

一個不好的現象是你們對於速寫的興趣小了。不像剛剛入學第一學期時,對速寫那麼重視。一定不要把速寫丟了。速寫沒有竅門,就是要多畫。速寫一方面培養造型的能力,另外培養構圖的能力。不要畫油了。隨時都要帶個速寫本在身上。有時可以眼睛畫。速寫的任務不是以時間的長短和工具而定。速寫起參考和鍛鍊的作用。古人說:“九朽一罷”,要胸有成竹。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速寫應該有目的。記錄微妙的特點,要誇張,寧過之而無不及。不要作四平八穩的速寫,要去蕪存精。要簡略,但要具體,要滑。感性是憑理性去認識的。多看少畫。不要不用腦子地多畫,那樣則不如少畫,甚至不畫。

速寫要注意整體感,大的感覺是首先要注意到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對所畫的對象衝動,最怕沒感情和絲毫的精神鬆懈。要意在筆先。(注:當時葉淺予先生要求國畫系同學平時要多畫速寫,每週交一次作業並記分。)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畫速寫的方法:

從慢寫開始,可以先畫那些不動的。

掌握特徵。

掌握動態。

發揮記憶和想像的能力。

用線去造型,不要用素描的方法去表現。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未完待續】關注“京津書畫苑”,聆聽:國畫大師講課實錄,持續更新中。

藝術大師葉淺予速寫本,人物舞蹈造型太準太美了,百看不厭!


葉淺予(1907-1995),原名葉綸綺,筆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廬人,從事國畫教育,以舞蹈、戲劇人物為主的國畫創作,中國漫畫和生活速寫的奠基人。

1927年到上海,以繪製廣告謀生,也從事漫畫創作和教科書插圖的工作。1929年至1937年間為報刊創作長篇連環畫《王先生》和《小陳留京外史》而成名。1938年組織抗戰漫畫宣傳隊。1943年始畫國畫並訪問印度。1946年訪問美洲,在紐約、波斯頓等地舉辦畫展。1947年受聘為北平國立藝專教授。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全國文聯委員、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央美院中國畫系主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

葉淺予的藝術成就人稱“三絕”:漫畫、速寫、舞蹈人物。他的速寫功力極深,應物象形,得心應手。舞蹈人物造形!確、筆墨簡練生動、藝術性極強,色彩高雅性格鮮明。他對現代中國人物畫教學影響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