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業想學醫,有什麼建議?

王增軍0628


雖然現在畢業好幾年了,自己專業的研究生都念完了,但還是對當年沒有堅持上醫學而後悔。好在有一點,老公是學醫的,雖然是寵物醫生,但好在滿足了我一些學醫的想法。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這個專業是你感興趣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既然選擇了,就要幹一輩子,可以說你要和它共處一生,可見,喜歡有多重要。能夠每天干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是一種享受。

其次,你要做好好好學習的準備。學醫是個漫長的過程,沒有個十年八年,你是看不到成效的,而且知識量龐大,更新快,你得時刻學習,記憶。我老公真是起早貪黑,週末都沒有娛樂的時間,就連坐高鐵、飛機都在看書。他常常感嘆如果他上大學前這麼認真,肯定考個好大學。你看,他只是獸醫,都這麼忙,人醫應該更忙。

最後,你要有足夠的膽識,知道自己是否暈血。學臨床醫學的,要做解剖,可以說和屍體打交道。以後也會很忙,陪伴家人的時間會很少。不過,凡事有利有弊,這個職業很高尚,收入也好,很多人還是非常羨慕與青睞的。喜歡就學吧!加油!




我是獸醫媳婦


支持你學醫呀!感覺我有些地方和你很像啊!我也是特別崇拜林巧稚,一直以來特別堅定想學醫,高中的時候也是想考協和……家裡也是沒有醫生,還都反對。不過嘛,我數學太差,沒能考上協和。還好也算是堅持夢想了吧,現在大一,在CCMU讀長學制臨床醫學。準備嘛,首先肯定是提高成績,協和醫學院有多難考想必你也知道。高二嘛,衝一衝,還是有可能提高不少的。其次要做好覺悟,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真的熱愛。確定不是一時衝動。和我同屆的學生就有看到系解課本之後後悔了的,估計要轉專業什麼的吧。因為,真的是挺累的,而且學習週期也長,考試月也不是吹的。不過也沒那麼可怕,平時不浪,好好預習複習,也不存在要通宵什麼的。再說我的一些學理科,工科的同學一樣學習到一兩點嘛。總之,現在先好好學習……畢竟在中國高考分數還是躲不開的,有機會的話可以多去醫院瞭解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做好了覺悟。最後,祝你實現自己的夢想!


0孤月痕0


學醫挺好的,但是需要自己熱愛這個專業,我身邊不少朋友都說學醫很難,學校流傳一句話,專業選得好,年年期末勝高考。而且一般醫學是五年制,如果是個急性子,沉不下來,就不太適合這個專業。本科畢業前還要去醫院實習,出來參加工作還要規培。當然,想去好醫院,學歷很重要。如果想往上面晉升,還要考職稱。但是熬出來就不一樣了,前提是自己認準了這個方向,一直往下沉澱,越老越吃香。


梁老思


我身邊學醫的同學很多,有一個真實的感受就是當我有時間出去逛超市的時候,他們還在上課,背書,圖書館。最近,大學生都在上網課,我那個學醫的朋友每天都是十二點才睡,筆記寫了厚厚一大,很辛苦。不過學醫還是挺好的一件事,不過有點辛苦


周咩咩家的舟舟


醫學是最尖端的學科之一,選擇醫學,我們將會不停學習新知識,當你決定選擇醫學的時候,要慎重,俗話說得好,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大笑][大笑]。

首先,你需要熱愛醫學,不是心血來潮,一個醫學生的培養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只有你足夠熱愛,你才會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堅持下去。

其次,你需要能吃苦耐勞,當你步入醫學殿堂,你會發現要學習的課程很多,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在浩瀚的知識中徜徉,這時就要求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因為在未來我們從事的事業是救死扶傷,每個人生命只有一次,容不得半點馬虎。

再者,我們需要強大的心理支持為後盾,我們要接觸解剖課,微生物課等等,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直面生死,看過生離死別後,依舊強大的心理支持你繼續前行。

之後選擇醫學專業,希望有下面充足的準備:

1.時間長。五年加上三年的規培,如果繼續深造讀研究生,讀博士生,等你真正踏進醫院大門從事醫生行業時你的同學已經事業有成、家庭美滿。

2.對象不好找。醫學將自己大部分的精力轉移到了學習工作科研之中,所以醫生群體有著大把的高齡剩男剩女,孤苦伶仃。

3.金錢壓力。學醫需要足夠的金錢支撐。

準備好了嗎,想要學醫的你們……








青春拋物線耶


作為一名在讀醫學生,我個人就是屬於那種堅持很多年,最後毅然決然學了醫的。

我在報考之前就有很多老師,前輩和我說學醫你自己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首先,你的課業壓力會比你的同學大許多倍,當然這也讓你可以有幸看到考試月不一樣的風景,各個角落的背書,通宵達旦的學習,各種實驗報告,還有七七八八的事情充斥著你的學習生活。其次,你面對的會是家人朋友期待的目光和遙遙無期的學習之路。畢竟,這是一場終身學習之路。

但是學醫也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充實感,你在一個全新的領域學習,見識到更多的案例,更能體會不易與艱辛。你會在愛護身體和熬夜之間徘徊,最終拿著保溫杯熬夜。總有人說,學醫不值得,太苦太累,但是如果你真的喜歡,進來了,想出去也不太可能,就這樣一直走下去。衝動也好,任性也罷,你的路,不走一遍,難道白做夢嗎?因為我們年輕,我們可以追求,如果你志不在此,又談什麼學醫呢?



讓喬伊的未來發光光


開宗明義一下,醫學是除了金融IT這兩大神獸之外,剩下的專業裡面相對不錯的選擇。

先說說關於醫生的幾個問題

1.首先,醫生職業的特點是什麼?

如果用dota的英雄來對比的話,就是幽鬼/美杜莎。

在你整個前期,你都要忍辱負重,苟且偷生,能不參團就不參團。看著別人打的風生水起,也要默默的繼續刷線刷野。

但是,從中期開始,每一個大件的更新,對你來說都是質變,都能讓你的戰鬥力指數級上升。

醫生也是同樣,碩士,博士,SCI,基金,主治,副高,正高,職業發展並不是線性而是階梯式的,每跨過一個門檻。競爭力和收入都是直線增長。當你全部打通關之後,就像6神裝一樣,無論社會地位還是收入,都是能有豐厚的回報。當然,就像dota一樣,你也經常只有三四件裝備遊戲就結束了,這個就要看天時地利人和。

2.醫生職業的優點是什麼?

最大的優點無疑是穩定。學科的知識體系已經相對完善,職業生涯路線非常清晰,根本不存在中年失業的風險。

至於人工智能,除了病理影像檢驗有風險,其他的在短期內根本沒有替代大部分醫生的能力(就算有這個能力,光倫理審查就能拖上十幾年)。

其次,是社會地位較高。

我國歸根結底還是一個人情社會。尤其是現在普遍的中產焦慮大環境下,教育醫療的壓力巨大,優質資源緊缺。而誰都會想有幾個醫生朋友關鍵時候幫幫忙。這也導致了在社會交往層面,醫生是非常有優勢的。而你認識了各行各業的朋友,很多時候,通過資源互換,能夠辦成很多用錢搞不定的事。

另一個說明社會地位的,銀行信用卡和信用貸,醫院都是屬於優質客戶,收入不錯。

更準確的說,主治醫師開始,你的收入將基本不會低於當地平均收入的1.5-2倍,再往上能到多高就看個人造詣了。醫生一年賺百萬也不是啥稀罕事了。

拉個類似的職業來比較下,相比於教師,同級別的醫生,無論是從基層到頂級,醫生收入基本都是完爆教師。當然,教師有三個月假,這比不了。

強調一下,醫生說的都是到手收入,折算到稅前的話,拿北京來說,稅前20k大概稅後14-15k吧。

最後再提醒下來找我哭窮的,我說的是收入。別拿工資條跟我嚷嚷。

3.醫生的缺點是什麼

第一,比較辛苦。夜班並不是那麼好熬的,普遍工作時間也長。但是至於說什麼沒日沒夜的,那只有基本不超過5%的科室會這樣。絕大多數還是平時可以準點或者六七點下班,週末查個房就可以撤的。

第二,醫患關係確實複雜。砍人的那是極少數,醫鬧這兩年治理之下相對於前幾年也好了不少了。但是總體來說,大家的維權意識都提高了,網絡也普及了,會有人會質疑你的方案和水平。因此,溝通非常重要。但是總體來說,95%的情況,患者還是很尊重並信任醫生的。

第三,前期難熬。就像前面說的,作為大後期,前期還是非常長的。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要修煉到30歲才出山,5年本科+3年碩士畢業,四證合一直接工作的是當前絕大多數情況。但是作為後期,我們都知道,刷錢時間越長,核心裝備出的越多,中後期團戰把握越大。醫生也是同樣的,你要是能耐得住寂寞,碩士+博士+國外博後,這一套下來再工作,那你後期的潛力就會非常巨大。

4.那麼對於高考學子,哪些人適合學醫?

第一,家庭條件不能差。急著賺錢的還是老老實實去學計算機吧。簡單定義下,你所在的省份省會,能給你付個首付上車就行(一線除外,那個房價已經和你學什麼無關了)。

第二,一本以上,清北復交以下。一本以上是因為基本能保證你有個相當不錯的起點,而清北復交以下,是因為這個級別的學校可以有很多更好的高薪選擇,相比金融IT諮詢甚至清北直接從政,醫生並沒有什麼優勢。

第三,打算在二線以下城市生活的。醫生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在病源充足的情況下,一二三線城市的收入差距並不大。在北京上海月薪30K,在成都西安月薪25k,哪個過的爽不用多說吧。何況考慮到一線的房價,前期會更加艱難。當然又說回來,除了金融IT大牛,又有哪個專業敢拍著胸脯說畢業30歲前能在一線靠自己買房呢?

第四,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推薦臨床口腔影像麻醉這幾個能做醫生的專業。中醫除非家裡有關係不然別碰,其他大醫藥類專業,一般都不要碰。都是天坑,有的是更好的選擇。

最後總結一下,學醫是一個可以相對不拼背景,穩步步入中產的選擇。不要被網上喊苦喊累的騙了,畢竟網上除了金融IT哪個專業都覺得自己一點前途/錢途沒有。多和長輩溝通,在家庭條件支持的情況下,學醫終究是一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選擇。



國美業務總監王暹


醫者仁心,成為救死扶傷的人,我相信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夢想的同時,我要告訴你的是現實問題,

學醫之前你要了解什麼

  1. 首先你要明確你自己的學科方向,從學醫到拿到醫師資格證,這個週期是比較長的,你想要得到好的學歷,到好的醫院工作,基本上都在10年左右的時間,你是否做好了,這麼一個長達數年的人生規劃?
  2. 權衡一下自己的和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很多人想學醫,是被醫生中的佼佼者所取得的成就所吸引,期望著,學醫出來,在未來的某一時刻,自己也能有此成就,但現實往往不盡人意,並不是說經濟情況差就不能學醫了,但會被經濟情況不佳拖後腿,學醫是一個艱辛而且漫長的過程
  3. 現在的大醫院,要求的最低標準都是研究生,醫學是個很嚴謹的學科,不會容你胡來,醫學遠遠沒有達到一個高度發達的程度,你要不斷的用一生去學習
  4. 報志願時查詢清楚,該專業的具體內容,有一些專業的名字差別不大,但就業千差萬別
    ,如:口腔醫學和口腔醫學技術,前者是醫生,後者是工廠裡的技術工人。

總結:醫學之道任重道遠,當你想要在這條路上取得成就的時候,你必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不是每個人都學過醫,難免會被誤解,會不信任。謝謝我們偉大的醫生們,


清風拂面


大學專業想學醫這個志向非常好。

1.要想學醫你必須努力學習 。醫科大學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而且醫科大學錄取分數較高,最低也得在本地區重點錄取分數線之上。

2.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這就要求你有高超的技術。那就需要你努力學好專業知識,而且醫學知識枯燥,學起來也很累的,要比同學校其他專業都吃苦。

3.選準細化專業。現在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醫學檢驗 ,牙醫,眼科等都是前景不錯的。通過這次疫情將來國家對預防醫學也會高度重視起來的。

4.好的工作對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如想在吉林大學附屬醫院當醫生碩士學歷都不夠,有的需要博士學歷。所以學醫必須要有考研究生深造的打算。

5.要有高尚的人格。你必須有在緊急情況敢於向前衝的勇氣。比如,今年都馳援武漢的這樣特殊情況。



堅信天道酬勤


作為醫學專業畢業的學姐,給你點現身說法

大學想學醫那就得做好付出百分努力的結果,別人都在KTV聚餐時,你得跑圖書館翻閱資料,查找文獻,比別人放假的晚,比別人開學的早,就連作業也比其他專業多。每逢期末考試,別期待能夠靠背書過關,因為書太厚,課程太多,你背不完。每一堂課都不能開小差,因為指不定你開小差玩,然後發現老師已經講到接下來好幾章了。大學社團很多,只要你擠得出時間都可以參加。

如果你想報考醫學專業,那麼現在就得努力拼個好的高考分數,畢竟醫學生學校越好,就越越前途越好。見習實習規培,然後儘可能地備戰考研考博,醫學專業學歷越高越吃香,我身邊本科畢業的臨床生都不容易找到一個好的醫院。當然,一旦你吃過了所有的苦頭,除了工作比較累之外,前途也是比較客客觀的,當然別忘了,作為醫療行業中的一員,你必須得不斷的考證,不斷的學習,每年的學分,每次的考職稱,都是不斷學習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