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物理學家提出尋找外星人的新方法

195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提出著名的“費米悖論”。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各個星球,那麼,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


天體物理學家提出尋找外星人的新方法



為何人類至今沒有發現外星人的蹤跡?

為了解釋這個現象,來自格魯吉亞第比利斯自由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Zaza Osmanov提出一個新想法,還提供了一份非常詳細的計算,以配合這個聽起來有點古怪的想法。

Zaza Osmanov認為,外星人探測器可能是一架嗡嗡作響的納米級微型機器人。

新研究基於馮諾依曼探測器(von Neumann probes)的理念:外星人可以發射自我複製的航天器來探索外界星系,而不必自己冒險離開自己的星球。


這是一種可自我複製的納米微型機器人,長度約1納米,它無需耗費大量巖質行星資源,而是可以靠星際塵埃中的氫原子提供動力。此外,這種微型探測器數量可以通過自我複製的方式迅速增長。這些探測器一旦抵達其他恆星的行星系統,可以立即就地取材複製一批自己的“拷貝”,並把它送往別的星球。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微型探測器最終會遍及星系中的每一個行星系統。它們把探測器的信息發送給發射第一臺探測器的那個母文明。據奧斯馬諾夫估算,若開始時只有100枚探測器,等它們飛行了1秒差距(約等於4光年)之後,其數量將達到驚人的1 x 1033。

如果外星人探測器正如Zaza Osmanov理論中描述的那樣,我們該如何發現它們?


天體物理學家提出尋找外星人的新方法



根據Osmanov的說法,這群探測器在飛行撞擊和收集質子時,會釋放出光線。儘管每臺機器釋放的光線微乎其微,但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假如它們採用水平列隊形式、且最前沿呈波狀,整體質量便可與一顆長度幾公里的彗星相當,也就有可能被我們觀測到了。根據計算結果,它們至少將在紅外波段內可見。

Osmanov寫道:“上述所有結果表明,如果檢測到一個光度增量值極高的奇怪物體,這可能是將該物體列入外星馮諾依曼探測器候選者名單的好兆頭。”

Osmanov讓我們用一個新的方法,來不斷尋找我們星球以外的生命。然而值得一提的是,Osmanov的論文還有待同行評議,因此我們目前還不能對其過度重視,但它確實為有朝一日其它文明如何打開我們世界大門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