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捐款背後,傳奇閩商家族的跌宕故事

庚子年春,新冠病毒的猝然爆發攪亂了所有人的春節計劃。在這場舉國行動的“抗疫戰爭”中 ,位於疫情中心的武漢卻並不是一座“孤島”。據統計,截至2月13日,2548家企業共捐贈款物達235.3億元。“馳援武漢”的運輸車隊匯成一條涓涓細流,自疫情爆發的一個多月來從未停止流動。

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企業家也迅速行動起來,捐錢捐物,遍尋全世界的口罩和防護物品運往疫區。其中,就包括於1月28日宣佈向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款1億元人民幣和價值35萬元衛生溼巾的印尼金光集團。這也是是除大陸地區以外,捐款數額最大的企業之一。

鉅額捐款讓大眾開始關注這個低調的企業。事實上,這並不是金光集團第一次伸出援手,2008年年初爆發的南方各省雪災,金光集團在第一時間向南方災區捐款560萬人民幣,隨後又追加捐款1500萬元;汶川大地震發生次日,金光集團捐款2100萬元,並在後續號召數萬員工發起愛心捐贈。除此之外,在教育、醫療、科研、環保等多個領域,金光集團都曾慷慨解囊,迄今為止,集團及其創始人黃奕聰的慈善基金會對大陸捐贈總額已超過12億元人民幣。

一億捐款背後,傳奇閩商家族的跌宕故事


“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對於執掌金光帥印的黃氏家族而言,中國對於他們而言,不僅是投資的沃土,更是血脈相連的祖國。

1

金光並非“無名之輩”

居家隔離的日子裡,也許你會無比懷念這樣的生活日常:在上午十點鐘,端著咖啡走進外灘的白玉蘭廣場,你抽出一張清風紙巾,擦拭桌面準備辦公。下午茶時間,你打開公司的零食櫃,竟然有童年最愛的魔法士乾脆面……

而無論是白玉蘭廣場、清風、魔法士……都繞不開“金光集團”,這個對大眾而言看似陌生的企業,事實上已經滲透進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曾被福布斯雜誌評為印尼第一大財團的金光集團,並不是沒有姓名的“隔壁班同學”。1960年,由印尼華人黃奕聰先生創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旗下已有數百家法人公司和四大核心產業:製漿造紙業(APP)、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業(AFP)和農業資源與食品業(GAR),其中,製漿造紙業是金光集團的主導產業,是世界紙業十強之一。2011年,《亞洲全球》雜誌公佈印尼十大富豪排行,黃奕聰以120億美元身家問鼎印尼首富。

一億捐款背後,傳奇閩商家族的跌宕故事


從白手起家到成為首富,黃奕聰及其後代的發跡之路並非坦途,反而波瀾重重。而金光集團卻能在每一次困境中絕處逢生,轉“危”為“機”。


2

愛拼敢贏,成為“食用油大王”

2019年1月,據印尼《好報》報道,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的創始人黃奕聰於當地時間1月26日晚於7點43分鐘去世,享年98歲。黃奕聰傳奇的一生畫上了句點,而他留下的故事和精神卻仍在被傳承。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到90年前。

1930年,年僅8歲的黃奕聰隨母親離開老家福建泉州羅溪鎮,同身在印尼的父親一家團聚,並在當地的華人學校得到了中華文化的薰陶。然而好景不長,1942年,因日軍侵略,他被迫失學,開始做小生意貼補家用。起初只是沿街叫賣一些糖果麵包,到了1945,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開了一家食雜店,並開始經營椰幹生意。

正如福建家喻戶曉的歌曲《愛拼才會贏》中唱的那樣,閩商“愛拼敢贏”的精神在黃奕聰的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僅僅五年時間,他就發展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椰幹商人。隨後開始嘗試橡膠和椰油生意,直至1960年,在印尼雅加達,金光公司宣告成立。

金光公司起初只是經營農特產品的中小企業,規模有限,轉折發生在1967年,印尼政府頒佈了“印尼華人的基本法令”,鼓勵華人積極參與當地社會經濟建設。時勢造英雄的契機來臨,而英雄也及時地抓住了時勢。黃奕聰聯合另一位知名華商林紹良共同投資2000萬印尼盾,開辦“比摩利油廠”,到了1980年,已經發展成為印尼最大的油廠。黃奕聰的生意真正做到了舉世皆知,他也被稱為“食用油大王”。

然而在1990年,黃奕聰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因為經營理念的不合,他將自己的股份轉讓給了林紹良,選擇重回創業時代,去爪哇創建“菲爾瑪食用油”。

人們往往難以割捨自己曾經的成就,然而真正的強者並不畏懼重新開始,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夠東山再起。黃奕聰僅用一年時間就將油廠經營獲利140億印尼盾,宣告“創業”成功。在談起這段往事時,他將比摩利比作待嫁的女兒:“(女兒)大了要嫁出去,我們應該感到開心和自豪”。

3

成為造紙大王,打破行業格局

黃奕聰敢於拆夥重新開創食用油事業的另一層原因,是其他領域蓬勃發展帶來的底氣。現如今,和“食用油大王”相比,金光集團更為人所熟知的是在造紙行業的領先地位。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金光的造紙產業就已經悄然超越食品行業,成為集團的核心盈利方向。而這背後,有著黃家兩代人的堅持。

1970年代的印度尼西亞,人均每月用紙僅為2公斤,而同時期的香港則是20公斤,且印尼90%的用紙需要依賴進口。黃奕聰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市場空白。收購了當時還是一家小化工廠的集偉化學有限公司,將其改造成了造紙工廠。殊不知,隔行如隔山,在當時的環境下依賴進口機器和外國專家的造紙產業對於金光來說並不友好,因為缺少技術和專業人才,集偉造紙幾欲倒閉,在風雨飄搖之際,後來成長為金光第二代掌門人的長子黃志源臨危受命,接管了造紙產業。

一億捐款背後,傳奇閩商家族的跌宕故事


危機之中藏著契機。曾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中國大陸求學生活過十年的黃志源,骨子裡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對毛主席詩詞倒背如流,尤其是那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黃志源拿出“只爭朝夕”的勁頭要把造紙這件事做好,造訪當地專家,並去臺灣學習考察,更加堅信了造紙行業大有可為的前景,努力說服父親擴大產能,實現規模化發展,搶佔市場份額。1986年,金光紙業收購老對手永吉紙漿公司,將市場份額提升到印尼的80%,掌握了充足的彈藥,黃志源將重心放在瞭如何追趕國外造紙強國的技術和規模上來,他提出了林-漿-紙一體化的發展道路,聯動相關產業,致力永續經營。

“先做大,再做強,再做富,而後做久”是金光紙業秉承的理念。1994年,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註冊成立,APP的名號響徹同業,次年,在紐約掛牌上市。屹立紙業巨頭的地位數十年未變。

4

責任與機遇並行,堅定地投資中國

1992年,APP的國際化戰略啟動,“投資中國”成為金光集團的第一選擇。黃奕聰曾在採訪中表示:“印尼是我的養母,而中國是我的生母”,作為下南洋的華人,他始終未忘記要回饋祖國,在自己的領域振興中華。

彼時,作為造紙術的發源地,有著千年歷史的中國造紙行業卻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很多紙張仍然依賴進口。黃志源立志打破這一局面。1992年7月開始,他以運輸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為中心,先後成立了中華紙業、金華盛、金紅葉等大型漿紙企業,囊括了工業用紙、無碳複寫紙、生活用紙全品類。由此,“中國的造紙業進入一個新的分水嶺”。

截至2019年3月,金光APP在華已擁有了20多家全資或控股漿紙企業以及19家林業公司,總資產約1726億元人民幣。年加工生產能力超1100萬噸。

對中國的堅定投資,出於對故土的一份使命感,卻也獲得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人們對於紙張的需求,和社會生活水平息息相關。近20年來,我國的經濟進入騰飛式發展,隨之成為全球造紙和印刷行業最重要的成長型市場,僅以2017年為例,我國的紙及紙板的生產量均為全球第一,佔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金光紙業乘上了東風,帶動整個集團業務穩健發展。

但飛速發展的造紙產業也存在著懸於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那就是這個產業的原罪:對環境的侵害。

潔白的紙張卻總是與烏黑的廢水相伴相生,一直以來,對於造紙汙染環境的詬病從未停止。有媒體統計,每生產一噸紙,需要砍伐約17棵樹,耗費100立方米的水,同時,在製漿和抄紙兩個生產環節都會產生難處理的廢水。

作為行業龍頭,金光紙業必須直面這樣的質疑。從進入中國市場那天開始,黃志源就立志成為利稅大戶,不做汙染大戶。制定了“科技營林、環保製漿、綠色造紙”的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在原料樹木方面,“種六棵樹,伐一棵樹,再種回一棵樹”;在廢水處理方面,引進逆滲透技術,有90%的水可重複利用到生產過程。2014年,金光旗下金東紙業被評為首批八家“國家環保友好企業之一”。截至2017年底,APP(中國)環保投入累計超過100億元,確保能耗和排放優於國家標準,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5

家族的榮光與傳承

黃奕聰曾在採訪中談及自己的成功之道:一為信義當先;二為遵紀守法;三為投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四為反覆重新投資,擴大再生產,他說:“如果我賺了10塊錢,我會留下五角,剩下的都拿去再投資”。正是因為對新目標的不斷追求,才鑄就了現如今的龐大基業。金光旗下有400多家公司和數不清的子品牌,產業遍佈全球。

黃奕聰的經營理念和愛國情懷影響了其子女。他有六子兩女,不光長子黃志源,其他幾個子女也同樣在各個領域多有成就。其中,次子黃鴻年在資本運營領域頗負盛名,被譽為“股市金手指”,締造了著名的“中策現象”,他也曾經在六十年代留學中國,並曾表示:“在中國的十年是最寶貴的人生財富之一”;幼子黃榮年,負責金光集團的農業部門,在這次的疫情中,金光食品第一時間向武漢捐助了2.2萬箱三鮮伊麵和魔法士乾脆面,並表示後續仍將追加。

而黃奕聰家族對於故土的大愛與擔當,並非單方面的付出,祖國在關鍵時刻,同樣會給他們以力挺。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風暴,讓金光集團背上了幾十億元的資產負債,在中國的業務也存在嚴重的債務問題,黃奕聰不得已向祖國求助,得到了朱鎔基總理的理解和支持,還貸期限得以延緩。也正是因為中國銀行的態度,影響了國外的債權銀行,金光的債務得以緩和,危機過後,順利償還所有借款。黃奕聰曾感動的說:“我連一頓飯都沒有請過,朱總理卻幫了大忙”。

華人與祖國,本就血脈相連,無論是哪一方遭遇困難,都會攜手共渡難關。

時間倒回65年前,印尼召開的萬隆會議。黃奕聰曾去拜會周恩來總理,並許下了“要讓中華傳統文化之脈在子孫後代延續”的諾言。時至今日,投身中國27年的黃志源和其家人,用切身行動踐行了這一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