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說說你對“潮汕”或者“潮汕人”的印象或者看法嗎?

廣東潮汕大學畢業的廣州人來答一下(這麼多人問,還是解釋一下,我大粵經,別名廣東財經大學,因每逢假期學校裡就走得只剩潮汕人的情況,讓人有置身潮汕的錯覺,故校友賜名“廣東潮汕大學”)

能說說你對“潮汕”或者“潮汕人”的印象或者看法嗎?


能說說你對“潮汕”或者“潮汕人”的印象或者看法嗎?


能說說你對“潮汕”或者“潮汕人”的印象或者看法嗎?


上大學之前,沒接觸過潮汕人,有大致以下幾個印象:

1.重男輕女

2.孩子生一窩

3.工夫茶

4.做生意,而且有時還不規矩

5.抱團,排外

上大學之後,朋友圈突然冒出了一堆潮汕人,印象刷新如下:

1.重男輕女:老年人不好說,但年輕人、城市居民並不會,跟我們差不多

2.孩子生一窩:這個並沒有推翻,好多同學都非獨生,好像汕頭市區獨生子女多一點?

3.工夫茶:仍然只有個印象

4.做生意:生意人其實沒有想象中的多,很多同學家裡都是務農。但做生意的也推翻了我以往的認知,我一直以為做的都是小生意。有一次我去某知名企業實習,同學聽到的反應都是:

“國企啊?不錯不錯”

“這是外企還是中外合資?”

我淡定地把“潮汕民企”的正確答案告訴了他們,然後欣賞他們因震驚而扭曲的臉

有一次聽到領導打電話跟供應商說:“什麼叫民營企業不行?我們XX就是民營企業!”對方停頓了三秒。。。。

還有一個故事:

有個同學汕頭還是潮州某村的,長得黑黑壯壯常年寬鬆T恤拖鞋沙灘褲,家裡做輪胎生意年入百萬左右,有一次我說他土豪,他很平靜地跟我說了以下幾句話:

“知道黛安芬嗎?隔壁村的”(經評論提醒,此處疑為我聽錯或者同學記錯,黛安芬是德國品牌,這裡可能是曼妮芬)

“知道晨光嗎?我們村的”

“知道真彩嗎?就在我們對頭”

“我不是土豪啊,我家那點錢誰還沒有啊”

行吧,真·潮汕富豪不可貌相

不規矩的也有,很多專做冒牌貨,還有汕頭十幾年前的那件秘聞(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很震驚,怕被查水錶不敢說)

5.抱團:這個確實,但沒覺得排外

(1)自從認識了第一個潮汕同學以後我就發現了我認識了一堆潮汕同學,跟潮汕人交朋友性價比超高,認識一個=認識一堆

(2)宗族意識超強,我以前一直疑惑潮汕人的“經商天賦”這種東西,難道真有一種基因叫“經商基因”嗎?後來才發現他們之所以做得起來,是因為宗族在背後支撐,沒錢不會找銀行借,而是找宗族,剛起步的人也有宗族幫,也形成了一個“你幫我,我做大了之後也幫你”的正向循環

(3)曾經有個汕頭的同學跟我說,在汕頭,你找不到任何一個在外你熟悉的品牌,只會看到汕頭本土品牌,什麼71、星巴克等等,統統進不來。。進不來。。。(我同學跟我說這個的時候是16年,經評論提醒,現在星巴克有了,H&M也有。如果16年之前也有。。。不說了我去揍他了[抄起傢伙])

(4)抱團但不排外,我覺得潮汕朋友普遍仗義,有什麼事很樂意幫忙

(5)地域概念強,“潮汕”在我們看來就是廣東那塊地的統稱,都是一樣一樣的,然而不止一個潮汕同學跟我強調:

“我潮州的,別把我跟汕頭的混起來啊”

“我是揭陽榕城區的”(??我從沒聽過廣州人說“我是廣州越秀的”、“我是廣州天河的”)

“我汕尾的,汕尾不是潮汕噢”

這都什麼跟什麼。。。“都系gó塊地,點解要分得咁清楚?”(都是那個地方,為什麼要分得那麼清楚?)

最後講個笑話:

我有個同學去潮汕教書,班裡有個小xuo生家裡是做洗衣粉的,說要送幾包給我同學,我同學調笑了一句:“你們家做什麼牌子的洗衣粉呀?”

小xuo生童言無忌:

“老師,你想要什麼牌子就做什麼牌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