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解放前夕一個財主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

看到現在土豪的奢侈生活,我想起了以前爺爺講過的,我們村裡村裡張大財主的故事。

雖然,解放後張財主的財產全部分給了貧下中農,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他家又第一個富了起來,聯想起爺爺講過的那個故事,我好像從中悟出了一些道理。

話說這一年風調雨順,農作物都獲得了大豐收,村裡的張財主家,據說光芝麻就收了有上千斤。

縣城裡商販李傳厚慕名前去收芝麻。因為道遠,就起了個大早,也沒顧上吃飯就上路了。

等趕著驢車來到某村頭時,已經日上三竿了,他感覺肚子餓了。心想:先吃點乾糧墊吧墊吧再去談價裝車吧!要不等會沒力氣裝車。想到這裡他就把驢拴在村頭路邊一棵大槐樹下。先從車上給驢拿下草料,喂上驢。然後,兩隻手在身上蹭了蹭,就又一個粗布包裡掏出一個棒子麵餅子和一個青羅卜,靠在樹上蹲著吃起來。

故事:解放前夕一個財主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


啃了兩口蘿蔔,覺得蘿蔔皮又辣又艮不好吃,就用手把蘿蔔皮尅下來扔掉了。

快吃完的時候,走過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老頭穿這個破棉襖背上揹著個糞簍。看樣子是早起拾大糞才回來。

過去農村的狗啊!貓啊!豬羊等等都是散養。動物們到處跑,再加上夜裡一些野生動物出來覓食,這些畜生到處拉屎撒尿。所以,早上一些勤快會過日子的人, 一般都有早起出去拾糞的習慣。

拾糞老頭看著地上的蘿蔔皮,一邊拾一邊說:“糟踐東西啊!這蘿蔔皮炒炒當鹹菜吃才好吃來。”

“那你要吧!家去炒炒吃去。再問你個事,你們村張財主家住哪?”

“你是幹啥地?”那人抬起頭問。

“我聽說他家有芝麻,來他家收芝麻。”

“奧!是有芝麻,還不少呢!你跟我走吧!咱商量商量價錢去。”


故事:解放前夕一個財主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

“你家也有啊?十斤八斤的我不收。這一點點的收,一天也收不了百兒八十斤,不夠麻煩的。”

“夠你裝一車的。”

“裝一車?”李傳厚半信半疑的。看著拾糞的老頭破棉襖、大緬襠褲的寒酸樣,也不像有地的富裕人。該不是怕我不去收他的芝麻框我的吧!“我還是先去張財主家,你把你的芝麻背過去,我在哪一塊過秤吧!你說說張財主家咋走?”李傳厚說。

“你跟著我走就到了。”

李傳厚疑疑惑惑地牽著驢車,跟在拾糞人後面。來在一處大宅子門前,兩扇烏黑的大木門敞開著。李傳厚不敢走了。卻見拾糞人徑直走進門去,衝著西邊的廂房喊:“小八”


故事:解放前夕一個財主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


“哎!你回來啦!飯早做好了就等你了。”一個聲音答應著。就見從西廂房跑出一個精瘦的男人,一邊接過糞筐一邊說。

“門口來了個收芝麻的,你先領他去倉庫看看,記著就按我說的價,少一個子也不賣。”

“行! 行!”精瘦男人跑出來,跟李傳厚說:“走吧!咱先去看看芝麻。”

“那個拾糞的是這家的啥人?”

“那是俺東家,是我們這十里八鄉里八鄉最大的財主。”

“你可別說笑話了,大財主還去拾糞?還拾我扔的蘿蔔皮吃?不信。”

“你愛信不信。反正他不發話沒人敢把芝麻賣給你。”精瘦男人說。

“還真是大財主?看來這財主也摳到家了。”

“這摳不摳得分事,他救濟的窮人多了。別用你們買賣人的眼光看俺種地的,俺們本分,沒你們那些花花腸子。”

故事:解放前夕一個財主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路上張傳厚都在琢磨:不在家享清福跑出去拾糞;有好的不吃去拾蘿蔔皮吃,還去接濟窮人。想想覺得這財主真是讓人捉摸不透,該不會是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