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河南人晚上愛喝稀飯?

移動互聯網快訊


在河南一帶,不管是農村的還是城市裡的,很多人都把晚餐叫做喝湯,問候他人吃沒吃晚飯,就是喝湯了嗎?那麼,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叫呢?你的家鄉是怎麼叫的?

河南雖然是農業大省,但人口也非常多,早在古代,趕上兵荒馬亂的時候,中原就是重災區。人們的生活條件很差,餐食都是清湯寡水的,再配上個饃饃,就這麼一口湯一口饃饃的吃,慢慢的這就變成了一種習俗。

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部分河南人日常生活還是以麵食為主,早餐晚餐都是饅頭稀飯、或者是疙瘩湯、湯麵等等,所以,也就稱晚餐為喝湯。即便是其他的菜式作為主食,也會叫喝湯,因為都習慣這麼叫了。

當然,也不止河南會把晚餐叫做喝湯,像是山東、湖北、河北以及安徽等地,以前也都是這麼叫的。鄰里鄰居的只要一碰面,就問“喝湯”了嗎?或者,有些地區還會說“燒湯”了嗎?

據瞭解,睢寧人一般會把晚飯叫做喝稀飯,其實和喝湯是一個性質的;商丘柘城那一帶,會把晚飯叫做喝茶。其餘大部分地區都是叫吃晚飯,沒什麼特別的。

大家對於河南把晚飯叫做喝湯,是怎麼看的?各位小夥伴的家鄉又是怎麼叫的呢?


姓黃不信王


你好!我老家是河南商丘的,我們那邊不止晚上喜歡喝稀飯,就連早上有時候也是喝稀飯的,祖祖輩輩家裡面做飯都是這樣做的,是一直傳下來的,比如我一天不喝稀飯都不自在,南方人基本上頓頓吃米飯,不太喜歡喝稀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嘛,還記得小時候,,家裡面都非常溺愛我,因為我兩個姐姐,我是最小我是男孩,我最喜歡吃大米稀飯,因為父母溺愛我,把大米都是乘我碗裡 ,到現在還是沒吃夠,現在我在外面打工,即使現在想吃也吃不出來家裡面燒柴夥燉大米稀飯那種感覺了,母親做的大米稀飯想起來就想喝兩碗,




建建搞笑坊


我嫁河南駐馬店十二年了,家裡早上一般是麵糊糊,饅頭,炒個菜,冬天炒雞蛋,夏天涼拌黃瓜洋蔥等,中午一般是大米粥,饅頭,炒個菜,晚上一般都是麵條,而且是香油淹蔥花青菜的麵條,做法是鍋里加水燒開下麵條,然後把淹好的蔥菜到鍋裡,其實我一直不喜歡這樣的飯,但是我還是遷就吃了這麼多年,做了這麼多年,我還是喜歡吃蒸米飯炒菜,喜歡吃煎雞蛋鴨蛋麵條


手機用戶66851659276


我們老家(南陽)那邊就是,晚上要麼麵條要麼粥,基本上不會是米飯之類的,按我理解,晚上時間較長,他們認為吃的太乾(米飯之類)就會老感覺渴要喝水,晚上喝水是個問題喝多了還要起夜上廁所麻煩,睡醒了也是口渴,反正我現在在外地,跟家裡視頻晚上問我如果吃的米飯就是讓我多喝水,不好消化啊之類的[捂臉]


難俛


不能一慨而論,我是河南信陽市人,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我從小家裡早飯雞蛋鹹米飯,中午和晚飯是新鮮米飯加炒菜,很少吃稀飯,我們也很少吃麵。現在成家了,早飯都是出去吃早點,討厭吃麵食,一年也不吃5斤面,一個月也難得煮一次稀飯。說河南人天天喝稀飯饅頭表示不理解。


信陽丁香


我是河南鶴壁市的。我也有早,晚喝稀粥的習慣,幾天不喝稀飯就不習慣。現在我在閨女家看孩子,孩子們晚上都吃米飯。現在有好幾年了,現在我晚上不吃稀飯也習慣了。也沒有那不舒服。喝不喝稀飯,就是個習慣。俗話說得好,習慣成自然嗎?就是這個道理。


楊石頭8908


在河南有的人晚上吃稀飯,一個地方的區域飲食習慣。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飲食。河南人喝稀飯可以少喝開水,我爸爸媽媽他們如果感覺口渴了不想喝開水,或者中午吃的飯是米飯或者麵條,他們晚上就會煮稀飯吃,會煮的特別細稀一點。河南的稀飯也會和南方的稀飯(粥)不同。


向前的美好生活


河南許多地方,早餐和晚餐為饃菜粥,午餐才吃主食。饃菜粥是指:吃饅頭或者餅、配著小菜、喝粥。兩次饃菜粥中,至少有一次是淡粥,比如大米粥,小米粥,玉米麵熬的粥等等,鹹粥有胡辣湯,油茶,豆腐湯,姜麵條等等。有的家庭,早餐晚餐都喜歡喝淡粥。

這就是飲食習慣,沒有什麼原因,一個人十歲之前是這樣吃飯,那就是這種胃口。如果不喝粥,就沒有胃口,而且容易上火,特別想喝粥。這類似於重慶人不吃麻辣沒胃口,山西人吃飯不放點醋不滋潤。歐洲人特別是德國人,每天吃的東西特別單調,麵包,奶油,馬鈴薯,但是人家沒覺得不好吃,人家也未必受得了中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景深75


中國飲食文化,醫食同療!!不光河南,全國晚上喝稀飯的地方多了,再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腸胃蠕動本身是有規律的,早上腸胃恢復期,早飯減少對腸胃的刺激,有助於腸胃對於食物的消化吸收。一次性大量進食會導致脹氣、消化不良等。晚上喝稀飯,補充水分,少攝入碳水化合物。夜裡不會幹渴。尤其比較乾燥的地區。 這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傳承,哆嗦說了幾句!!!


生命意義在於活著價值


哎,別說了,我是湖北遠嫁河南豫北這塊的。對於他們的生活方式是真信的接受不了,一天三頓頓頓吃饅頭,而我不喜歡吃饅頭,他們也不炒菜,天天晚上就喝點粥,第二天醒來就餓的不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