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越來越喜歡這種工作方式了,你認為呢?

界河之子


我也喜歡😍可以兼顧家庭,但是也會擔心學生們的視力,而且對一些自學能力差,不自覺的孩子來說,上網課很容易走神,缺乏教師的管理使這部分同學學習效率低下,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孩子能回到校園學習生活。


小魚是jasper


我認為應該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在疫情防控情況下進行網絡教學,對所有老師和所有學生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每個人感慨不一樣,收穫不一樣!

老師方面:

1.有利因素:

不用早起,不用簽到簽退,不用坐班,沒有那些複雜的常規檢查,不用時刻面對學生,省了路費,還能利用課下時間做點家務等。

2.不利因素:

雖然是線上教學,老師也是精心備課,但是不能面對學生,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更不能及時發現學生的掌握情況。教學效果相對來說不理想。

學生方面:

1.有利因素:

對於優秀生或者自律性強的學生,在完成正常的學習任務後,可以有更自由的時間去研究自己想學的知識。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

2.不利因素:

個別學生自律性差,管不住自己,父母都上班去了,缺乏監督,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聽課不認真,學習成績下滑,更有的學生早上8點多還不起床等等不良習慣。

總之,停課不停學,有優勢也有劣勢,為了保證學習效果,我們要多關注學生,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業,從中發現問題,及時和家長溝通。這樣看來,停課不停學也是有壓力的。

個人想法,不當之處請諒解!


馨悅豐碩


停課不停學,是現在最好的學習方式。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學生暫時不能外出回學校上課,只能在家裡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與老師在線互動學習。

對於剛剛進入網課模式的孩子和老師來說,這讓他們無所適從,看不見學生,課堂互動少,課堂效果不佳,課後作業批閱週期長。

從2月初到現在,老師,學生都經過了網課的磨合期,師生能靈活互動,還能隨時請教老師問題,對於沒有聽懂的課堂內容,還可以反覆觀看回放視頻。這對學生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對於老師來說能通過語音或打字給學生及時解疑答惑,在批閱作業時,能給每位學生都寫上激勵的話語,有錯題也能寫上正確的解題思路,這樣既有助於學生及時改正錯誤,又能幫助學生及時消化當天的內容。

這樣看來,網課對於孩子們來說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平時不敢問老師問題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打字提問,這樣也提高了這類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雖說網課優點多多,但也有些缺點。雖然網課也可以課堂互動,但由於網速的關係往往會影響學生接通互動視頻的速度,有些浪費時間。課堂上老師不能兼顧所有學生,同樣也看不到學生的上課狀態,這樣會致使個別學生偷懶,玩手機。

網課是現在最好的學習方式,有一點缺點也有很多優點。但相信我們國家很快就會度過這次難關,到了那時,我們一定會在春暖花開時聽到校園的朗朗讀書聲。


中小學數學張老師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影響,全國各地響應國家號召,推遲各級各類學校開學時間。為了不耽誤學生學習,教育部又發出了“停課不停學”的通知,要求學校利用網絡平臺,組織學生網上學習。根據教育部指令,下屬教育部門紛紛出臺文件,要求教師網上授課、網上佈置作業、網上批改作業、每天還要把學生學習情況逐級上傳,目的就是監督學校是否按照教育局文件精神認真落實。

開學延期,學生學習確實受到很大影響,國家開展“聽課不停學”網上學習,確實對相當一部分學生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對於農村得孩子來說,效果並不理想。根據當地教育主管部門下發的文件,各鄉鎮中心校和各中小學也制定了相應的開展“聽課不停學”方案,但是真正主抓此項工作的領導對開展“停課不停學”宗旨並不理解。上級部門在群裡發個東西,他們馬上轉發到群裡,然後讓學校轉發到家長群裡,諸如學生學習用的教材,今天轉發的是人教版,明天轉發的是部級版本,後天轉發的是蘇教版,今天轉發的是這個網址,明天又換成那個網址,後天又變成另外一個網址,只要和網上學習有關的內容就往群裡發,五花八門、亂七八糟,家長懵了,學生懵了,老師也懵了。學校又擔心誤了學生學習,也跟著轉發吧,轉發到學校群,轉發到家長群,轉發到朋友圈。難道這是國家開展網上學習的宗旨嗎?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為什麼不能根據當地實際開展網上學習呢?難道主抓此項工作的領導就不知道學校現在用的教材是哪一種版本嗎?那些沒用的亂七八糟東西能不能不亂髮?能不能結合本地實際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網上學習?

網上學習開播一來,家長、學生、老師一個個忙的不亦樂乎。孩子學習,家長陪護監督,有的學校還要求學生每天打卡上傳,最起碼得把當天學習的情況拍個圖片發到學校班級群(共班主任上傳到學校群,再由學校上傳到中心校群,中心校上傳到教育局群),可是問題還是來了,一家有的兩三個學生,又不是同一個年級段,家裡就一臺電視機,一臺電視同一時間段只能供一個學生學習,那兩個學生怎麼辦?家裡有網絡的還能看看手機,沒網絡的怎麼辦?即便家裡有網,孩子整天抱著個手機,一看一天,對眼睛是不是很大傷害?還有的家庭,家裡沒有有線電視,網絡電視家長又找不到課堂直播,同樣也沒法正常學習。電視授課畢竟不是教師現場授課,不懂得地方不能及時解決,問家長,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對答如流,有的學生家長一問三不知,更是無奈。佈置的作業與其說給學生布置的,不如說給家長佈置的。學生聽課,家長全程陪護,沒有哪一個低年級學生能獨自把課聽完,在學校在班級有老師課堂監督,學生也不能認認真真的聽完一節課,更別說在家聽課了。

網上學習宗旨是好的,但是效果並不十分理想,開學後農村小學很有必要重新從第一課開始給學生上課,學生網上學習不明白的地方老師課堂答疑解難,現場解決。為了把耽誤的課程補齊,主管部門可以採取壓縮雙休日的辦法,把原本兩天的休息時間改為一天,這樣整個學期下來,就多上20多天的課,基本上能把延期開學的時間補過來,課程也能按時講完。如果網上授課之後學校不再重新講授一遍,將會有一部分學生掉隊,這豈不誤了學生學業。


十條冷知識


我其實是不大讚成長時間的線上工作和線上教育的。在特殊情況下,期段性的進行在線教育,可以調節教育的形式以達到活躍學習參與度的效果,也可以在例如本次疫情的情況下,短期替代線下活動。

但長時間的線上辦公或學習,勢必減少了人與人的交流,而人與人的交流,人的社會屬性,才是人們實現發展的必由之路。工作中我們也很常見的情形是,有些事情,打字聊天說不清楚,不如打電話;有的事情打電話也完不成,例如人家不接你電話,就得當面去找人,才能有機會。特別是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當面能完成的事情,遠遠比線上能完成的東西要多。

學習這種東西,更是如此。作為一個高等教育系統的人,我一直認為,學習,特別是高等學習,是一種被動的、痛苦的過程。幼兒園、小學所提出的快樂學習,把知識包裝成有趣快樂的活動,這種形式在高等教育階段已經不適用了。高等教育所學的知識,是為科研工作打下基礎的,其難度與深度,必須通過耐心、毅力、反覆實踐才能達到。我一直稍微偏激的認為,高等學習,是一個枯燥、受挫、再堅持的過程,唯有這樣,才能有所建樹。

教育理論中的學習者的互動參與度,是有一定道理的。學生參與課堂、學生與老師互動、學生之間互動,都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對於學習,我覺得是一個談戀愛的過程。初始階段是甜蜜的,再往後,更多的是堅持和責任。線上學習,猶如異地戀,總會有想著見面的時候。特別是高等教育裡,我們線上教育久了,不想念老師,總會想念同學吧,班上總會有一個曾經令你心動的人吧。

飯後偶遇您的問題,隨筆幾段,供君消遣。


一場空電


這種工作方式,可以很好的控制疫情,但是我覺得不僅家長累,老師也累,家長要陪孩子寫作業,老師在線批改作業效率低,還是開學上課好啊!


尖尖小刺蝟


停課不停學,開始是無奈之舉,但現在發現它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改變,讓人能夠自覺主動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