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在對聯史上,不少對聯一度被稱為“絕對”,但後來更多人腦洞一開,又想出了更多的上聯(或下聯),於是乎,“絕對”不絕對。

其實,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一個,下聯是:“三才天地人”,上聯據說是蘇東坡對出來的。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這個對聯故事有多個版本,我說說流行最廣的一個:


蘇東坡妙對遼使


北宋時候,北方的遼朝軍力強大,宋朝不是對手。但在文化上,兩者則有霄壤之別。

有一次,一位遼使出使宋朝,竟口出狂言,說你們宋朝人一向以文化自詡,我有個下聯,你們肯定對不上。

遼使給出的下聯是:

“三才天地人”

天、地、人合稱“三才”,是中國一個傳統說法,由來已久。

當時宋朝才士甚多,但聽了這個下聯,全都倒吸一口涼氣:好刁啊!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對聯最基本的要求是上下聯數字相等,而且對應的字不能相同。

也就是說,下聯第一個字用了“三”,上聯就不能用了,否則就簡單了,“三光日星月”,《三字經》裡都有了。

但是不用“三”的話,後面拿什麼對“天地人”呢?

大家犯難之際,蘇東坡出現了,他給出的上聯是:

“四詩風雅頌”

當時遼使就質疑了:風、雅、頌怎能稱為“四詩”?

蘇東坡笑道:你難道不知道,“雅”分“大雅”和“小雅”嗎?

遼使一聽,目瞪口呆,羞愧難當。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為什麼說這是“千古絕對”?


蘇東坡之後直到現在,很多對聯高手不服氣,也給出了一些上聯。比如“一日早中晚”,或者“一鍾時分秒”,看似能對得上,其實完全配不上。

首先看“三才天地人”的出處,是號稱“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

《易經·繫辭下》說: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這句話解釋的是周文王如何將伏羲八卦三爻變六爻,演化成六十四卦的。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再看蘇東坡的“四詩風雅頌”,當然是源自《詩經》。

《詩經》分“風”“雅”“頌”三個部分,而“雅”又分“大雅”、“小雅”,所以把“風雅頌”稱為“四詩”,沒毛病。

另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詩經》乃文學之淵藪,和《易經》同為“五經”之一,地位可以等量齊觀。

所以,“四詩風雅頌”對“三才天地人”,無論對仗還是旨趣,再也沒有比它更貼切的了。

真正的千古絕對:下聯“三才天地人”,上聯只有蘇東坡對上了

“四詩風雅頌,三才天地人”堪稱古今無雙的絕對,您怎麼看?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