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信息化教學風潮下,老師真的被“解放”了嗎?

張浩天Tony


你好,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老師能被解放出來嗎?

人類發展,離不開教育,好多次技術革命,都以為會顛覆教育,但我們想想,從最初的收音機,當時就有人說,在廣播裡教學,學生是不是就不用來了,老師也不需要太多了,後來失敗了。然後是電視,出現了電大,老師在電視上講課,學生在電視機前聽課,但是結果呢?再到網絡,又開始說要顛覆教育。

教育能否被顛覆,我認為,只有當初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才對教育產生了質的提升,後來的幾次,在教育本省上並沒有飛躍的進步。我們現在上課,跟古代的私塾到底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幾千年的歷史都沒有改變了,到底是為什麼?

很多人說網絡會顛覆教育,我認為網絡會顛覆培訓,不會顛覆學校的教育,學校的教育,除了教知識點以外,還要教會做人,而做人不是通過上課聽講教會的,而是在人與人的交往中學會的。有學校存在,就一定有老師。

那麼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教師真多被解放出來了嗎?

上面說了,老師的面授一定不會消失,那麼上課這件事不可能把老師解放出來,如果真解放出來,也就沒有老師這個職業了。

上課時的課件、多媒體手段,看似把老師解放了,但是課件是誰做的呢?就算全國統一課件,老師也需要對課件進行備課。老師做課件其實是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統一課件只是回到的了原來的工作量而已,並沒有解放。

學生作業依然是老師留的,批改作業依然是老師在批改。有人會說,電腦評分快啊,但是問題是,電腦評分是不是要先給電腦一個答案,這個答案還是老師提前做的,而且目前的技術來說,除了選擇題,其他題目都無法完全使用電腦評分,還是得依靠人評分,這件事依然無法將教師解放

所以我的結論了,線下教育不會消失,信息化也不能解放教師,只是能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工作而已

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教培行業於盼


對信息化,智能化的教育的認識如下:

1,首先要清楚的認識到教育的含義。教,更多的是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提升。育,更多的是一個人的品格,魅力,態度等等對另一個人的影響,恰恰後者更能改變學生,更能影響一代人。

2,所謂信息化,其實就是借組計算機反饋更快捷,事物呈現更直觀,交互性更強等等特點促進教學,提升教學效果。所謂智能化,其實在中小學方面更多的是基於大數據的分析。,簡單點說也就是原來的題庫加現在的視頻庫經過大數據分析呈現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而已。智能化,AI智適應教育的起步的確是一大進步,利用好了可以更好的幫助老師做到因材施教。

3,現在的教育若能將信息化,智能化與人格的影響相結合方能讓教育再上新臺.


亮哥講數學


這個要分開來看。從提高教學效率來講。信息化手段確實幫老師解決了很多傳統環境下無法解決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如大數據嗎?學情數據的分析。很好地幫助老師瞭解學習,有針對性的教學。 還有,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老師在設計教學環節的時候,可以充分的將信息化手段利用起來。從這個角度來說,信息化手段確實解放了老師。

當然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信息化手段也會增加數字鴻溝。很多不會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反而會覺得增加了負擔,更加談不上解放老師了。我們很多老師習慣了多年的教學方式。在信息面前無法適應,會覺得無所適從。


教育幽默觀察哨


教師工作是具有創造性和不可複製性的工作,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風格。隨著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發展,這些線上資源,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課堂教學,讓學生學起來更直觀有趣,起到的是對教學的輔助。課堂教學還是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和答疑,所以一時難以“解放”!





樂學私塾


我只能說,有時候是減輕了,有時候是增加了負擔啊!


奎哥數學


信息化等手段只有真正融入教學中,才可以有效果,否則就是演戲一樣的上課

如果融入,需要必備硬件基礎,學生端目前挺難做到,起碼很多學校不具備,至於白板,交互電視,投影,有一定作用,但是效果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