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月份採購經理人指數收縮至35.7點,這對航運意味著什麼?

國際航運新聞04/03/2020

中國國家統計局(nbs)發佈的最新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證實了我們所有人的預期:冠狀病毒對中國製造業造成了無情的打擊。追蹤大型企業的中國官方PMI指數從1月份的50點降至35.7點。

衡量中小型企業的財新PMI指數從1月份的51.1降至40.3。這兩個指數都標誌著收縮的領域——對集裝箱航運業來說,這是一個負面發展。

與航運尤其相關的是,“生產指數”(Production Index)大幅下挫,收於27.8,較1月份的51.3有明顯變化,而相關指標“新出口訂單指數”(New Export Orders Index)跌至28.7,較1月份下降20點。如此大規模的指數收縮,意味著海運需求明顯減弱。

班輪公司採取的行動

班輪運輸公司對此做出了回應,取消了相當數量的中國出港航班,更廣泛地說,取消了遠東地區的出港航班和國內航班。這影響到飛往歐洲和北美的大量長途服務,以及飛往南美和波斯灣的次要服務。

製造業普遍停滯

中國大範圍的關停給全球供應鏈帶來了衝擊。日本、韓國和德國的PMI數據都突顯出,整個2月份製造業活動受到干擾。因此,產量和新出口訂單全面下降,集裝箱航運將首當其衝地承受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打擊。這些負面數據突顯出,世界不僅依賴中國作為商品供應國,而且還依賴中國作為進口的主要需求驅動者。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應該是“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數”,中國的這一指數降至32.1,全球各地也出現了類似的下降。這是供應鏈中斷的直接跡象。

展望未來

目前,經濟前景籠罩在一層不確定的迷霧中,如果從金融市場判斷,這種“冠狀病毒”的經濟影響已不再侷限於中國。儘管中國勞動力大軍中的許多人已開始向工廠遷移,但冠狀病毒已開始在全球蔓延,給全球前景蒙上了比以往更大的陰影。班輪運輸的繁榮有賴於新的出口訂單和對製成品的穩定需求,如果冠狀病毒繼續拖累中國經濟及其他方面的發展,可能會給集裝箱運輸公司和整個航運業帶來可怕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