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新機場選址進入報批程序

1月15日上午,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正式開幕,省長吳政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交通樞紐建設等熱點,凸顯了不少南通元素。南通代表團認真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聚焦熱點、結合實際、談感受、獻良策,高點謀劃高質量發展的“南通路徑”。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自發布以來,持續成為備受各界關注的熱頻詞彙。南通,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南通新機場的規劃建設,將助力江蘇民航強省和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的建設。

那麼新機場目前有何進展?這一跨區域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如何協調推進?省人大代表,南通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林就此接受南通電 視臺NTTV新聞、微信公眾號江海南通專訪,他認為應更高層面、更大力度統籌,推進南通新機場“起飛”。

南通新機場選址進入報批程序

採訪原文如下:

南通新機場到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四個有“的這麼一個生動的局面。一個“有”就是有國家戰略支撐,就是去年長三角一體化規劃綱要出臺,明確了南通新機場建設和它的功能定位;第二個“有”,就是有省市協議明確,去年江蘇省政府和上海市政府簽訂了協議,就共同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南通新機場上形成了共識;第三個“有”是有專家意見支持,去年在經民航局同意,召開了兩次新機場選址的專家論證會,目前的選址階段的研究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已經進入了這個報批的程序;第四個“有”就是有兩地機場協同,上海機場集團和我們就合作已經展開了多輪磋商,在很多問題上已經形成了共識。

今年的那個省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對於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做了很多的論述,特別讓我振奮的就是提出來要在這個過程當中體現江蘇作為,作出江蘇貢獻,那麼這個項目對於江蘇的高質量發展,對江蘇的民航強省建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覺得這個給我們創造了很好的環境和條件。

2020年,我想還有三個小目標,一個就是力爭儘快獲得選址批覆,第二個就是高質量的進行工程預可研的編制,第三個是適時啟動這個工程設計方案的招標。

南通新機場是一個跨區域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所以它的這個審批的環節會非常多,然後它的協調的難度會非常大,它的建設的週期也比較長,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怎樣把各方面的思想全部統一起來,在同一個節拍上去共同推進,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也要做好長期吃苦的準備,這個項目既快不了,但是也慢不得。

延伸閱讀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12月1日正式發佈,其中提到要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一度被傳為“上海第三機場”的南通新機場定位也終於明確。最新發布的《綱要》明確南通新機場定位是“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南通新機場選址進入報批程序

江蘇民航旅客吞吐量全國第八,與經濟大省、外貿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並不匹配,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引領性的重大航空基礎設施,特別是人口占全省3/5、經濟總量佔全省超四成的蘇中蘇北地區航空保障能力較弱,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支撐不足。

省人大代表,南通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林認為,在長江入海口北翼建設一個基礎保障4000萬能級的南通新機場,正是按照“一體化、一盤棋、高質量”思想,支持和服務省內全域一體化、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務實舉措。同時,南通新機場規劃是一項涉及主體多、投入資金大、建設週期長的跨區域複雜系統工程,落實好《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規劃綱要》中明確的“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重要組成部分”,還需要更高層面、更大力度統籌推進。

南通新機場選址進入報批程序

陳林建議,加強省級統籌,把南通新機場規劃建設納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大局,成立省級層面推進領導小組,明確工作會商和推進機制,統籌指揮、協調推進南通新機場規劃建設重大事項,為加快建設提供體制機制保證。支持將南通新機場列入《長三角民航協同發展戰略規劃》《民用運輸機場建設“十四五”規劃》等行業規劃,進一步細化、明確南通新機場功能定位的具體內涵。特別是推進合作共建,把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作為長三角區域機場建設的重大項目和跨區域民航協同發展的“關鍵一招”,指導推進滬通兩地機場開展合作共建商務磋商,形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發展局面。 (江海南通,綜合交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