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過目不忘嗎?只要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也可以


想過目不忘嗎?只要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也可以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大腦記憶的原理,這篇文章我將帶領大家更加深入的瞭解記憶,探索記憶運作的規律。掌握這些規律,便可以讓自己的效率直線上升,在探索這些規律之前,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記憶的過程。

有人說,記憶是背書,也有人說記憶就是把知識塞進腦袋裡面,這些都不全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凡是人們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感以及操作過的動作,都會印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頭腦中。在需要的時刻,又可以把它們重現出來,這個過程就是記憶記憶的整個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和提取三個環節。

想過目不忘嗎?只要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也可以

而判斷一個人的記憶的好壞,可以通過四大品質:敏捷性、牢固性、準確性和備用性。敏捷性是在一定的時間內所記住的對象的數量多,換句話說就是記得快。記憶的牢固性,也稱記憶的持久性,是對記憶的鞏固程度而言的,也就是說,長久不容易遺忘。記憶的準確性是在回憶或者辨認實際材料的時候能忠實的保持它的原貌,沒有歪曲遺漏。記憶的備用性,是指能夠隨時的去提取記憶中儲存的知識,包括在緊張的情緒和疲勞的狀態下,也能夠迅速的提取過去記住的知識。

從學習考試的角度來說,一般符合下列兩個標誌,可判定為最佳記憶。第一個記憶敏捷,牢固準確,具有備用性。第二點,記憶不是很敏捷,但牢固準確,具有備用性。當然,如果能達到第一條,那是最好不過的。

想過目不忘嗎?只要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也可以

從記憶內容來看,記憶大致分為形象記憶,情景記憶,情緒記憶,語義記憶,動作記憶五大類。形象記憶是對於自然風景,人文景觀,攝影,圖片,影視作品等形象畫面的記憶。情景記憶是對親身經歷過的有時間,地點,人物和情節的這樣的事件的記憶。情緒記憶是對人在生活中產生的愉快,悲傷,絕望等情緒的記憶。語義記憶是指用詞語概括的各種知識的記憶,我們在學校裡面學習的各個學科都是以語義記憶為主。

動作記憶指對身體的運動狀態的記憶,比如對舞蹈,武術,騎車,打乒乓球等動作的記憶。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記憶內容,有的人能夠很好的記憶課本上的定理,公式,有的人則可以很快地記住跳舞的舞步。還有些人呢,可能對於往事,記得一清二楚,所以啊,不要輕易因為某個方面記憶不夠好,而就認定自己記憶力差

想過目不忘嗎?只要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也可以

從記得類型來看,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無意識記,就像電腦的後臺操作一樣,比如我們在大街上閒逛,或者隨意的看一場電影,翻一本雜誌或書脊,沒有特定的記憶,目標也沒有刻意去記,但往往我們在不經意間就能記住很多東西,提升無意識記憶,主要是讓大腦處於一個健康清醒且充滿好奇的狀態。與之相對的就是有意識記憶,比如我們平時背書、背英語單詞、背知識點、背法律條文等都是有意識記憶,他都有目的的記憶。目的和要求,需要我們付出一番努力來記憶,有時還要利用一定的記憶策略,最終的結果呢?使用記憶法,主要是幫助我們提升有意識記憶的能力,記憶的動機越強烈,越會使用記憶法記憶的效果就越顯著。

想過目不忘嗎?只要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也可以

以記憶保持的時間長短來看,既可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瞬時記憶又叫做感覺記憶,有了外界的信息,以極短的時間,一次呈現,以後保留一瞬間,這樣的記憶一般呢,只有幾秒鐘。短時記憶,是指保持時間在一分鐘以內,或者是幾分鐘的記憶,一般可以將看到或聽到的信息加以注意,反覆的默唸達到短時記憶。長時記憶是指保持時間在一分鐘以上,甚至一輩子的記憶。有觸動情緒的信息容易進入長時記憶,短時記憶信息呢?通過複述和記憶法,編碼加工也可以更好地進入到長時記憶。

想過目不忘嗎?只要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也可以

分享一下心理學家發現的五個規律,第一個規律,聯繫率。

核心知識的獲得都是由原有知識發展衍生或轉化而來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人無數,我們的生活閱歷和知識儲備。在記憶新信息時,如果能夠調用出來,就會形成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繫,形成知識的鎖鏈或者知識的網絡,比如牛頓運動定律第一定律,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到其他物體對它作用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那我就聯繫到我在跑步機上跑步的經歷,那我剛上跑步機的時候,它是靜止的。開機以後呢?他在勻速的運動,如果跑步機沒有關機,調速或者沒有能推我一把,我會一直以這樣的速度來跑步。這樣的就可以理解並且記憶牛頓提出的定義定律。要利用好聯繫率依然是要對已有的知識深入的理解,並且實際變成知識體系的一個部分,這樣才有可能在新知識需要時派上用場。二是學會了使用知識圖表,思維導圖等工具,對知識網絡進行梳理,更直觀的看到知識間的聯繫。


第二個規律是干涉率。

當一個新的信息梳理後,他以原有的知識儲備之間會產生一種互相干擾,先學習的材料,對後學習的材料產生的干擾,稱為前攝抑制。比如我們小時候學過拼音,再學習英語字母的時候再發音上就會產生干擾。後學習的材料對先學習的材料也會產生干擾,新任務的難度大,那麼對前面的干擾就會大。基於這樣的規律,我們不要把相似的材料集中在一起來學習,比如,可以把背英語單詞和語文的課文來交替進行,一般呢,40分鐘左右就可以換一換,中間的也可以安排短暫的休息時間。做一下深呼吸,放鬆下大腦。另外,長篇的課文或者備考的資料中間的材料受前後都有影響,學會將整體的拆分成一個個的局部分不同的時段來記憶,也會讓效果更好

第三個規律是數量率。

當需要記的材料數量偏大時,會給記憶帶來困難,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一生致力於記錄有關的心理研究,那他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拿毫無規律的音節組做記憶測試發現:記住12個音節需要到朗讀16次,20個音節需要50次以上。成年人一次的記憶廣度為七個左右,每個單位,是指我們熟悉的內容,被稱為一個組塊,可以小到一個字母或漢字,大到一個名詞詩句、公式。那組塊越少,我們記憶就越容易。

如何讓組塊更少呢?一是利用已有的知識來尋找,發現組快。 二是對龐雜的信息進行分類,每個類別控制在七個以內。三是要學會對信息進行簡化提取出關鍵詞進行概括。

想過目不忘嗎?只要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也可以

第四個規律是主客體率。

記憶的主體就是我們自己,客體是我們要記的對象。主體記憶有幾點很重要,一是記憶的動機越強,記憶效果越好。二是對自己的記憶越有信心,記憶效果越好。三記憶時注意力越集中,越容易記憶。四是要用心,要動腦,積極思考越多,記憶效果越好。識記有意義的材料比實際無意的材料效果好,實際直觀形象的材料比實際枯燥,抽象的材料效果要好,記有節奏,有韻律的材料,比記無節奏無韻的材料效果要好。識記系統條理的文章比實際雜亂無章的文章效果要好,實際使人感興趣的材料比實際使人厭倦的材料效果好。

利用客體率,我們的記憶法可以嘗試把無意義,枯燥抽象,無韻律,無節奏無系統調理,使人厭倦的材料進行意義化,形象化,韻律化,條理化,趣味化,讓我們可以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第五條規律,強化率。

一是多感官學習。各種感官,同時參與比單一感官參與的記憶效果好,所以要眼到耳到手到口到腦到聽到。

二是過度學習。比如你只要看四遍就記住了,可以再多學習,鞏固兩遍,讓他達到150%的水平,會讓記憶更加的持久,強化率,還涉及到複習的規律,艾賓浩斯發現遺忘的進程不是勻速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後來就逐漸減慢了,這就是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根據這個遺忘曲線的描述,我們複習一定要及時在一小時內三小時內五小時內和十小時內,這些黃金節點要及時複習,另外呢,複習的形式也可以多樣化,比如默寫,背誦和別人互相提問,做練習題目等。

想過目不忘嗎?只要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也可以

今天不這篇文章講了記憶的三個過程,識記,保持和提取,然後我提到了記憶的四大品質是敏捷性,牢固性,準確性和備用性。給大家梳理了記憶的分類,以記得內容來看,分為形象記憶,情緒記憶,語義和動作記憶億。記憶的意識類型來看,分為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以。記憶保持時間的長短來看,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最後,我講到了記憶的五大規律,聯繫律,干涉率,數量率,主客體率,強化率。利用好這五大規律,你的記憶效率就會直線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