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感悟

不惑之年感悟

歲月如梭,彈指一揮間,人生已至不惑。孔夫子曾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說是到了四十歲,做事就不遲鈍、不迷惑了,真如聖人而言該有多好,對凡夫俗子只能是奢望。

二十歲初,風華正茂,躊躇滿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意得志滿。

三十歲際,見不再年輕,時上下求索,時拍遍欄杆,喜悅與憂愁同在,激情與消沉共舞。

四十歲至,始覺心態之變、責任之大、感悟之新。

心態之變,常期待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接受無怨,無權選擇自己的出身,輕鬆釋懷社會的不公,無法擺脫自我的束縛。接受無悔,不再常憶錯過的事,錯過的人,錯過的機會。

責任之大,工作責任增大自不待言,因之於社會的發展、環境變化和工作變動。家庭責任加大,真正讓“上有老、下有小”變成了現實,老人多病,需悉心以對。孩子年幼,尚要多加操心。

感悟之新,以前看到別人的不幸,多以平常心待之,認為很遙遠。自以為少年已有不幸,青年寒窗苦讀、經歷艱辛,戮力學以修身、寬以待人、抑欲常樂,中年應不再有別人之不幸。實則與現實大相徑庭,該來的依舊會來,人的生理規律、社會規律無法逾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在父母的養生之年做自己應該做的。對手足,以最大的親情去包容和感化。對妻兒,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對同事、對朋友,更要珍惜緣分,以誠相待,攜手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