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伯禮院士切除膽囊,如何看中醫中藥治未病的療效?

糕糕老爸的童話


治未病是中醫的一種理想狀態,也可以說是一種理念,很難達到,扁鵲都做不到。假如說中醫能治末病就能保證自己不病,那豈不是大儒學孔孟之道就得達到聖賢境界?經濟學家自己隨便就是億萬富翁?能治未病就得保證自己不病,這是強盜邏輯。假如治未病能保證什麼病都不得,那中醫不叫中醫,得叫神仙了。

人從健康到疾病,中間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治未病顯身手的時候。能在這個時候調整好身體那肯定是十分理想的,尤其是慢性病,假如一上身就幾乎沒有逆轉的可能,最好的辦法是預防。治未病其實已脫離了以往醫者的範疇,醫生本來就是治病的,中醫也不例外,主要還是治病。中醫千多年前能提出治未病的理念是難能可貴的,這種理念同現代的健康理念可以說是殊途同歸。中醫在治未病上的潛力遠大於西醫,這是不言而喻的。治未病可以說是預防,也可以說是健康管理,這不是打針吃藥的問題,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牽涉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貴在平時堅持正確的生活方式,秉承正確的健康理念。

我一直認為要發展中醫得先正確認識中醫,中醫有其長處,也有其不足,這是十分正常的,這也是張伯禮先生這樣的大醫的看法。假如有人說他能包治百病或說自己是神醫,這人肯定是騙子。

治未病十分貼合現代健康理念,在治未病上,中醫有西醫不可比擬的優勢與潛力,這是稍懂醫的人都能明白的,我們自然得發揮中醫在這方面的優勢,去挖掘中醫治未病的潛力。

假如誰說治未病就得保證不得病,那這人真的有病。


雁77


給你說一件事,我家裡就是中醫。我堂哥西醫,有一年背上出溼疹,他自己沒給自己看好。回頭找我爺爺看,我爺爺當時開了一副藥,裡面有麥仁,堂哥就把麥仁去掉了,心說沒有用。結果吃了一禮拜沒有效果,回頭又來,說清來龍去脈,又把麥仁加上。兩天就有效果了,爺爺說,中醫講究的是君臣佐使,中醫藥材打根上就沒有有效成分這一說,這個是西醫西藥的標準。正經的中藥材,就那幾個特殊產區效果好。所以,一味麥仁,看似沒什麼用,但是加不加就是在中醫裡面不一樣了。這個是實例,純手打。

因為看不慣,好多中醫黑來汙衊中醫中藥。心裡很是悲憤,傳統醫學在西方醫學的衝擊下,就像當初差點廢了漢字的時候一樣的境遇。

西醫的藥物研發,設備的檢查,進口耗材上的話費,其給醫院帶來的利潤相當客觀。中醫給醫院帶來的創收很低,所以醫院不重視,各種利益鏈條,牽涉到很多既得利益團體。

說這麼多,不是說孰好孰劣。只是說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要自信一點,要文化自信,不要一味的崇洋媚外,認為西醫就是科學,中醫就是偽科學。這是不對的,我們不能這樣看待。西醫設備的輔助檢查,使得病理變化一目瞭然。同時,中醫的分型治療也有獨到之處。就像這次新冠,都離不開中西醫。重症的患者只靠中西醫都是不完美的,兩者結合,西醫的生命支持設備加上中醫的方劑,效果很好。

大家要理性對待,不要跟隨網絡上一些人云亦云的人,要理智對待,獨立思考。

純手打,有感而發,謝謝大家。


星-滅-吾-


我因為生氣太大太久膽囊疼,一開始我不知道什麼毛病,就去市三甲醫院檢查,醫生看著片子說是膽囊炎,醫生給開了藥,還有去醫院對門藥鋪拿藥。當然都是西藥。我沒有抓藥,回家去了鄰村一箇中醫那裡抓藥,鄰村有個老中醫,醫術很好,不過我去抓藥的時候,他已經不在了,是他家人給我抓的藥,忘記是十五元還是二十元的藥。吃完就好了。我個人覺得膽囊炎是氣出來的,吃了藥只要不生氣就會好。


這個世界容不下至真至


西醫什麼都敢切除,從闌尾.扁桃到肝腎,的確在關健時侯能救人性命,特別是闌尾。但最新科技又證實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這些看似不重要的器官,對人體都是有益的。中醫治未病就是這些器官,還沒壞死之前,人有不適的感覺,就急時中醫藥調理,避免到壞死切除的地步,我父親七十多歲時就就膽囊炎加結石,醫生叫做膽囊切除,由於老人家當時體質很差,我們沒同意,轉為吃中藥化結石消炎,到現在八十多了,每年體檢都是膽囊痿縮對身體也沒什麼大礙。之後還得過結腸癌手術切除後吃中藥兩年多,一次化療沒做,現在八十多歲了,還能生活自理。不論中醫.西醫在特殊時侯,根據具體情況,精準選擇才是正確的。


一賓過河一


本人膽結石,吃了一萬多元的中藥化石,石頭越來越多,最後引發胰腺炎,那個疼,無法忍受,我是釘穿腳掌都不哼一聲的,這次卻疼的大聲吼叫,無奈手朮去膽,說多了都是淚。本人不排斥中醫,治療胰腺炎時中西醫給合,效果很好,我反對兩種人,一是把中醫奉為信仰的,一是無原則踩中醫的。中醫的望聞問切,八綱辯證,是經驗醫學,現在缺乏傳承。所以,現代醫學和中醫學結合是科學,不能互懟


臥雲牧雨


張伯禮乃中醫泰斗,照理說應按中醫方法治療。但這次卻選擇用現代醫學手段切除了膽囊,說明什麼?

說明中醫對人體的重大疾病還缺乏有效治療手段。

重大疾病,如癌症、心梗、腦梗、腸胃穿孔、急性闌尾炎、孕婦難產、膽結石、腎結石、尿路結石、礦難車禍……等,中醫還沒有有效治療方法。

厲史上重大傳染病,如天花、鼠疫、狂犬病、小兒麻痺症、虐疾、肺結核、血吸蟲、破傷風……等。

是現代醫學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找出了病因,從而找到了防控方法。

中醫也應該與時俱進,不能完全遵循古人的醫書,如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等。也不能完全信奉陰陽五行。

國家倡導中西醫結合,中醫和西醫可以共同研究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全新的中國醫學體系。今後就不再分中醫西醫了。


辛福先


首先,院士張伯禮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否則不會成為院士。您見到哪個民間中醫傳統中醫會成為院士?

張伯禮院士接受手術,而民間傳統中醫不接受手術。

張伯禮院士也是經歷過西醫洗禮的院士,但是他有民族責任感,他在力挺中醫。沒有張伯禮院士,中醫藥的立法還要多幾分坎坷!

第二,張伯禮接受手術,不代表自己不支持中醫。有人說張伯禮接受手術,是對支持中醫的一記耳光。也有人說,如果換作鄧鐵濤,一定不會手術。儘管民間中醫說,三副藥就可以搞定,何須手術?也許真的讓我們知道傳統中醫何其少,在不保護真的是瀕臨滅絕!我們不要在苛求院士!

第三,中醫的確需要自強。完善自己,提高醫術,做好傳承,才不失民族大義!中醫博大精深,每個人再厲害只是傳承了大海之一粟,不要驕傲,要謙虛學習,才能發揚光大!





王亞青


1.若您看了膽囊炎的中醫病因病機後,你就瞭解了這個病的特點和發作原因了,高強度的連續緊張工作是核心誘因之一。

2.所以這個病就怕工作累和著急,何況正在一線救人性命呢,那個時候正是抗疫最緊張的時刻。

3.中醫治這個病,真不是什麼難事兒。問題是發作時間不對啊,正在帶頭抗疫呢,回家臥床休息,吃中藥。丟下那麼多人的性命不管了,救人如救火刻不容緩啊。

4.醫術高明之人多是醫德高尚之人,所以他寧願選擇棄膽而繼續抗疫。

5.他寫的這首小詩,正是他的那時心情的寫照:

抗疫戰猶酣,身恙保守難。

肝膽相照真,割膽留決斷。

6.所以拿這個由頭,來詆譭和黑中醫的人,一點良心都沒有。你拿其他的觀點來詆譭,至少說你還是個人,只不過是想博取眼球和撈取好處而已。

7.但是拿正在一線救治新冠肺炎的醫護人員,來作為證據的人,太沒有人性了。


願以此身化明月


張院士的膽囊疾病是否有其事,前因後果如何?說實話,不是我們外圍的人所能瞭解的。

不喜歡中醫的朋友有沒有注意到,中醫醫護人員參與了抗擊04的SARS中後期和今年的新冠全程診療,但沒有出現過一例一線醫務人員染病犧牲的案例,而且在中醫的參與下,治癒率大幅提升,而且這是在西醫藥宣佈沒有特效藥的前提下實現的。這完全能說明中醫藥的治病效果。

拿張院士的疾病來說事,說明了那些黑中醫的人實在是沒有其他抓手了。說白了,都是利益趨使。

黑中醫黑西醫都沒有意義,要了解他們各自的特色才有價值,知道什麼情況更適合採用哪種治療手段。就像治療新冠病人採用中西醫結合,對待機能沒有被完全破壞的病人採用中藥,恢復正氣,增強其免疫力,激發人體自愈機能祛除病邪出體外;對於機能已被嚴重破壞的重症、危重症病人,採用西醫的醫療設備維持其生命基礎機能,加上中醫藥治療手段重建其正氣免疫系統,才是正道。

不管中西醫,能治好病才是黃金標準,即恢復正常機能、無後遺症、無需長期用藥。

中西醫都有良醫良藥,也有庸醫劣藥,我們要反對打擊的是後者,而不是把可以互補兩個醫學強行割裂。當然首先我們自己需要了解基礎知識,而不是人云亦云。


心悟身演


我堂堂泱泱大國,傳承了5000年的中醫。真的難道連膽囊炎都治不了嗎?如果是真的這樣的話,那古代人死於膽囊炎的人會不會有很多?

當然是不可能的,只不過當代真正的好中醫太少了。像鄧鐵濤那樣的棟樑之才真的少之又少。中國民間有多少的祖傳秘方,其實他們才是一流的高手。現如今中醫已經被西醫同化了。西醫按照自己的那套來要求中醫。其實中醫和西醫根本就是兩回事。看待問題的點就不一樣。只不過現在大家都習慣用西醫的那套思維來看問題。

至於你說的治未病的問題。其實還是西醫的思維。因為那個時候中醫已經看出了有問題,在他那裡就已經叫做疾。只不過用西醫的設備是查不出來的。所以化驗單上只會告訴你一切正常,你沒有病。

講個我自己的例子吧。我曾經以為貪涼,導致冬天渾身疼痛。我去新醫院連查帶配藥4000多塊錢。醫生當時跟我說你沒有病,我只能幫你試一試。可是藥下去仍然不見效果。無奈找了一箇中醫,號了一下脈看了一下舌頭和眼睛。告訴我是風溼。他說他們所稱的風溼和西醫的風溼性關節炎不一樣。他所指的是風寒溼痺,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兩百多塊錢兩個月基本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