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燈紅酒綠的上海並不是你看到那樣,實際上汙垢橫流,臭氣熏天

1935年9月,重慶下了一場暴雨,導致低窪地帶汪洋一片,排水系統徹底癱瘓,大水裹挾著陰溝裡的垃圾衝進市民的屋裡,一排排民房轟然倒塌…… 這場暴雨究竟害死了多少人,未見統計,但是根據當時的報道記載,有幾千個家庭的住宅因此毀掉,很多人無家可歸。由此可見,那時的民房質量堪憂,公共排水系統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

民國燈紅酒綠的上海並不是你看到那樣,實際上汙垢橫流,臭氣熏天

​兩年後,全面抗戰打響,重慶成為“陪都”。一個美國記者到重慶採訪,順便調查了一下公共設施,驚訝地發現,這個城市根本沒有西方城市常見的那些四通八達的地下管道(除了自來水管道),雨水和生活汙水只能從街道兩旁的陰溝裡流走。而這些陰溝幾乎不存在高度差,陰溝裡的廢水很難流動,慢慢地就滲入地下,時間長了,汙泥和垃圾在裡面積澱得越來越厚,陰溝自然就堵塞了,需要專門僱人清理。處在戰爭旋渦中的國民政府財政緊張,又不願意拿錢來做這種小事,以至於陰溝漸漸淤平,完全成了擺設。雨水無處可去,只好在街道上彙集,小雨可行船,大雨可看海,暴雨一來,水深三尺,房屋自然也就紛紛倒塌。

民國燈紅酒綠的上海並不是你看到那樣,實際上汙垢橫流,臭氣熏天

​不光是重慶,近代中國所有的大城市都缺乏有效的排水系統,同時也都不具備良好的公共衛生條件。《竹枝詞》裡說北京—街道兩旁的陰溝堵塞了,汙水流不出去,從石板的夾縫裡湧出地面,馬蹄踏在暗紅色的人糞尿上,一步一滑;說天津—護城河都淤塞了,裡面的水成了死水和臭水,過往的行人都捂著鼻子。包括電影裡燈紅酒綠的上海灘,除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好一些,上海南市、老城和閘北都是“臭穢之氣,泥濘之途”,市民又不顧公益,將自家垃圾倒在別人家門前,糞缸置於通衢之旁,濁氣燻蒸,癘疫橫生,既礙於衛生,又礙於交通。

民國燈紅酒綠的上海並不是你看到那樣,實際上汙垢橫流,臭氣熏天

​二線城市也不容樂觀。武漢缺乏水道設施,汙水遍地橫溢,空氣汙濁,嚴重影響了市民健康。青島裡院居民,多系雜住,對於清潔衛生及公共安全多不講求,常有疾病傳染。蘇州和杭州倒是河道縱橫,排水便利,但是衛生極差:由於人口稠密,地皮緊張,絕大多數家庭不蓋廁所,全用馬桶代替,早上起來,主婦們提著一隻只紅漆馬桶來到河邊,麻利地倒掉裡面積存的穢物。所以民國時定居蘇州多年的費孝通先生說:“天下再也沒有比蘇州城裡的水道更髒的了。”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李開周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