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生活有多奢侈?嘉靖皇帝只吃這裡的......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

豬豬親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連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新的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閱讀觀看。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相互增進彼此的友誼和歡樂!如果喜歡就積極訂閱吧!也歡迎提出你寶貴的意見和誠懇的建議,看的開心可以在閱讀結束時點個在看 。


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將明朝歷史又一次推向世人眼前。劇中王學圻、梁冠華、朱亞文三位演員,描述了成祖永樂、仁宗洪熙、宣宗宣德三朝皇帝的文治武功,而湯唯飾演的宣宗皇后,更是吸引了大批觀眾。


有明一朝,可以說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熱鬧的朝代。從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明英宗之後,明朝歷代皇帝一個比一個不著調。而嘉靖皇帝,一生迷信道教、性格多變、裝瘋賣傻,而至木匠皇帝萬曆,一個比一個奇葩。


前幾年引起明史現象級的大作《大明王朝1566》,陳寶國飾演的嘉靖皇帝,亦正亦邪、20年不上朝,潛心修道,卻又能掌控朝廷,戰當朝權柄首輔楊廷和,鬥倒權傾朝野的奸臣嚴嵩,可謂歷史上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皇帝。


而這個皇帝,本是湖北偏僻之所的一個王爺世子,卻在14歲北上京城繼承大統,在位45年。人生可謂是瞬息萬變。嘉靖皇帝,性格中也透露著湖北人敢幹能幹的做事風格。


嘉靖皇帝14歲以後,在北京生活45年。但是由於年少時的生活,卻讓他一生都對湖北老家情有獨鍾,日常生活也喜愛食用湖北菜。吃的米飯必須是湖北京山的橋米。


據史料記載,橋米幹、整、熟、白,青梗如玉,腹白極小。並且其顆粒細長、光潔透明。用橋米做的飯鬆軟略餈, 噴香撲鼻,可口不膩,營養豐富。而橋米中的極品是“洋西早”品種,但由於自然環境的限制,產量很低。


嘉靖皇帝一生信道教,所以很多歷史都穿鑿附會迎合他的喜好。比如關於橋米,也有一個和道教相關的傳說。


明朝嘉靖降世時,啼哭不止,老興王一家驚恐萬狀,出榜招醫。恰好武當山真武大帝雲遊到此,揭榜進府,伏在嘉靖耳邊說:“莫愁,莫愁!貧道為你去尋糧食。”嘉靖當即止住了哭聲。真武大帝走遍了承天府衙(即鍾祥縣城)周圍山頭田地,皆不如意,最後選定了京山城西的這條山衝,用腳板踏了踏,手指按了按,成了幾十塊田。當嘉靖開始吃飯時,果然只吃這山衝產的大米,以後進京當了皇帝,仍一直吃這裡的米。


關於這個還有一個傳說,被人云亦云傳的很邪乎。說是這幾十塊田無論風調雨順,還是旱澇災害,總產增不過五石,減不過十石,據說是由於皇宮中添人減人的原因。人們覺得巧,將它取名“巧米”。因產地孫橋與此諧音,被叫成了“橋米”。當地兒歌描繪了“橋米”之妙:“橋米長,三顆米來一寸長;橋米彎,三顆米來圍一圈;橋米香,三碗吃下賽沉香”。


京山橋米原產地在湖北省京山市孫橋鎮蔣家大堰村六組與餘家沙坡村六組之間,有一處名曰蔣家大堰,這大堰灌溉著附近一條山衝的一百二十多畝稻田。而只有這120畝稻田,才是真正嘉靖皇帝愛吃的橋米。


據說這裡的土質與別處不一樣,叫它白散土,粘性特別強,過去人們常用它來補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代封建帝王吃穿用度都極為講究和奢侈,但這都是建立在侵蝕農村老百姓利益的基礎之上,可謂是吃人不吐骨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