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黑化”甚至走向極端?

KMOY0135451


其實這是不一定的,也是一種誤解!性格開朗的人遇到事情會抱怨,這樣我們大眾會對外界的抱怨一種預判和防備,才不至於讓事情發生時太過意外。相反對於內向的人,不會去當眾抱怨,只會背後自己消化負面情緒,所以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覺得他們沒有情緒,沒有不滿,當他爆發是才覺得很意外,不可思議,甚至恐怖的地步!

所以,我們平常生活中應該多換位思考,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是什麼感受,那麼別人也是什麼感受,世界應該充滿愛,包容和體諒。


湯圓圓8


性格內向的人最大的特點是不喜歡主動交流。

相對於外向性格的人來說,他們注重自我感受,對外界的感知不是很敏感。

他們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內心世界當中,沉浸在自己的想法,情緒以及觀點裡。

性格內向的人喜歡先弊後利

對外向者來說,周圍的消息似乎都是有益的;而對於內向者,周圍的消息似乎都對自己無益的。

內向的人在這種思考方式下,會傾向於先思考後行動的模式。因為他們根據自我的感覺分析出利弊,並思考弊中的解決辦法,最後才付出行動。

因此他們的主觀意識是決定他們思考和行為的決定性因素。

這使得他們對一件事從認知到做出反應,需要花費比外向的人更長的時間。這樣其實有利也有弊,思考的比外向者更加全面,解決的可能更加成熟,但是這種性格下,會喪失很多機會。

內向的人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

相比於外向者的主動與外界交流,拓寬廣度不同,內向的人更願意和自己交流,對外界感知反而不是很明確。

他們注重自我的深度,有著自己的思考方式,這套方式在於自我思考,自我解決。

想法多了,那麼思考出來的結果自然而然是對的。反之,若他們的想法錯誤了,並且在自己的思考體系裡成立了,那麼就會出現題主所說的:黑化,走向極端。

當然這個不絕對,但是自我思考的模式下,內向的人更容易把自己關到一個死循環的圈子裡,對對自己思考的問題產生過激的想法,這很正常。

所以平時生活中,內向的人應該嘗試多與外界溝通,但不要放棄了自我思考的良好品質。

溝通的目的在於交換自己的想法,在大眾的是非觀裡獲得感來決定自己的這次思考的結果要不要保留,又從思考裡得到了什麼。


孟阿么


這種內向人格不太愛說話,做事踏實認真,很講究規則,平時也不苟言笑的,但他們的內心世界色彩斑斕

他們雖然是老實人,但他們也需要情感的表達和宣洩,當他們遭遇不公平的時候,剛開始會習慣性的壓制住,當有一天壓不住的時候,就會如同火山爆發一樣,讓人震驚。

所以不是他們容易黑化,而是現實中遇到的不公太多了,才導致他們不得不反擊。



傲慢與偏見的我


大家都願意跟性格外向的人交往,覺得舒服愉悅。性格內向的人不大願意主動交流,內心卻是很有主見的人。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優缺勢,不要拿別人的短處跟自己的長處比,顯得浮躁狂傲,也不要拿別人的長處跟自己的短處比,顯得自卑自憐。

正確認識自己,解析自己的性格,在合適的場合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自己開心,也能給大家帶來快樂就好了,沒必要太在意我的性格是哪種類型的,非要給自己定死了,然後固執的認為這種性格就應該是這樣的表現,不要太僵化了自己。

不管什麼性格,自己和家庭美滿幸福,工作和生活拿捏有度,不能說讓每個人都說自己的好,大部分認可就可以了。



dang裡個dang


性格內向的人,一般都是老實人。不願和外人接舳,交流,不會說人是非,一般受了委屈都會忍著。忍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

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化解一切煩惱,才不會做出極端的事情。





8533605323264


佛教有一詞叫慎獨,意思是謹慎地對待自己獨處時內心的惡魔,人在公眾場合都會有道德有輿論有法律準繩牽制而指導著自己的行為規範,從而釋放心中的良善。大多性格內向的人一般不擅長於交際,沒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容易走向自我封閉,當遇到不順心,不公平甚至被欺凌的事都藏在心裡得不到釋放,因而會很容易的走向極端...


肖小


我不這樣認為。性格內向的人,不一定就容易走向極端。

所謂性格內向,無非是從外表上看此人不善言辭,不易接近,喜怒不形於色。這些都是表象。是相較於那些心直口快,喜怒都在臉上的人而言的。

不要對這個意義上的所謂性格內向的人一概而論。

內向的人中,有敏於思而訥於言的大智若愚之人。他們雖言語不多,可他們思維活躍,眼光敏銳,心思細膩,腦子裡清清楚楚。這類人怎麼可能走極端呢?

內向的人中,還有一類人,是閱盡人間春色,勘透世事,看破紅塵,居高臨下,不想說,不屑說,樂於隱於市,隱於野,甚至隱於朝,這是一種高人,淡泊之人。這類人更不會走極端。

走極端的人,大都是人格有障礙,性格有缺陷,受社會教化程度很低,不善溝通,偏執,執拗,自我,自私的人。


煒子空空


這是一個心理暗示範疇的問題,相對於內向的人來說,從他的視角看到的是別人以為他大概率會黑化的各種心理暗示,他的內心情緒不能很好的主觀發洩出來,又在不斷的疊加外人給予他心理暗示,當這種心理上的壓力突破了他能承受的境界點後,他就被黑化了。所以對於內向的人,我們更應該主動的去靠近和開解他,我不應該冷漠的輸出給他黑化的心理暗示。

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勞道博哥


1、性格內向,不擅言談:難交朋友。

2、遇事悶著,不願交流:不被瞭解。

3、日積日累,壓力過大:胡思亂想。

4、不被瞭解,無人開解:瀕臨崩潰,離黑化不遠矣。

養成開朗樂觀的性格很重要。可以試著去與內向的人交朋友,說不定會成為知己好友喔[微笑]


格子4942


內心世界壓抑越久,越多,就像氣球一張,總會有一口氣是爆發點。性格內向的人往往鑽牛角尖,走不出自己的世界,並且會構建自己的世界,一旦有人破壞,黑化就會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