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朋友圈竟然隱藏了這麼多音樂人

朋友圈真是個神奇的存在,

刷著刷著竟然刷出了一幫音樂人。

我們怎麼認識的?

他們過著怎樣的日子?唱著什麼樣的歌?

今兒個,叔給各位擼一遍,

隱藏在我朋友圈的音樂人們。

1彼得與鯨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和蘇一雄的初次見面,是在新加坡一位朋友的飯局上,他向我介紹了自己的音樂組合“彼得與鯨”,或許是初次見面,彼此也都是慢熱的人,關於他們的音樂並未聊的太多,只是覺得這個組合的名字很特別。

回國後的某天,無意間打開了他們的專輯,沒料到接下來的幾周裡竟開始不斷循環。

聽《彼得與鯨》的歌,能體會到那種童真的、溫暖的、平和的、安靜的質感,尤其是在夜晚,它不但能撫慰人心,還能讓你看到滿天繁星,就連我這個大叔聽完也會變的感性,竟體會到一絲微醺後的快樂。這讓我對他們的組合充滿了好奇,這兩個傢伙到底是怎樣的人?是什麼讓他們創作出,哪怕是傷心情歌聽完也會露出微笑的歌曲?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蘇一雄和周草原的緣分或許是冥冥之中的。

他們的相識,是從藝考的隊伍開始的,兩人排在隊伍的一前一後,一起考試,一併錄取,最終成為了大學同學。經歷了四年大學生活後,兩人也都找到了自己的工作,開始了不同的人生。

人到三十,總想要嘗試些不同的生活,尤其是對男人而言。

就這樣,三十歲的他們決定在一起做些屬於自己的音樂,於是“彼得與鯨”的組合誕生了。關於組合的名字。鯨,象徵著人類孤獨且敏感的內心;彼得便是歌唱平凡,以夢為槳。

蘇一雄(彼得Peter)擔任主唱Vocal及內容策劃,周草原(鯨 Whale)擔任詞曲創作及音樂製作人。他們將身邊人的故事寫成歌詞,將那些關乎人們內心敏感的、愛情的、勵志的情節碎片譜成了旋律。

歌起時,星便重回穹蒼。

曲終時,心就消散悵惘。

如今的他們,成立了個人的音樂工作室,平時會幫助專業的藝人以及音樂愛好者進行一些培訓,其它的時間還在繼續創作歌曲,並發表新的原創作品。儘管創作的過程中,兩人也會產生矛盾,但好在彼此的性格和處理問題的方式還是挺互補,所以就算是不同的意見也能輕鬆解決。

關於未來,他們最期待的便是那場屬於自己的現場live的音樂會。

2司徒赫倫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忘記是哪年的夏天,朋友說帶我去看場爵士演出,在那個上海最熱門的爵士酒吧我認識了當晚的主角司徒赫倫。

那時,他已經是滬上爵士圈頗有名氣的歌手了。

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我們沒有聯繫,再次聽到他的音樂是在他的朋友圈,凌晨他分享了一首剛上線的新歌《小煩孤單》,就是那樣一個不經意的凌晨,我開始了單曲循環。

2019年他舉辦了幾場全國巡演,上海站我特地去聽了現場版的《小煩孤單》,那次我才知道,這首歌的靈感來自於凌晨法租界的老街,秋日泛黃的梧桐樹葉隨風飄落,搖曳下墜的節奏自然的變成了一串音符,很美但又充滿了淡淡的憂傷。

很喜歡和司徒赫倫聊天,他的語氣裡總能感受到快樂的成分,每次想和他聊點音樂,卻總是不小心的聊到吃喝玩樂的部分,誰叫他那麼熱愛生活呢。

他說自己算是音樂人的異類,因為他有著規律的作息時間,早晨八點半起床吃早飯,然後遛狗,十點開始Keep,中午開始忙碌午飯,下午給學生上課,再然後還是遛狗,之後就是自己的Relax的時間,日子過的很愜意,也很規律,規律到有點像上班族,而非音樂人通宵達旦的樣子。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在我看來,司徒赫倫的音樂生態已算是良性,有規律的上線新歌,有計劃的完成專輯。

他說今年有可能會發布一首單曲,是他和挪威天團D'sound合作的一首新歌,國內很多小夥伴可能不熟悉D'sound是誰,他們的代表作《Talkin’Talk》曾隨著諾基亞手機的廣告風靡全球。

關於這首歌與國際音樂人的合作,源於他前往挪威參加了一個“創作營的遊戲”。

抵達挪威後才知道這場遊戲竟是一次音樂挑戰,他被帶到了一個大錄音棚,其中有幾個小棚,每個小棚裡都有一個製作人,從相識、配對後的那一秒開始就要創作歌曲了。

於是每天早晨八點半開工,晚上六點之前要完成一首歌的demo,然後每個小棚的創作者會聚集到大廳,互聽互評彼此的demo。

對司徒來說這不僅是一次有趣的挑戰,還是一次碰撞火花的機會,更是需要努力和詞作者、編曲、製作人達成極大默契的“遊戲”。好在這樣的控制力,在他就讀英國“皇家威爾士音樂與戲劇學院”爵士樂碩士的幾年時間裡已經獲得。

如今的司徒赫倫,已經從一個爵士歌手轉變為流行音樂唱作人。

這一切就像是命運的輪迴,當年他考入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然後愛上了爵士樂便改了專業,如今又再次回到流行音樂的舞臺,他說這可能和我的藝術家的性格有關,隨心隨性。

而這個藝術家的性格,讓他在人生中放棄過很多在別人眼中看似珍貴的機會,比如三十歲的時候,一份音樂學院的“鐵飯碗”擺在他的面前,他放棄了,因為他是個喜歡自由的人。

3蜜汁叉燒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說實話,我有點記不清和蜜汁叉燒是在哪兒認識的了。

他說我們是在一個朋友的聚會上,而我記憶卻停留在時裝週的某個Showroom裡。

我們是真的是好久不聯絡,一聯絡就給我丟個重磅消息“我發了第二張EP《自我實現》,給叔聽一下”。就這樣,快要失聯的我們因為這張專輯又互動了起來。

我問他好好的名字不起,為何叫自己“蜜汁叉燒”,他卻笑答道這名字是初中玩QQ時起的,當時同學們都叫薰衣草、浪跡天涯之類的,他覺得這名字挺酷就用到了現在。

那年暑假他報了一個吉他學習班,生活就是這麼奇妙,一物降一物,一把吉他竟收住了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習慣,而那個夏天也成了他音樂旅程的起始。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他形容如今的自己是個很普通的中年男子,有份還算穩定的工作,業餘時間還會繼續和小夥伴做做音樂,儘管是當興趣來玩,但也需要不斷的投入。所以他會拿出一部分工資,用來完成音樂創作。

在他的音樂裡,我能感受到他不同年紀的喜好變化,從民謠到搖滾,再到現在的電子曲風,你能聽到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有趣的音樂態度,儘管他一直自嘲走的是口水歌路線,但他喜歡觀察和聆聽周遭生活的狀態,給了他許多創作的思考。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就比如他去看了安迪沃霍爾的展覽,被那句“在明天,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的世紀名言所震撼,恰好專輯中四首歌加一起也差不多15分鐘於是專輯名字便起了《15 min》,封面更是使用波普的藝術表現形式,希望大家也能在15分鐘內聽到他的聲音。

在全新EP《自我實現》中,裝滿了他在日本生活的兩三年時間裡產生的所思所感。

他去看了場演出,舞臺上明星的淡定和臺下粉絲的瘋狂,讓他產生了一系列的想象,這是否是他喜歡的樣子,是否穿的是他喜歡的衣服,是否吃過了晚飯,是否懂得去發洩自己的不悅,在別人看來很珍貴的掌聲,在他眼中是否已經不那麼華麗...... 一系列的問題之後,便有了《偶像明星》。

他也會坐在咖啡館裡觀察路人或者聽聽旁人聊天的隻言片語,有次不經意的遇到一對情侶站在路口冷戰,雖然只是路過沒有人說話,但他能確定的是,你能聽到兩人內心的吶喊和情緒帶來的巨大聲音,於是便寫出了《吶喊》。

總之,用心感受生活,並好好的生活,是他的創作靈感,也是這次疫情之後對自己的寬慰。

我問他,是什麼動力讓你繼續在創作的路上前行,他說或許是音樂平臺上的評論。尤其是那些留言分享自己故事的陌生人,或因為他的歌而相愛,或因為他的歌度過了灰暗的學生時代,而這些歌能在別人的生命裡繁衍出新的故事,並佔有一席之地,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榮幸。

他說自己是個喜歡實體的人,也希望今年自己的EP可以變成一張真正的唱片。

4楊陸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和楊陸相識至少有七八年了,厲害就厲害在我們至今還是未曾謀面的網友。

當年他在搜狐工作,邀請我入駐搜狐的旅遊達人,從而成為朋友圈偶爾點點贊、偶爾互撩下的朋友。

這些年,他先是從互聯網公司轉行到影視公司,然後自主創業做了影視製片人,再然後又迴歸互聯網公司,如今進入了藝術品行業,在不斷嘗試全新領域的同時,還運營著自媒體“陸爸侃大山”,絕對的全能型選手。

令我意外的是,春節前他發了單曲《愛笑的女孩》,有模有樣的開始了宣傳工作。

送上祝福的同時,我也和他聊起了歌手生活。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他說,其實很早就有一個當歌手的夢想,也很享受在舞臺上的感覺,不管是大學時期還是在之前的公司,只要有表演和登臺的機會都不會錯過。

加上這些年的工作經歷,讓他接觸了音樂圈子裡很多朋友,歌手、製作人、詞曲作者、媒體等等。在熟悉了歌曲製作及發行的流程後,發現做這個事情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正好有一個契機和資源能很好的幫助我去做這個事情,就圓一個自己年少的夢,順便給自己增加了一個歌手的標籤。

隨著歌曲的上線,楊陸很欣慰,因為身邊有很多朋友來幫他出謀劃策,目前歌曲在不同的平臺播放量已經超過兩千萬次,也成為了泰國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的中文推廣曲,傳播程度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歌曲已被流傳,但在楊陸心中覺得自己依舊不屬於職業音樂人。

為了養家餬口還必須要有其他工作,儘管目前的藝術品行業對他來說還像是個剛入學的新生,但他很喜歡這種成長的快樂,畢竟每一次擇業帶來的新鮮感,都在增加著人生的經驗值。

他毫不忌諱的說,自己屬於努力奮鬥的中年人狀態,未來把歌手當做第二職業,偶爾接個演出或者通告,大部分時間還是會做回一個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不管生活多忙,他都會抽出時間去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唱歌、攝影、研究美食等等。

生活很累,但很充實,也很享受。

OMG❗️

在我趕這篇稿子的時候,

朋友圈又有幾個小夥伴發了新歌,

期待叔為你挖掘更多有趣的人。

關注《叔式生活》為抗疫生活找些有趣的樂子!

天呐!朋友圈竟然隐藏了这么多音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