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師兩個月了,我沒有了剛當老師的新鮮勁,也不想跟剛來的時候一樣一個字一個字備課,該怎麼辦?

果子棒210


剛當兩個月老師好像就有職業倦怠感了,輕者說你沒有樹立牢固的職業觀,重一點說是不適合當教師。

教師教學有個適應並摸到基本模式和規律的過程,這個且稱“入軌”,大約得有三幾年吧;入了軌道可以中規中矩地執教,但還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個性,就得探索,就得“出軌”,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養成自己的風格也許得花幾年功夫。如此看來,當教師很需要些定力。

急功近利的表現就是巴不得幾個月就能成就點什麼,就能獲得學生及其家長的認可。但是,很難做到,即使你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也得有個被認識的過程,何況,教學還得有個師生感情相互融入的問題,教師不做感情投資,學生是不會歡迎你的。

莫說才幹了兩個月,幹兩年也不一定有多少成就感的,想當個好老師,得潛心研究!


五穀堂108837131


當了兩個月老師後產生職業倦怠很正常。一般來說,人們的工作心理路程都是這個規律:激情-倦怠-淡然。

初入職的人都是滿腔熱情,激情萬丈,想要在工作崗位上闖出一片江山!然而不久你就會發現: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總是跟我們的理想背道而馳。它總不能按照我們的設計而行,反而障礙重重。於是,我們會失望,會洩勁,從而產生了職業倦怠感。

接下來,我們會降低我們的期望值,我們會自我安慰,然後就從心理上說服自己去適應。慢慢的工作也能得心應手了。

再說上課回答問題。你剛上課的時候,學生有新鮮感,所以回答問題很積極。但是新鮮勁過去之後,孩子們的熱情必然沒那麼高了。我猜你這時候一定很惱火,所以就會帶情緒上課,訓斥學生。然後就會造成惡性循環,學生會越來越反感你的課,越來越消極,不願發言。至於你給別的班上課學生熱情,仍然是新鮮感使然。你上一週後試試,一定會重歸寂靜。

當然,班級不同,學生狀態也不同。一般來說,跟班主任性格有很大關係。班主任如果屬於性格比較活潑的,所帶的班級氛圍也會比較活躍。如果班主任屬於沉穩的,班級氛圍也相對要沉悶一些。任課老師的性格也會對課堂有相同的影響。但是,哪種課堂效果好,很難說。活潑的不一定能考過沉悶的。所以,不必過於糾結這個問題。

總之,如果你喜歡你的職業,那就盡力克服你的不良情緒。



隨便吧唧吧唧123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也是一個新老師普遍會遇到的問題。進入一個職業之前與進入之後往往會發現現實與預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我的想法是,首先要認識到這種差異產生的必然性並且接受。要把認識到這種差異作為職業生涯的真正起點,而不是因發現差異而認為這是職業生涯的終點。在此基礎上,要對預期和現實做出選擇,而且必然是選擇面對現實。

認識到了,就要開始著手調整自己適應現實。對於任何職業,如果我們盯著預期不肯做出進階,那麼職業“新鮮期”一定非常短暫。做老師是這樣,做其他職業,甚至談戀愛,結婚,搬新家,等等,都是如此。新房子不僅要裝修,還要隨著生活的推進,不斷做出新的文章,這房子裡的人生才會不斷新鮮。從事了老師的職業,也要不斷地做出新文章,才能保持持久的新鮮。

對於老師這個職業,需要塌下心來,認真研究。其實需要研究的範圍很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目標,還有最重要的是教師自己。

我的經驗是,要站在一定高度上低下身子,將心比心。有時候,有的老師太僵化,明明自己都不喜歡,覺得索然無味的文章,硬是要掰開了揉碎了給學生講它的妙處,學生便是聽也是給面子。作為老師,一定要真實,簡單的白痴一樣的問題不要問。要順著孩子們的認知路徑,在前方引導他們前行,而不是驅趕式教學。

要知道孩子的熱門話題,瞭解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傾向,熟悉孩子們的日常喜好,豐富教學內容,引進現實熱點,使課堂內容不斷推陳出新,節節課有新知新意。

有很多老師不知如何形成的職業病,總是說半句話,讓學生接下半句,一節課在外人看來,像一個傻子領著一群傻子在學說話。互動應該是有趣而有效的,方式應該多種多樣,綜合使用,甚至需要在課堂上時不時地發生一些小插曲,聊一點“題外話”,把嚴肅的課堂作一定程度上的生活化。

尊重學生,真正地在任教時段伴隨學生成長。您提到會發火,我建議您要努力把生氣這個東西從思維里扣除掉,因為生氣之後還是要冷靜,要理性思考教學,何不努力讓自己在教學現場就不生氣?不生氣不是忍氣吞聲,而是把你看到的之前讓您容易生氣的場景在現場就作為研究課題,從專業角度去解讀和解決。

舉個小例子。在我一次語文課上(高中),我正在講課,有個學生大約在跟同學悄悄爭執,他突然冒出一句“操你媽!”聲音不大不小,但是全班都聽到了,所有學生都大笑起來。課就這樣被打斷了!怎麼處理?所有同學都笑眯眯地看著我!這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時刻,對我來說是個挑戰,對學生來說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我是一個習慣笑眯眯的老師,特別是面對面的交流。但是學生都知道我非常反對說髒話,更何況此時正在語文課堂上!

我瞭解這個學生,平常很老實,一般也不會和別人發生爭執。此時一定是發生了讓他難以忍受的事情了。我需要停下來去解決他和同學的糾紛嗎?還是就當沒聽見,繼續講課,越是不渲染學生就越容易迅速回歸到正常教學秩序中?

我沒有時間多考慮,但是我知道兩點:一、我不是班主任,沒有必要去處理他們暗地裡的糾紛,當場的憤怒和批評更是會影響課堂氛圍和所有學生的情緒;二、理智告訴我,我不能把課停下,講課內容需要延續。

那個說了髒話的學生憋紅著臉,也在怯怯地看著我。大家都在等著我。

我用了一個和所有學生一樣的略帶微笑的吃驚表情看著他,大聲“啊”了一聲。這個學生迅速站了起來:“老師,對不起!我錯了!”

預期著走向緊張的氛圍瞬間鬆弛了下來。我說:“剛才你的發音不夠準確,你再說一遍!”

“老師,我真的錯了!”這個學生以為我在諷刺他,此時羞愧不已。而其他學生也覺得我在諷刺他,所以都笑起來,轉頭看向他的反應。

“老師,我真的知道錯了!”他更加羞愧。

“嗯,髒話的問題你課後自己反省。但是這是語文課,你的發音確實有問題,你再說一遍!”

孩子要瘋了,其他學生也樂壞了。在經過幾次確認後,在我鼓勵和要求下,他終於把

髒話又說了兩遍。我認真從語音角度幫他糾正了發音,並鼓勵他到講臺前讀了課文,並對他的閱讀進行了指導。課堂自然迴歸了,學生們聽得格外認真,並且額外瞭解了語音學的一些知識。

在平常的教學中,我會常常在教學大綱的思路之外,從多種角度解讀文章,也鼓勵學生髮表不同觀點,或讚賞,或引導。不喜歡的選文我也會說“爛文”,有些語句不通的文句,我也會讓學生們試著“修改”,學生覺得索然無味而我也實在不願意多講的,我們也會壓縮到10分鐘講完,然後加進其他講課內容。

說的比較多,希望對題主有一點啟發。總之,做老師的時光是一段無比難忘的快樂生涯,陪著學生成長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無論工資高低,無論工作和生活中有多少不順心的事情。當走進教室,走上講臺那一刻,和學生在一起,就創造了一個只屬於一個老師和一群孩子的獨立的天地,忘掉教室之外的所有,享受年輕的碰撞。希望題主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開心的老師!


生活除了美酒還有苟且


其實很多工作,都是日復一日,幹著同樣的事情,不論是老師,醫生,工程人員,科研人員;想在同樣的事情上面有激情,這個還真得熱愛這件事情;

老師真的是需要有責任心和愛心,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長大成材,成為祖國的棟樑;一個班裡面好幾十個人,都成為棟樑好像不太現實的,畢竟有很多平凡的崗位,需要一些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這就註定了很多同學畢業後,會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一些平凡的工作;

有各種背景家庭的孩子,其實並不需要老師來幫助他們很多;反而一些家庭條件一般,又刻苦努力的孩子,也許老師的一點鼓勵,老師的一點努力,也許就能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

當到了垂暮之年,回顧人生,看著這些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有所進步,有所改變的孩子們,也會有莫大的成就感。


Excel小技巧


教師是一個需要耐心,定力的職業,有的時候自己一片苦心,但學生還不一定能理解。但是隨著時間的考驗,學生們能感受到你的真心,會慢慢地喜歡上你。所以,不要提前給自己的學生下定義,每個孩子都有可愛的一面,多發現他們的優點,多鼓勵,多啟發。

同時,課堂的設置也很重要,如果人數較多,就設置一些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適當地給優勝者一點獎勵,學生們都很喜歡😊。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李愛敏Emily


師說 唐 ·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請用心去讀這段或整篇。🙏


親愛的NPC


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就讓自己失去信心,說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或者說制約性的問題在影響著你,你要自己釐清,原因在哪裡?是職業的厭倦,還是個人的興趣偏差,抑或者是剛踏入職場迷茫不安心導致。


城市歷史文化與國學


一個人幹不適合自己的事情,肯定有損身心健康,你應該好好發揚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好好思考一下,認識一下自己,如果覺得還有別的路可以去試驗,那就可以辭掉教師工作


浮樓拜


我也遇到一個這樣的班,小學三年級,班風、紀律都很差,只有幾個子學生比較努力,上進。


謝老師課堂


幹一行,愛一行。

工作只是一種謀生手段,

生活才是最多姿多彩的,

把工作幹好,對得起工資,

然後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雖然工作會枯燥,無趣,

但是也別有一番風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