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爾蘭人》,提前瞭解裡面的歷史很重要

電影《愛爾蘭人》成為2019年度又一火熱的電影,甚至導演文牧野在微博中,將電影《愛爾蘭人》標記為今年他認為的十佳電影之首。同時,豆瓣9.1分的高分評價,也令《愛爾蘭人》成為許多人必追的電影。


電影《愛爾蘭人》,提前瞭解裡面的歷史很重要

電影《愛爾蘭人》劇照

但長達三個半小時的電影,加之緊扣的情節,讓許多人直呼看不懂。的確,三個半小時,確實很長,之所以許多人稱沒有看懂,原因也很簡單——對美國二戰後的歷史瞭解的並不多。

電影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作為愛爾蘭黑幫殺手羅素的經歷,在許多歷史事件下,他參與了一些重大的案件,當然他沒有參與刺殺肯尼迪;另一條線索是卡車司機工會領袖霍法作為工會領袖,領導工人運動到最後被愛爾蘭黑幫幹掉。從一個側面寫了愛爾蘭黑幫,更從這些小事,講述了美國二戰後的歷史。

與電影《阿甘正傳》相似,這部電影裡有太多歷史的映射——美國禁酒運動、美國工會組織、美國選舉制度、肯尼迪上臺、豬灣事件、肯尼迪遇刺、水門事件等等,如果你不瞭解這些事件和歷史,那麼恐怕《愛爾蘭人》這部電影,你可能真會看不懂。


電影《愛爾蘭人》,提前瞭解裡面的歷史很重要

電影《愛爾蘭人》劇照

要看懂這部電影,你可能需要知道一些知識。

愛爾蘭人狀況甚至還不如黑人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新的移民國家,各個血統和膚色的移民共同構成了如今的美國。在主體人口是白人的美國,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愛爾蘭。

今天的愛爾蘭人口僅有400餘萬人;而目前愛爾蘭裔的美國人約有3600萬人,是愛爾蘭本土人數的九倍之多。愛爾蘭裔佔到美國人口總數的12%,這一數字僅次於佔美國人口總數15%的德裔。

儘管同為白人,在美國早期對愛爾蘭人的歧視卻是客觀存在的,有人評價稱,愛爾蘭人的地位僅比當時華工要高一點點。


電影《愛爾蘭人》,提前瞭解裡面的歷史很重要

電影中還原了愛爾蘭黑幫

為什麼愛爾蘭人移民美國的特別多的、地位又如此低下呢?這主要還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在1922年愛爾蘭自由邦成立之前,當地一直是處於英國的統治之下;英愛戰爭之後,愛爾蘭正式獨立,但愛爾蘭島北方六個郡依然留在聯合王國內,也就是今天的北愛爾蘭。

愛爾蘭人大多是天主教教徒。在英國國內,他們與佔據主導的新教徒有著較大差異和分歧,處處受到新教的排擠;而就連政府也不足夠待見他們,想法設法用各種方式打壓他們。而遠走美國,成為了他們重獲安寧環境的一個難得契機。

另一方面,1845年至1852年七年間,愛爾蘭爆發了全域性的大饑荒人口銳減了將近四分之一。此次饑荒的罪魁禍首是卵菌所致使的晚疫病,這種農作物災害造成馬鈴薯的大面積腐爛,而恰恰馬鈴薯是愛爾蘭人最主要的糧食。


電影《愛爾蘭人》,提前瞭解裡面的歷史很重要

電影《愛爾蘭人》劇照

在饑荒盛行之下,長期對愛爾蘭的偏見,使得英國政府並沒有給予愛爾蘭及時的援助;不但援助沒有到位,英國還強制愛爾蘭向他們持續出口定量的穀物。面對這樣的境遇,越來越多愛爾蘭人萌生了逃出英國的想法,而擁有眾多相同族裔的美國成為了首選。

但愛爾蘭人去了美國,並非來到了一片樂土。他們依然面臨著諸多問題。首先,為了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尋找出路,只能作為最低廉的勞動力而存在。鐵路修築、運河開鑿、房屋建設……凡是你印象中最艱苦的工作,都能看到愛爾蘭人的身影。他們的狀況甚至還不如黑人,在當時黑人從事苦力活的比例大大低於愛爾蘭人。

其次,愛爾蘭裔等人口基數較大的天主教族群都曾是這場爭端的主要受害者。陸續來到美國的他們,與當地的新教徒產生了尖銳的利益衝突。

這也是電影《愛爾蘭人》中,愛爾蘭人成為意大利黑幫的幫兇的原因。

從豬灣事件到肯尼迪遇刺

意大利黑幫將愛爾蘭血統的肯尼迪推上了總統寶座。儘管電影中,有一些誇大事實的部分——意大利黑幫和愛爾蘭人操縱了選舉、修改了選票等等,但不可否認,愛爾蘭人確實在這位總統當選也出了力。


電影《愛爾蘭人》,提前瞭解裡面的歷史很重要

肯尼迪上臺

作為回報,肯尼迪決定將卡斯特羅趕出古巴。這也有了電影中,男主人公弗蘭克幫助美國政府運送軍火。但事實上,肯尼迪上臺以來,面對兩極格局,他的重點是對付蘇聯,至於古巴並非要鬧到軍事入侵這一步,因此,才有了1961年美國僱傭兵入侵古巴的事。

事件發生後,肯尼迪下令美國軍隊不得支援僱傭兵,不能直接與古巴軍隊產生直接衝突,因此,結局顯而易見——入侵古巴失敗,肯尼迪以及美國的臉面都丟盡了。


電影《愛爾蘭人》,提前瞭解裡面的歷史很重要

有名的豬灣事件

肯尼迪對古巴的軟弱,引起了意大利黑幫和愛爾蘭人的不滿。電影中,講到了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宣佈對古巴海岸進行封鎖,這一行動也得到了愛爾蘭人的支持。但肯尼迪並沒有對古巴動武,卡斯特羅依然沒有被趕出古巴,意大利黑幫再次失望。


電影《愛爾蘭人》,提前瞭解裡面的歷史很重要

肯尼迪遇刺身亡

片中有些誇大的成分,意大利黑幫將肯尼迪刺殺。(當然,這似乎有些誇大意大利黑幫的力量)而這個事件,通過電影中的新聞說出,民眾難過。通過意大利黑幫大佬羅素口中說出,則是一種顯示意大利黑幫力量強大的證據。正如羅素所說,假如他不聽話,哪怕是總統都被我們幹掉了,更何況一個工會的領袖?

美國工會的強大

電影中的另一條主線是卡車司機工會領袖霍法。

如果你不瞭解美國的工會,你可能會不知道為什麼黑幫想要除掉霍法。電影中也講到了,霍法領導的工會,保障了勞工的權益,讓僱主不敢也不能輕易解僱工人;另一方面,他掌握著上千萬工人的社保、養老金,這些錢被黑幫早就盯上了。

電影中,霍法強調,工會是對抗資本家和政府的有力手段。他並沒在誇大事實,事實上,工會可以左右選民,從而影響選票。

在2008年總統選舉期間,工會除了呼籲成員給奧巴馬投票以外,還大肆向民主黨捐款。美國工會為奧巴馬花費的競選資金高達3億多元,遠遠超出奧巴馬自己籌措的經費。


電影《愛爾蘭人》,提前瞭解裡面的歷史很重要

強大的美國工會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工會為奧巴馬競選提供了數不盡的“螞蟻雄兵”,散佈到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為奧巴馬造勢,把奧巴馬的競選口號“yes, we can”喊得響入雲霄,從而取得了超出競選對手麥凱恩的壓倒性勝利。所以,有評論說美國工會是奧巴馬的政治班底,絕非虛言。

今年比較火的一部紀錄片《美國工廠》裡就講述了,工會的強大力量。曹德旺此前解僱了幾位美國高管,認為他們沒有效率,拿錢不幹活。而高管反訴福耀解僱他們,只是因為他們不是中國人。同時,普通的美國工人說,中國工廠不注重安全、環保,生產線沒有停下來工人上去就修。

而工會在後面,給工人們撐腰,工會的強大很可能會使曹德旺破產。原本曹德旺的打算是,美國的能源價格、土地價格還有稅率等等都非常低廉,足以彌補人工成本的開支。但是似乎,曹德旺千算萬算,沒有算到美國的工會。

作為工會領袖,自然也有許多的好處可以撈。伍德科克曾經於1970年到1977年期間擔任美國勞工聯合會主席。1977年,他從工會職務上退下來之後,被卡特總統任命為美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聯絡代表團團長,隨後,伍德科克於1979年被任命為美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成功在政壇分得“一杯羹”。

這也是當電影中,霍法非要奪回工會領袖的職位,甚至帶領工會投票非指定的領導人,引發了愛爾蘭黑幫的極度不滿,電影中暗示,這才是他被刺殺的真正原因。


說了這麼多,普及了這麼多的知識,希望大家能夠看明白《愛爾蘭人》這部電影究竟在講什麼。也希望大家能夠多瞭解一些電影背後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