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產交易漸趨活躍,呈現"五大"新特徵

易找資訊 | 不良資產交易漸趨活躍,呈現

我國不良資產交易市場活躍度正在提升,且出現了“量升價跌”的趨勢。

經濟金融體系運行具有周期性特徵,運行一個時期,總會沉澱一些無效、低效資產,如同汽車裡的機油一樣,需要定期出清、過濾。“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通過處置和盤活存量的錯配資源,能夠引導資源流向國民經濟前景向好的行業和領域,促進價值變現和價值提升,實現商業利益和社會價值的雙贏。

易找資訊 | 不良資產交易漸趨活躍,呈現

當前不良資產市場在規模、價格、參與者方面都出現了哪些“新特徵”?

從規模角度看,不良資產的市場規模正在持續上升。具體到銀行不良貸款方面,受經濟結構調整、金融監管趨嚴和金融資產分類管理加強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規模持續增加,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2.24萬億元。


從機構分佈角度看,農商行、城商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增加較多,這與其歷史包袱重、業務集中在當地、客戶抗風險能力較弱有關。與此同時,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也略有增加,截至2019年6月末,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分別較上年末增加50.02億元、89.58億元、71.88億元、29.96億元。

非銀行業不良資產方面,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信託風險項目規模達2831億元,同比增長89.8%;5月末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規模達16.3萬億元,自2018年初以來增加了約2.8萬億元。


從價格角度看,銀行不良資產包的價格正在逐步下降。“2019年上半年,銀行不良資產包一級市場的交易均價有所下降,市場價格進一步迴歸理性。”

究其原因,一是從供給端看,受不良貸款監管政策趨嚴等影響,銀行不良貸款的處置力度加大;二是從需求端看,不良資產市場的參與者更加理性,愈發注重資產的處置、回收,而非過於追求市場份額和規模。


從不良資產的行業分佈看,呈現出“相對集中”的特徵。近年來,批發零售業、製造業不良貸款餘額居高不下,在銀行推出的不良資產包中佔比也保持高位。“這些行業通常為勞動密集型行業,中小企業居多,受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經營成本提高以及技術革命等衝擊,企業的償債能力弱化。”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鋼鐵、煤炭等傳統週期性行業在盈利上出現了改善,資產負債表也得到了修復,行業集中度提升,資產質量反而有所改善。


從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的參與者角度看,正在呈現出“日益多元”的勢頭。“隨著民營資本、境外資本大量湧入,市場環境和基礎設施不斷優化,上下游產業鏈日趨完善,各類不良資產的參與主體逐步增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