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存錢不丟人

今天給一個26歲的妹子送出一份收益型保單。妹子畢業2年半,靠自己的能力買了一套100多萬的房子(按揭),現在隨著收入的增加,希望分散投資。


妹子由於2018年在股市被割了韭菜,之後退出股市,現在的理財主要是指數基金定投和收益型保險定投,前者追求風險收益,後者是資產的護城河(保本保收益)。


跟這個妹子聊需求特別順暢,她對未來的規劃非常清晰,在事業上升期,她要把最多的精力和時間投放到工作上,個人能力的提升和積累才是收益最大化。


她的收入除了房貸和日常開支,均以定投為主,指數基金定投和收益型保險定投,都是懶人投資,只需要定時存錢進去就好,讓時間來展現複利的魅力。

有人覺得這樣的理財收益太低,沒意思。這裡讓我想起身邊一朋友,2017年-2018年初在股市賺了不少錢,曾經還在2018年初讓父母把存款借給他投資。他跟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一樣都不看好儲蓄,覺得錢放在銀行是要貶值的!但是他父母沒答應,對他說了一句話:“你的錢愛咋麼折騰咋麼折騰,我們這錢你別惦記,你虧了沒錢吃飯就回家”。


上週看他朋友圈,在廣州買了房子。我微信他,一度以為廣州房子的首付款是他通過股市賺的,畢竟過去他的投資收益很可觀。可他跟我說,這100萬的首付款全是他爸媽出的,自己之前在儲蓄和從股市賺的錢,基本在2018年被割了韭菜,從股市抽離的時候只剩十多萬。


現實就是這麼有意思,看似很懂投資的年輕人,為什麼奮鬥多年仍舊口袋空空;而“不會算賬”的父母雖收入不高,存款卻不少。


別低估了儲蓄的力量!


年輕人,存錢不丟人


我是2017年開始,才感受到儲蓄的魅力。之前基本月光,二刷《小狗錢錢》之後,開始把每個月的收入分三個賬戶:強制儲蓄、應急資金、日常開支。


想了解我是怎麼安排每月的收入,賬戶是怎麼設置的,可以閱讀之前寫的文章“畢業這些年,存款歸零”


2018年5月,我的強制儲蓄賬戶的金額不小了,即使在廣州不工作一年也可以過得很瀟灑。於是就跟隨內心,離開呆了4年多的會計師事務所,重新出發!


年輕人,存錢不丟人


嚐到這個甜頭後,一發不可收拾,至今為止,我每一筆收入,都會先按比例把一部分收入存在強制儲蓄賬戶中,再開支。看著強制儲蓄賬戶中的金額不斷地長大,開始規劃,一部分定投指數基金,一部分配置保本保收益的年金險,一部分裝修房子出租換取現金流,讓整個財務流更健康地循環。


健康的財務循環,始於強制儲蓄,始於“先儲蓄,後消費”的觀念改變。強制儲蓄給了我去體驗生命多樣性的勇氣。想離職換工作,走就是了;想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出發就是了;想給自己買房安家,買就是了……


年輕人,存錢不丟人,存錢會給你體驗生命多樣性的勇氣,存錢不難,存就是了!


作者:黃雲(微信號:huangyun0118,微信公眾號“悅險”),中國註冊會計師,曾任職於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現為明亞保險經紀高級合夥人,全球人壽百萬圓桌會員MDRT,專注於家庭及個人定製全面的健康保障和財富管理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