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大园林之一,小园子大智慧,康熙、乾隆纷纷提额


江南的园林有很多,古镇也有很多,但园林和古镇合二为一的就很少见了。无锡的惠山古镇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因街巷中分布着一百多座大大小小的祠堂,被誉为“露天历史博物馆”,这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祠堂建筑群落。而就在这祠堂建筑群落中,还有一座被被很多人公认为“江南四大园林之首”的寄畅园。

说到园林,大多数人想到的一定是苏州,小娘子也不例外,但这次游的寄畅园真的把我惊艳到了。当年乾隆六下江南,七游惠山,八巡秦园,不仅提额,还说“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他为了能时刻看到寄畅园,还在清漪园(今颐和园) 中仿造了一个“惠山园”(今谐趣园)。

园林中所谓的借景手法在于把不是本园子里的外景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园子中,让人看上去既美妙,又在视觉上增加了园子的面积。比如站在园子的这个角度,惠山的主峰锡山和山上的龙光塔恰如其分地融入在了寄畅园的景致中,小小的园子仿佛瞬间变大了好几百倍。


明嘉靖年间,这里本是惠山寺僧房的一片地产,被一户姓秦的家族购买用来兴建园林。秦家原本是历任朝廷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因为卷入了新帝继位的礼仪之争被迫告老还乡。仕途失意,只好寄情山水,因为秦家先祖的墓就在惠山的山坡上,所以后人决定把园林建在山脚下,那时的园林取名“凤谷行窝”。

寄畅园并不大,但它的巧妙在于高超的借景,洗炼的迭山、理水手法,苍郁满目的古木巨柯,打造出一个自然和谐、灵动飞扬的山林野趣。

园林的二代主人一度官至湖广巡抚,却遭同僚诬告,革职还乡,于是和他祖辈一样寄情山水,开始了园林的扩建,并取王羲之的诗句“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改名“寄畅园”。

寄畅情怀自然处处都有讲究,知鱼槛出自《庄子·秋水》“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卧云堂隐喻原主的东山之志,先月榭取自白居易的诗,就连小径的地上也用碎石废料拼成了“蝶恋花”的图案。

不过令人唏嘘的是,尔后秦家的几代人就像中了魔咒,无一逃脱家族的宿命,每每在得到赏识之后或卷入纷争、或得罪佞臣被贬还乡,更有甚者还被捕入狱。失意的他们都会寄情于山水,对寄畅园进行各种改造与完善,清康熙年间的园主秦松龄更是将山野林泉引入园中,并营造了一小段“山间小道”,名为“八音涧”,即走在一段小道上,水流的声音就像是八音盒一样不断变化,美妙之极。


精心打磨之下,寄畅园终成江南四大园林之首,江南的文人墨客也纷纷为之作赋。如今园子里除了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有很多本地拍艺术照的小姐姐,穿上古装汉服,在这一池碧水旁,那怅然的娇滴,真的是把南方女子的婉约可人演绎到了极致。

寄畅园里有很多高大的古老香樟树,几百年的岁月,它们如同一张大伞,守护着园子的日日夜夜。

深秋的寄畅园虽没有鲜花的点缀,但红色的枫树、绿色的香樟配着一池碧水更让这里姹紫嫣红,清新风雅。难怪康熙、乾隆纷纷御题“山色溪光”、“玉戛金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