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法系車的底盤是大師級,請問“大師級”體現在哪裡?

戰艦


簡單說一下筆者個人對法系車底盤的瞭解,有不準確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指正。

縱觀現在的車市,多數車型的底盤懸掛都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式的組合。瞭解法系車的都知道,法系車最常使用的就是後扭力梁非獨立懸掛,這個被眾多車企嫌棄,被消費者認為是“便宜貨”的板懸,硬是被PSA調教出獨立懸掛的質感,坐在車裡完全感覺不出這是被人各種嫌棄的板懸,這種調教功底甚至超過奔馳寶馬。

在國內,法系車的銷量和名氣雖然不如德,日系車型,但是在歐洲,特別是在拉力賽道上,法系車可以說是大名鼎鼎。

常年征戰各種拉力賽的法系車,在底盤調教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我們都知道拉力賽不同於一般的賽道,要應付很多複雜的路面如:雪地,沙地,泥路,雨林等等,對底盤的要求非常高,正是因為經常征戰於這樣的賽道,使法系車對底盤的調教有著優秀的功底,在歐洲可以說說聲名遠揚。

試想一下,法系車連最“便宜”的扭力梁都能調教出獨立懸掛的質感,如果使用多連桿獨立懸掛又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這裡筆者推薦各位看官去試駕一下DS7,感受一下法系車對多連桿式獨立懸掛的調教。


阿剛說車


作為標緻車主,個人覺得大師級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是穩,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面,方向盤路感很清晰,上了高速過彎的自信,這個只有開過的人才有體會,玩鍵盤的有可能還沒有駕照,所以這一票人體會不到。下圖是我的206,(06年1.6排量,已經出手),第二是耐造,206行駛了16萬公里,底盤依然緊湊,沒有異響,沒有換過底盤件。下圖我的307(07年2.0自動擋頂配,還在服役)行駛20萬公里的時候只換過一個前輪的軸承,減震器沒漏油,下支臂球銷和膠套不松曠,開起來不像是20萬公里的底盤[呲牙][呲牙][呲牙],個人體會,不喜勿噴。








二手車小學生


我是法系車主,朋友和我一年買的日產驪威我是愛麗舍,四五年前我老是感覺他那車好開,二檔起步車輪都空轉,我的一檔都不會空轉,現在六年了他那車走土路或減速帶會車輪跟車不是一體也是的,我的愛麗舍還是那麼緊湊。他現在七萬公里,我的十萬多公里了。


過客匆匆160387171


一般說的底盤大師主要指的是標緻雪鐵龍,更準確的說指的是雪鐵龍。雪鐵龍稱為底盤大師的原因以下幾點:第一,底盤極限高,幾乎所有的標緻雪鐵龍的車麋鹿測試的極限都在78公里/小時以上,最好的麋鹿測試極限世界記錄是雪鐵龍桑迪亞創造的。第二,舒適平穩,法國車開起來非常平穩,這是其他品牌無法比的,如果你對比過雪鐵龍和其他歐美車,你依然能夠很快感受到標緻雪鐵龍的車更加平穩舒適,底盤質感更好。第三,調教一流,標緻雪鐵龍連普通的扭力梁都可以調教出獨立懸架甚至超過很多品牌的獨立懸架的感覺,並且有豪華車的高級感。第四,只有標緻雪鐵龍能做到操控和舒適的平衡,其他的品牌的車一般操控好的舒適性非常差,舒適性好的操控非常差,這就是法國車底盤調教厲害獨到的地方!第五,雪鐵龍發明了非常多的底盤技術。雪鐵龍曾經在歷史上發佈過很多具有創新意義的懸架系統:(第一是1954在DS車型上裝備的液氣聯動懸架,這也是雪鐵龍歷史上最著名的懸架系統之一;第二是1989年推出的主動式液壓懸架;第三是1994年推出的主動抗側傾液壓懸架;第四是2000年推出,並在第一代C5上裝備的第三代主動液壓懸架;第五,2005年在C6上首先裝備的升級版第三代主動液壓懸架。)液壓懸架相對於空氣懸架,成本更低,維護更加方便,同時更加安全可靠!先進的底盤技術使得寶馬垂涎已久,並向雪鐵龍購買底盤驅動方面的PSS後輪隨動轉向技術。

第六,雪鐵龍豐富的賽道經驗,常年稱霸WRC,幾乎囊括冠亞季軍。標緻稱霸達喀爾,勒芒24小時,用兩驅對抗四驅,把一眾四驅吊打的看不到標緻的車尾。豐富的賽道經驗造就標緻雪鐵龍豐富的底盤調教經驗。

第七,標緻雪鐵龍把底盤調教當做自己的獨家絕技,成立專門的部門研究底盤,這是絕無僅有的,大家知道寶馬操控好,被稱為彎道王子,其實論操控,真正的操控大師是標緻雪鐵龍,標緻雪鐵龍被稱為彎道之王,曾經的廣告語是“彎道是我家”,“我從彎道來”,彎道之王。

第八,發明第一款前輪驅動轎車。1934年,雪鐵龍7A問世。這是第一款前輪驅動轎車,它以大膽的技術震動了整個汽車行業。Traction Avant(前驅)是一次真正的技術革命,它一亮相就受到如潮好評:“新穎、大膽、豐富獨特的解決方案,是對從前的一次超越”。該車一直生產到1957年,共生產了76萬輛。

第九,獨特的魔毯懸掛。可調節主動液壓懸架配合電子設備,讓懸架可隨路面的變化自動調節軟硬程度,可以保證汽車舒適的同時增加汽車的支撐性和操控性!解決了底盤舒適性和操控性不能兩全的難題!

東風雪鐵龍第三代C5,C6,508上使用的新一代AMCS大師級平順底盤。這套底盤傳承自雪鐵龍XM的液壓懸掛技術,且創新融合多項新技術而成的全新多級阻尼高性能懸架系統,軟硬可控自調,兼具舒適感與安全性。最終實現了“長途不累、簸路不顛、彎道不飄”的動態舒適(Riding quality)理念。雪鐵龍先進的底盤技術造就了雪鐵龍底盤大師的稱號!


閒雲野鶴之一介書生


法系車大師級底盤功底,主要體現在它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能把扭力梁、調校成媲美獨立懸掛的程度,這就是法系車多年來所積累的實力;這就好比一個廚師,能拿高級食材做出美食、不叫本事(鄙人也能做到),能用那些邊角餘料、做出沒事就很厲害了;所以喜好用扭力梁的法系車在軟實力(調校)方面,有著其它主機廠無法比擬的實力!


簡單點說、懸掛可分軟硬實力,硬件指的就是選用什麼樣的懸掛,是獨懸、或板懸,是獨懸又是哪一類獨懸,如麥弗遜、雙叉臂、亦或者是五連桿等等,硬件水平越高、調校的難度就越低;軟實力就是指調校的水平,具備高水平的調校功底,可以很好的彌補硬件上的不足之處;所以這就是法系車的厲害之處,即便沒有配備那些獨立懸掛、大型懸掛,但依然憑藉高超的技術,把結構單一的扭力梁、調校成不輸獨懸的成色,這難道不厲害?各位可以說法系車懸掛不厚道、但不能說法系車性能不好!

所謂的懸掛,就是對自由度的約束

各位朋友都知道,我們所生活的空間屬於三維空間,那麼可以說、任何一個物體運動,都會存在六個自由度(如上圖所示,可以把它視作一個車輪),自由度這麼多、那麼車輪就可以不斷的亂動,這對於高速行駛的車子而言、嚴重影響操控、舒適性,怎麼破?所以也就產生了懸掛,對這些不聽話、沒有實際意義的自由度進行約束,約束得越多、車輪越聽話,性能也就更好!所以才產生了那些大型懸掛組,比如最厲害的五連桿,可以算作硬件最優的懸掛組,它的厲害在於、可以直接用五根連桿約束住五個自由度,而剩下的那一個是轉向、屬於有用的自由度,而不必約束!


五連桿可以直接通過硬件配備、而去約束自由度,所以它需要的調校很少、直接用硬件就把事辦完了,剩餘的調校難度就降低了,剩下一個轉向自由度、沒必要約束!這就是採用五連桿這類大型懸掛組的好處,憑藉強大的硬件實力、可以讓調校變得簡單,更容易體現出車輛的舒適性!而這樣的硬件優勢,扭力梁懸掛就不可能做到了、因為它杆少(必須),如下圖所示,這就是具備瓦特連桿的扭力梁懸掛(很多美系車也用這個),因為它杆少、所以它的硬件結構完全是劣勢,而想讓它表現出不輸於同級別車型獨立懸掛的水平,就必須要依靠強大的調校能力了,所以這就是法系車厲害的原因!就像鄙人開頭時舉那個廚師例子,汽車其實也是一樣,用五連桿、把車子舒適性做好,那根本不叫本事(就像性能強大的電腦,即便優化再差的軟件也可以順暢運行,因為硬件實力太強大),而把結構單一、嚴重劣勢的扭力梁懸掛打造出良好的舒適性,才能體現出最強悍的軟實力;而法系車大師級的底盤調校技術,就是體現於此,雖然很多車型沒有配備獨懸、但性能的表現不輸同級別獨懸車!實際上軟、硬實力是可以相互彌補的,軟實力強、可以彌補硬件上的不足,硬件結構上的優勢、可以掩飾軟實力上的短板;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五六萬元的自主車,往往也會不計成本的用獨立懸掛的原因,並不是厚道、只是因為調校水平差不敢用扭力梁罷了!


非專業車評


說什麼底盤好的,那是忽悠那些沒開過的人了,忽悠那些傻白甜的。底盤好,肯定比現代、起亞的好一些,感覺紮實,但是比德系和美系還是差!平路上看不出來,過個減速帶就能知道了,那就是實打實的磕呀,車裡感覺像墊在石頭上的那種硬…


石頭1967954


法系車底盤將操控和舒適做到了完美的平衡,將扭力梁懸架調教出了極致,不輸於甚至超越其他品牌同級別車型的獨立懸掛。實際駕駛感受,高速通過起伏路面,快速切彎,整車的底盤非常穩健、紮實,能感覺出四輪在牢牢的貼住路面,懸掛富有支撐力,抗側傾效果出。過一些碎石路面,路面的坑窪,起伏的井蓋,濾震特別好,懸掛反映迅捷,沒有過多的彈跳。作為低端代言詞的扭力梁,卻被法系車玩的出神入化,法系的獨懸更不必多說,法系對底盤技術吃的透,能打造出逼近物理極限的底盤,這就是底盤大師的功力。


真相調查


坐過一次408在後排,175的身高,頂頭頂。裡我的高六差太多!高六是獨立後懸,408非獨立,個人感覺低速區別不大,高速跑起來還是有點區別,特別是坐在後排的人。獨立懸掛行程長,顛簸起伏較柔軟,我說的是時速120高速情況,但408明顯感覺硬,三個小時癲的屁股疼。應該是非獨立行程短的原因,高速上難免會有起伏路段,獨立懸掛像做轎子,八人大轎[大笑]非獨立像四人大轎!還是有區別的


小如意116


家裡有寶馬528和標緻508,還是喜歡508的底盤,沉穩紮實,韌性實足。斑馬就偏硬。開高速幾乎沒有差別,但在非鋪裝的沙石路面上,差異明顯,寶馬能把車輪下的細小振動都傳進來,也許這就是路感好吧,但我不喜歡,總覺得屁股底下在篩糠。508就不會,它會把細小振動都過濾掉,覺得很舒適。法國車除了費點油,不保值,沒有像樣的旗艦車型外,其他都很好。


無言的老任


不去評論底盤結構,開過法系車,標緻508,雪鐵龍C5,大眾,寶馬,豐田等類似。經過長途駕駛,也跑過山路。只說說體會,法系車高速非常平穩,即使偶爾超過120也是非常平穩。能感覺底盤很紮實貼著地面,過灣道也是平順就過去了。跑山路優勢特別明顯,基本很平滑平順,沒有感覺過度轉向等,操控非常爽,一流,比同級別大眾,日系強太多。底盤設計調校偏硬,調校偏操控的。也有弱點,發動機動力系統和大眾還是有差距,提速弱於大眾寶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