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感謝閱讀頭條號“羽佳講繪本”,本欄目旨在為寶爸寶媽推薦和分享優秀繪本,歡迎訂閱!


在開始介紹今天的繪本之前,羽佳先問大家三個問題。


這是三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卻能開啟一場哲學思考。


第一個問題:什麼時候是做事情的最佳時機?


第二個問題:什麼人是最重要的人?


第三個問題:什麼事是最應該做的事?


您不妨帶著孩子一起來思考一下,想想自己的答案,再問問孩子的答案。


想好了,我們就開始今天的繪本分享——《尼古拉的三個問題》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本書豆瓣評分高達8.9,還是非常高的。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作者瓊·穆特是一位擅長用水墨畫風講述東方故事的作家,他的代表作還有《石頭湯》《禪的故事》系列等。


本書取材於列夫·托爾斯泰的著名短篇小說《三個問題》,小說裡尋找三個問題答案的人是沙皇,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網上搜到。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本書的改編更適合兒童閱讀,問問題的是一個名叫尼古拉的小男孩。


我們常說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因為很多看似高深、成年人一直想不明白的問題,他們竟能一下子找到真諦。


那麼尼古拉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他的答案是什麼?我們現在就去書中看看。


以下圖文涉及劇透,加粗字體為繪本原文,其餘為解說。圖片來自繪本實物拍攝,僅供預覽,感興趣的讀者請購買正版。


故事一開始,男孩尼古拉就拋出了三個問題,請教他的三位動物朋友。他的好朋友是蒼鷺索菲亞、猴子果戈裡和小狗普希金。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整本書為水彩畫風,顏色不是很鮮豔,只有尼古拉手中的風箏,一直是飽和度很高的紅色。


什麼時候是做事情的最佳時機?

什麼人是最重要的人?

什麼事是最應該做的事?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第一個問題,關於做事情的最佳時機。


蒼鷺說:“要想知道做事情的最佳時機,你就要提前做計劃。”

猴子說:“只要你仔細觀察、事事留意,就會知道的。”

小狗說:“單憑一個人不可能事事留意,得有一夥人幫你,然後再決定何時是最佳時機。”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三個好朋友開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解題”,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又都很有道理,但他們只是提供了方法,沒有真正回答出什麼是“最佳時機”。


第二個問題,關於最重要的人。


蒼鷺說:“最接近天堂的人。”

猴子說:“知道如何治癒痛苦的人。”

小狗說: “制定規則的人。”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這次,好朋友們給出了確切的答案,卻都有些片面。


第三個問題,關於什麼是最應該做的事。


蒼鷺說:“飛翔。”

猴子說:“總是開開心心的。”

小狗說:“戰鬥。”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這一問其實是關於人生觀。好朋友們的答案都很簡單,而且沒有對錯之分。但這個問題只能問自己,有了答案,就會知道這一生該幹什麼了。


朋友們的回答,尼古拉都不太滿意。於是他決定去問問烏龜列夫。

“他已經在世上活了那麼久,一定知道我要的答案是什麼。”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這裡又出現了尼古拉的紅色風箏。“列夫”的名字不言而喻,他是原作者托爾斯泰的化身,是智慧的代表。


聽了尼古拉的問題,烏龜列夫只是笑了笑,什麼也沒說。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尼古拉沒有再追問下去,而是做了一連串的事。


他看到烏龜列夫正在辛苦地翻地,就主動幫助烏龜列夫翻起地來,很快把整塊地都整理成菜畦了。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忽然下起雨來,尼古拉先是冒雨救了被大樹壓傷了腿的熊貓媽媽。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後來又在暴風雨中救了凍得瑟瑟發抖的小熊貓。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看著尼古拉所做的一切,列夫笑了。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這一段是個精彩的故事,繪本的前半段一直是對話和思考,到這裡突然話鋒一轉,變成了一段節奏緊湊,還略帶緊張感的救援冒險。


儘管結局令人滿意,卻有點讓人不解,這個故事跟尼古拉的三個問題有什麼關係呢?


第二天早上,陽光很溫暖,小鳥唱著歌,一切都很美好。

熊貓媽媽和寶寶向尼古拉表達了感謝之情。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尼古拉覺得心裡很安寧。但他也有些失望,因為還沒有找到三個問題的答案。於是,他又去問列夫。


老烏龜看著小男孩說:“你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啊!”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請注意這個細節:做了這一切的尼古拉覺得心裡很“安寧”。


安寧,是一個已經知道了答案的狀態(儘管他不知道自己知道),因此,需要烏龜列夫來“點撥”。


此時尼古拉的風箏又出現了,只要他問問題或想問題的時候,這個風箏就一定會出現。


“昨天,如果你沒有留下來幫我翻菜園,就不會在暴風雨中聽到熊貓的呼救。因此,那時最重要的時刻就是你翻地的時候,最重要的人是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幫我工作。”


“接著,當你發現了受傷的熊貓時,最重要的時刻是你治療她的腿和救她孩子的時候,最重要的人是熊貓和她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照顧她們,確保她們平安。”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這裡讚歎一下作者的繪畫功力,這幅畫真的很美。


“記住,最重要的時刻只有一個,那就是當下;而最重要的人通常是你身邊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幫助他們。我的孩子,這便是你要尋找的答案。”

默默改變孩子生命的一本書


“這也是我們來到世間的原因。”


故事結束。

------------------------------


烏龜列夫最後的“黃金總結”非常打動我,這幾句話也是本書最重要的思想,值得細細玩味。


本書曾被《紐約時報》譽為“能默默改變生命”的一本書。


作者瓊·穆特是個喜歡在古老的故事、傳說中尋找創作素材的作家。


書中人物和動物的名字來源都有依據。烏龜列夫不用說,果戈裡和普希金都是俄國著名作家,索菲亞是托爾斯泰夫人的名字,尼古拉是作者兒子的名字,書中繪畫的人物原型就是作者的兒子,而且恰好托爾斯泰的弟弟也叫尼古拉。


這本書有種神奇的力量,讓人“放不下”。


讀完之後你會發現,儘管你放下了書,尼古拉那隻紅色的風箏會一直在你心裡飄來蕩去,不管你的內心是安寧還是不安——所謂“默默改變生命”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樣子吧!


羽佳上大學的時候特別流行一段話,說的是人生“四大境界”:一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二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三是不知道自己知道,四是知道自己知道


至於知道什麼,沒人知道。(成功把自己繞暈~~)


其實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在問各種問題,有的我們能找到答案,有的一直找不到。


別人告訴我們的答案都不是真的答案,只有我們自己找到的才是真正我們想要的答案。


有時候,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已經知道了,就像尼古拉,那隻代表著答案的風箏其實一直被他握在手裡,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知道”。


所以,我們需要有一個人,去幫我們敲響心裡的那個鈴鐺,告訴我們,答案一直在我們心裡。


尼古拉找到了敲響鈴鐺的烏龜列夫,那我們應該找誰呢?孩子們應該找誰呢?


我想,其中一個要找的肯定是,是閱讀


也許我們在書中找到的答案也不一定是我們想要的,但這總比渾渾噩噩,“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連問問題都不會要更好。


越早找到心中問題的答案,我們的內心會越“安寧”,我們會更清楚來到世間的原因。我們終其一生所追求的“幸福”才更有可能被我們握在手裡。


說了這麼多可能扯得有點遠,但羽佳確實是有感而發。讀一本好書有時候會像去了一個美麗的地方旅行,內心有滿滿的收穫。


羽佳在寫書單的時候把這本書放進了8-12歲的書單,因為它確實有點“深”,但後來我發現4歲的孩子讀了居然也很喜歡,尤其是尼古拉救熊貓媽媽和熊貓寶寶那一段。


孩子能理解多少我不敢說,我們給孩子讀這樣的繪本,不是為了讓他接受某種價值觀和人生觀,只要開啟他對人生的思考,就可以了。


只要是好書,早點讀沒有壞處,晚點讀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不要錯過。


書名:尼古拉的三個問題


主題:哲學、助人、珍惜


適合年齡:4-12歲


亮點:名著改編、畫風優美、充滿哲思


推薦指數:五顆星,建議收藏



本文圖片來自實物拍攝,僅供預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